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网
实时、原创、专业的财经新闻集散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你需要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唐玄宗有点慌 ·  昨天  
钱币圈  ·  仅9.9元,2025蛇年生肖纪念章! ·  昨天  
重庆日报  ·  定了,今晚涨价! ·  3 天前  
重庆日报  ·  定了,今晚涨价! ·  3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wu331122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网

独家 | 财新周刊最新报道:监管如何判定ICO造富是一场梦?

财新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03 16:18

正文

99%的项目书是诈骗,ICO被定义非法金融活动?ICO暴富幻梦将灭!

记者 吴雨俭 张宇哲 吴红毓然

这个周末,币圈的投资者心急如焚。从年初到现在,ICO(Initial CoinOffering,首次公开售币)展现了如火如荼的财富效应,不仅吸引了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VC圈投资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从技术男到家庭妇女,从海归到卖菜小贩。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8月25日,财新网率先报道了监管高度关注当前ICO风险的消息(相关报道详见财新网(见财新网“ICO暴富幻觉升温 非法集资风险集聚引发监管警觉”)。9月2日,财新又报道了监管部门可能采取的监管行动。而最新出版的财新周刊报道“ICO早富幻梦将醒”一文,则详细介绍了监管当局在应对ICO现象的整个过程中,如何注意到风险所在,如何展开调研,如何给ICO定性,在各种考虑和权衡后,即将采取的监管行动。

“你赚钱了吗?” “什么是ICO? ”“ICO是怎么赚钱的?”虚拟货币为何能成为受大众追捧的投机品?财新的报道描述了 ICO的造富机制,火爆到炒空气、炒概念,也一样备受推崇。为什么?“韭菜效应”。一家推崇ICO并刻意误导投资者忽视监管信息的自媒体,竟然就以韭菜为名。

谁是韭菜?是千万迷信能一夜暴富的待宰羔羊。财新报道了监管部门如何看待这种少数人刻意造局,吸引“羊群”、“韭菜”投资者入局的恶性行为,并认定这类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财新并报道,交易所在ICO的造富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个市场中确实有真正在做事的团队,但只是凤毛麟角。目前看,ICO产生的泡沫可能需很长时间才能去掉,多数在后期参与的投资者将会亏损。”财新引用业内受访者的观点这样说。

中国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65个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这只是不完全统计下的ICO数据。根据财新报道, 业内人士表示,许多ICO项目会通过私募方式的Pre-ICO进行前期融资,若把这部分纳入,中国国内的ICO市场规模只会更大。而二级市场的交易额更高达千亿元。

财新报道了ICO的投资逻辑是怎样演化的,并揭示了现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ICO的投资者早已不关心具体项目投向,而只是醉心于近期ICO市场动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飙涨。

据财新报道,央行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书,认为90%以上的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欺诈,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连1%都不到,风险巨大。

“ICO一级市场规模并不大,关键是二级市场交易规模太大了,已经突破1000亿元。这很恐怖,大妈大爷炒币都是通过二级市场。这已涉嫌非法金融活动。”一位地方金融监管人士表示。

财新的这篇报道也详细分析了ICO是按非法集资,还是非法发行证券,合同诈骗来定性的讨论过程,这主要涉及到由哪家监管部门来落实监管,但财新也报道了监管当局的最终态度:"看准了就要及时表明立场。应在穿透式监管后,第一时间落实主体责任人。”

(详见2017年9月4日出版《财新周刊》“ICO造富幻梦将醒”) 


财小新提示:


想阅读全文?有两种方式可选。


1,注册财新网通行证,每月即可免费阅读五篇《财新周刊》文章。


2,点击左下“原文链接”,长按下方二维码购买《财新周刊》阅读权限,一个月仅售40元,超值尊享!



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