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者出版第三本书《猫哥给小宝的财商课》的艰辛过程,以及作者对孩子财商教育的重视。书中针对6—12岁儿童设计了15个场景故事,通过实践沉淀下来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课程设置涵盖了从钱的基本概念到劳动价值、机会成本、理性消费、延迟满足、借贷与利息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出版过程与动机
作者经历了曲折和磨难,最终出版了《猫哥给小宝的财商课》。其初衷是满足市场对正确儿童财商教育的需求,由于作者对西方财商书籍的不满和对孩子未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担忧,决定自己编写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财商课程。
关键观点2: 课程特色与内容
课程包含15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作者通过实践沉淀下来的有效教育模式。课程内容包括钱的基本概念、赚钱的难度、电子支付、如何赚更多钱、劳动的价值、机会成本、理性消费、延迟满足、借贷与利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应的问答题和奖品设置,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键观点3: 课程形式与特色
课程原本是一本书,但有儿童教育出版经验的专家建议将其拆分成三册,并采用画本的形式,配以彩画,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课程注重通过有趣的社会实践,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
关键观点4: 目标受众与购买建议
这套图书适合6—12岁的孩子阅读。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重视,并希望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那么这套图书是值得购买的。
正文
时隔多年,终于出了个人第三本书《猫哥给小宝的财商课》。
为了做这么一套书出版,过程中的曲折与磨难也是一言难尽,但是无论如何,这套书终于面世了。
在图书市场已经非常内卷的时候,为了一点给孩子提供正确财商教育的初衷,我付出很大代价做出一套书出来。
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一次尝试,但是人一辈子总要做一点内心坚持的事情,如是而已。
本来,我对孩子的教育是比较包容的,孩子成绩好固然高兴,孩子成绩不好也比较淡然。
我觉得未来是一个多元化百花齐放的社会,成绩好有成绩好的活法,成绩不好也未必就一定过得差。
儿孙自有儿孙福嘛,当然,如果孩子有什么爱好我一般都是很愿意支持的。
这个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我对待这个问题特别在意甚至是特别敏感。
我不能容忍孩子因为从小因为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而萌生出国读书的念头,这是我一定要严防死守的。
以我的小儿子小宝为例,六七岁年龄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有一个毛病。
这个毛病就是一有机会,就缠着父母买零食,买玩具,不买就各种耍赖。
在他心目中完全对钱没有任何概念,感觉父母就是可以无限支付的提款机。
一开始我是想购买比较好的财商书籍给孩子看的,但是跑到书店才发现,现在市场上名气比较大的销售排行在前的书籍居然都是西方过来的。
这些西方过来的财商书籍不论是文化背景、生活场景、人物名称、饮食习惯等等都与中国人格格不如,这让我很郁闷。
再看看国内的财商书籍,感觉这类书籍都侧重于给孩子普及经济学的各种知识点。
在我看来,让小孩子过早去学习经济学的知识点没有多大的必要——什么年龄的孩子该接受什么类型知识点的教育,那是教育部门操心的事情。
更应该让孩子尽早接受的应该是正确的观念的植入,包括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与价值观。
建立正确的财商观才有可能是真正影响孩子未来的重大事宜。
真正要满足我这个诉求的书籍,说实话,在市场上我没有找到。
原因无它,我不是搞儿童教育专业的,要写一本有价值的儿童财商课程,我只能用最笨最原始的试错方式去做。
比如同样要给孩子植入正确的金钱观,我也只能用各种办法在各种场景中
在
自己孩子身上去实验。
虽然观念都是那个观念,但是场景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孩子接受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就这样磕磕碰碰花了小一年时间,我写下了这本《猫哥给小宝的财商课》。
这个课程中一共有15个场景故事,都是通过实践沉淀下来的效果比较好的教育模式,分别代表了我希望给孩子植入的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与价值观。
点击下图购买
这个问题如果严格用经济学概念来阐述没啥必要,我的目的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而不是灌输一批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概念。
所以我给孩子阐述钱的基本概念就是——钱是劳动的成果,所有的劳动都可以用钱来衡量。
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孩子用劳动实践来体会,劳动不是容易的事情,通过劳动来赚钱是很累的。
这个问题也是让孩子通过实践了解电子支付的含义,让孩子明白电子支付不是手机扫一扫这么简单,这也是要父母付出劳动成果的。
这个问题也是在实践中让孩子知道,如果在劳动中能给别人附带一定的情绪价值,那么就能获得更多的劳动回报,这个情绪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孩子平时不能太功利,付出就一定要索取回报,劳动变现不需要一定在一个时空完成。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便孩子现在可能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内涵,但是如果提前植入这个观念,未来对孩子也是非常有益的。
这其实是一个通过社会实践观察让孩子巩固之前的观念,具体而言就是带孩子去餐厅。
通过观察不同工种的劳动,分析他们不同工资的原因,让孩子巩固——
同样是简单劳动,能附带提供情绪价值就能获得更多的回报。
这是我希望给孩子植入的最为重要的观念,让孩子从小就建立不要贪小便宜的意识。
具体而言就是让孩子参与商家免费领取礼品的活动,让孩子感知为了领取这个礼品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以及后续的信息轰炸的干扰。
这个问题也是通过劳动的实践以及孩子的需求进行引导,给孩子植入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劳动价值的高低与劳动中使用的知识含量有关,通过植入这个观念希望对孩子热爱学习有所帮助。
这个问题也是通过劳动实践给孩子建立一个朴素的机会成本的概念,让孩子明白,当我们选择做某项事情的同时,其实就隐含着放弃其他事物的机会成本。
孩子的欲望总是无穷的,与劳动获得的收益相比,欲望总是大于收益。
在这个时候我希望给孩子建立一个理性消费的观念,不要因为目前拥有的劳动收益就无脑去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消费之前应该想一想自己劳动付出的努力,要仔细思考某项消费是否是自己确实需要的。
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给孩子植入的观念,如果孩子能从小就克制自己,学会延迟满足,那么未来成年之后大概率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