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通信头条  ·  原中国联通朱可炳任中国盐湖董事长 ·  3 天前  
宛央女子  ·  陈思诚是懂拿捏人性的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申公豹是被毁掉的小镇做题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活动预告|“法海泛舟,书香寒假”寒假读书打卡活动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5-01-19 22:40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治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作为法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提高法律素养,法学社决定在这个寒假举办 “法海泛舟,书香寒假”寒假读书打卡活动

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对法学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法律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阅读法学经典著作,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本质和内涵,提升自己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寒假,积极参加法学社举办的寒假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通过阅读这些经典的法律著作,在助力法学社向学术性社团转型的同时,让同学们收获阅读乐趣,提升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准备!

1

活动时间

2025年1月20日——2025年2月17日

2

活动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全体同学

3

阅读书目

要求: 从下列 法学社 推荐的几本书中选择,或者参与者自己选择书籍 (需与法学、法律相关) ,纸质版或者电子版均可。

01

洞穴奇案 (美)彼得·萨伯

Peter Suber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

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富勒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这一游戏,假设此案在五十年后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一案件各自写出了判决意见。本书兼收了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


02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美)杰弗里·图宾

THE NINE

《纽约时报》2007年推荐的十大好书之一。

本书将视角放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客观叙述了1980年至2007年间,在堕胎、民权、政教关系等议程上,最高法院内部观点交锋与立场变化的历史,且几乎涉及最高法院近17年来所有重要判决内幕,捎带穿插了联邦党人协会、美国法律与正义中心等保守派组织的发展历程。专栏作家杰弗里·图宾通过采访现任大法官与70多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传形式,描述了伦奎斯特、奥康纳、罗伯茨、肯尼迪、斯卡利亚等大法官的个性、理念与成长经历,生动阐释了大法官们的个人偏好、政治派别与判决意见间的关系。


03

《论犯罪与刑罚》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

WINTER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被誉为刑法学乃至法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在启蒙思想以及欧洲刑事法律制度遭到强烈批判的背景下完成,揭露了旧的刑事司法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刑法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原则,首次阐述了为现代世界各国共同奉行的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思想。因此,这部著作虽篇幅不大,但影响极为深远,也成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


04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美)孔飞力

WINTER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创作的历史著作,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

乾隆皇帝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几个月里,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百姓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本人也为之寝食难安。同时,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在本书中,也许你能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密码,带给你一些思考。


05

《法律与宗教》 哈罗德·J·伯尔曼

WINTER

该书英文原书出版于1974年,是极富洞见的一本书,由哈罗德·J·伯尔曼于1971年的一系列演讲文稿组成,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在中文序中,作者写道:“许多美国人,包括很大一部分青年人,部分地由于传统的制度化组织与新的道德的、理性的和精神的信仰与希冀之间的剧烈冲突”,而作者也认为此书针对这些冲突而发,并且试图为解决那些冲突提供理论依据。这是一部演讲集,而非一部专论或专著。它意在论断和诘难,而非详细论证。虽然所讨论的是永恒的问题,本书却只求适时,不求不朽。


06

《送法下乡》(中)苏力

WINTER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

本书聚焦中国当代基层 (特别是农村) 司法制度,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背景下,置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从司法制度、司法知识与技术、法官与法律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苏力教授汲取社会人类学、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的成果、思想和方法,细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司法实践、司法制度设计及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力求发现只有中国学者才可能敏感察觉和提出的中国当代司法的问题,对现实中国社会的法律实践资源进行了系统开掘,对中国基层法官的知识和智慧给予了“冷静又热烈”的“同情的理解”,是其在“法治的本土资源”理论之后的又一次影响深远的理论努力。

4

活动流程

1. 报名成功后,可以以上述书目为参考,自选作品,展开阅读~

2. 活动时间内于微信群中进行阅读打卡。只要完成基础打卡任务,就可获得法学社准备的 参与奖

注意: 打卡规则暂定为 每7天至少打卡1次(活动全程持续时间为21天,每位同学需至少打卡3次)

形式可以是在群内 分享感悟、分享读后感、分享摘抄 等多种形式,每次打卡的字数 不少于100字。


参与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