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疯传“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大概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爱拖延的人们常常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原计划中的事情无限推迟……
拖延症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病。而过去的人们真的就那样严格自律吗?其实,拖延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
赫西俄德
▽
劝诫拖延症弟弟
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长诗《工作与时日》写道:“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后天。懒汉不能充实谷实,拖沓的人也是如此。勤劳就工作顺当,做事拖沓总是摆脱不了失败。”其实,此诗是赫西俄德写给弟弟的劝谕诗——他的弟弟靠不公正的诉讼得到父亲留给兄弟俩的大部分财产,好吃懒做败坏干净后又回头找哥哥救助。
乔叟(1343-1400)
▽
提醒他人不要拖延总是简单的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曾写道:“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去完成它,不要拖到第二天了。”乔叟自己却拖延了……他原本打算在这本故事集中收录100多个故事,但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只有24个故事被完成了。
达芬奇(1452-1519)
▽
不想画了就开始涂鸦
比起许多高产量画家而言,达芬奇的画作不多,只有不到二十幅作品被真正完成。并且,他单独花了16年去画《蒙娜丽莎》。在他应该专注做画时,达芬奇常常在笔记本上涂鸦。这种拖延从形式上看与我们普通人无异,可他的那些涂鸦手稿却是各种伟大发明的设计图纸,比如直升机、机器人等……
明代画家文嘉(1501-1583)
▽
用一首《今日歌》
劝勉当时的拖延症患者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
▽
“我真的该动笔了……”
1756年,塞缪尔·约翰逊向一位出版商提议出版一份新编莎士比亚剧作合集。那位名叫Jacob Tonson的出版商同意了,却整整等了七年才拿到塞缪尔的书稿。当时,塞缪尔确实立刻着手此事,不过却又用几篇逗趣的文章推迟了这个项目。其实,之前在塞缪尔自己出版的The Rambler一书中,他就坦言了自己的拖延倾向:
“我冥想了好一阵子却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我越来越优柔寡断,迟迟不愿意着手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然后,我被催稿了,那时我才想起来自己应该在今天就交上一篇文章。哎,我现在还在犹豫而且有些疲惫,不过真的该动笔了……”
雨果(1802-1885)
▽
打败拖延症就要脱个精光
为了让自己不去找女人,好好待在屋子里写完《巴黎圣母院》,雨果可谓对自己施以“极刑”。他将自己扒得一丝不挂,并吩咐仆人将他的所有衣服都从房间里撤走,这样他便束手无策只能待在室内了。
卡夫卡(1883-1924)
▽
时间都用来讨好未婚妻了
当夜深人静时,卡夫卡便会开始动笔写作。不过,那些本应创作的夜晚常常被卡夫卡用来写情书——他给未婚妻Felice Bauer写了超过500封情书,而开了头的三部小说却没有完成多少。
海明威(1899-1961)
▽
不让别人找到自己
每天早上,海明威都会严格地遵循自己的写作计划。不过,他有一个软肋——来拜访他的人太多了,而他无法抗拒那些有意思的交流与对谈。这样一来,写作计划便常常被搁浅。持续几年后,海明威决定杜绝这样的诱惑。他开始躲到自己的船上,将它停泊在“某个港湾的背风处”,如此这般,访客们就很难找到他了。
戴维·福斯特·华莱士(1962-2008)
▽
咬咬手指,看看电视
1997年,华莱士对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说道:“如果过去的经历都是真的,我可能每天只会花一个小时写作,余下的八小时里,我都将咬着自己的手指,烦恼自己迟迟不愿动笔。”除了咬手指这个小嗜好,华莱士还非常爱看电视。他可以坐在电视机前连看好几个小时,并相信这会对写作有所帮助。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 )
▽
都怪网络……
相比于很多作家而言,玛格丽特在Twitter上很活跃,她也很乐于通过电子渠道发表自己的作品。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在网络上消耗太多时间,玛格丽特定下了严格标准:每天只能上10分钟Twitter,并将自己的两台电脑分开放置在办公室两侧的桌子上,然后只有一台电脑是可以联网的。
来源:mentalfloss
编辑:咬咬
你还应该看看
☟
谁是你的“安全感”?
坂本龙一:一生中你会认真抬头看天上的满月几次
川久保玲:“时装不为他人而穿,它应该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这是人生中恐惧最少的时候,不要浪费你的无知”
“爸爸去世的那天早晨,天空美的让人恐怖”
▼ 点击观看“Lens·重逢岛”原创视频 ▼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微店购买《视觉011:我宁愿让自己迷失一会儿》加送Lens定制纸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