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首民指出,目前导致技术装备买不起、用不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转化推广难,科研与产业两层皮的现象依然存在。
他建议,要加强环保产业创新机制、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用户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技术开发应用、成果转化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上中下游全面合作,逐步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16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共同创建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公司创新研发总监、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冯秀娟看来,通过这样一个相对独立、对全行业开放共享的产学研用平台,能够快速为行业形成一批买得起、用得上的成熟环境修复技术成果。
“ 技术的灵魂是实现应用,坚持问题导向的技术创新才有市场,我国环境修复行业的技术短板是实用型、经济型、绿色型技术缺乏。”冯秀娟表示,环境修复起步较晚,同时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装备技术都有赖进口。由于国内外地质条件和污染情况存在巨大差异,单纯照搬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的方法行不通,引进技术还需要根据国情进行消化吸收。这对于以中小规模为主的行业企业来说,并不现实。
“实验室肩负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为行业研发储备应用型先进技术与装备。我们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技术攻关,这部分费用高于营业额的3%。另外创新研发成果要以需求为导向,许多都是一线技术人员为解决工程难题而突破的,这些技术应用性极强。”冯秀娟表示。
近年来,环保部按工业行业和领域已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BAT导则),也是借鉴美国、欧盟环境管理的经验,用合理的经济成本,达到最佳的综合环境效果。
“我国的BAT文件编制,从清洁生产、资源能源消耗到排放绩效全过程、水气声渣全要素,寻求实现技术、经济和环境管理的最佳。”易斌还告诉记者,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每年也会开展“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推广计划”、“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等类似的工作,以保障环保设施发挥其最大的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