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思会读书
最给力的图书推送,让阅读更简单; 官网:www.kindlepush.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28岁正是拼的年纪! ·  3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3 日,宜认输 ·  5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1月的庆祝无意义(2025)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思会读书

经典共读 | 为了逃避自我而旅行

集思会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4-12 12:08

正文

文/沈亮


当我第一次站在香港国际机场,产生了世界尽在掌中的幻觉。

那里像是一座制造梦境的城堡。天花板的明亮灯光反射在地板和玻璃上,斑斑点点,相互应和,向着开阔的前方延伸。建筑物的巨大尺度,让我遗忘了对狭窄的、被一道道墙壁隔断的日常生活空间的记忆。而井井有条的秩序感,以及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分散了我对 “自我” 的注意力,缓解着焦虑。

候机大厅内的显示屏上,进出港航班信息不断更换,熟悉的、陌生的地名蜂拥而至,引发无限想象。似乎只要跟随着去往各个登机口的指示箭头,就可以抵达摆脱庸常现实的出口。


“远方的诱惑”是常见的主题,它会令人对着一条枯燥的铁轨,产生思接千载的遐想,写出无病呻吟的文字。我们乐观地认为,通过携带着只有一米多高的肉身行走,就能使灵魂铺满各地。


他人的游记与见闻,不断骚扰着朝九晚五的城市人,催促他们早早定下年假,花上几天几夜策划自己的伟大行程,深夜怀想着照片上的异国风情入眠。每年总有一笔工资,是要花在异国他乡。

旅行已经如此重要。 几乎每家书店里都有旅游专区,那些权威的旅行指南规定了我们去哪里、吃什么,以及将要看到些什么。我们按图索骥,参观那些被指导者设定好的关键性景物,对别人曾感兴趣的事物大感兴趣。我们想要伪装成当地人,穿上他们的服饰,去吃最正宗的美食。我们拿出相机,为已被反复曝光的景点再来一张。


奔波填满了日程,在喘息的间隙,我们上传照片,附带写上一连串的异国地名,暗示观众我们已将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



虽然我们沮丧地知道,在这个时代,出行已不再能发现一片新的大陆,修正一张古老的地图,或是带回新发现的动植物标本。但率先抵达朋友们尚未领略过的风景,依然有地理大发现般的喜悦。


或许在某些瞬间,我们也曾感到荒谬—— 那些人性深处的自鸣得意和浮夸依然如影随形,而生活中的困境也仍守候在“将来”,等待着我们归去。 可我们又是如此自怜,不忍心逼迫自己去面对荒谬,想要享受一年换来的一个“暂时”。

我时常困惑,一次旅游和去影院看一次商业大片有什么区别,不过都是在一场消遣中躲避自己。 悲哀就藏在“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的背后——快乐来自于对自己暂时性的遗忘。 而当我们无法忍受与日常的琐碎、虚无,以及孤立无援的存在本质相处时,就想起了要去远方。行走曾经帮助人类认识世界,但现在它却成为了拒绝认识世界的工具。


熟悉的生活似乎还会阻挠我们改善自我,因为它们自身不发生改变。我们错误地以为,宏大的思考需要身处于壮阔的景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