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头版
2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聚焦头部与标杆,报道品牌背后的营销密码与增长逻辑。+V: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头版

李斌发飙,2025最惨新能源CEO诞生了!

品牌头版  · 公众号  ·  · 2025-03-18 18: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胖东来摘要.png


“不愿意填工时,不愿意关联项目,只能说明你所在的岗位不应该存在,你应该去找别的工作。”


2025年3月14日,蔚来CEO李斌这句话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出了这家明星车企的至暗时刻。


曾经以“用户企业”自居的蔚来,此时正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股价跌至4.969美元/股,总市值不足百亿;2024年净亏损预计突破200亿,累计亏损超千亿;销量目标腰斩,子品牌因设计争议遭全网嘲讽。


工时填报、砍掉牛屋、停止手机项目......李斌以雷霆手段推进着全公司范围内的组织变革。


对此网友调侃道“奢侈品店老板摇身变成了地摊主”,新能源“最惨CEO”实锤了。


李斌的“铁腕改革”背后,是蔚来从“高端梦”跌落神坛的残酷现实。


2024年的三季度,蔚来账上现金422亿,但流动负债却高达574亿。按照目前的亏损速度,满打满算其现金储备也只够再亏两年。


当用户至上遭遇生存危机,他能否用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为蔚来续上最后一口气?


工时表背后的管理革命


“工时填报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生死线;要让浑水摸鱼的人,暴露出来。”这句话揭开了蔚来十年发展史上最撕裂的伤疤。


2024年蔚来研发投入达107亿元,但超过60%的项目无法说清实际成本。研发经费在不断燃烧,结果用户满意度只提升了一星半点。


面对企业的生死存亡,李斌祭出了“CBU经营机制”:


就是将公司拆分为多个独立核算的“基本经营单元”,并建立业绩奖惩制度,每个部门需自证ROI (投入产出比) ,否则“该停就停”。


这套效仿华为的管理体系,让蔚来从“立项只算外部成本”的粗放模式,转向了“每个螺丝钉都要对ROI负责”的精细化运营。

图源 :微博

然而工时制度也引发了剧烈反弹。员工吐槽每天填表过多,真正的工作时间反而被严重压缩。


同时价值评估体系也暴露了蔚来的“大公司病”,而李斌的解决之道可谓是冷酷果断:低效项目全部停掉,相关员工要么转岗,要么离开。


仔细看下来,蔚来的CBU本质上是“项目股份制”,就是将大锅饭变成了“谁的孩子谁抱走”。


他效仿华为IPD流程,力求推动跨部门协作与成本透明化。


但问题在于华为能成功,是因为有强大的IPD (集成产品开发) 流程支撑,而蔚来强行嫁接,恐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这种撕裂在乐道品牌上尤为明显:作为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走量车型,其研发周期被严重压缩,导致首批交付车辆出现车机卡顿、续航虚标等问题,上市三个月后口碑崩盘,销量仅为小鹏MONA M03的15%。

图源 :乐道官网

此次李斌还亲自参与供应链成本管控,成本团队从采购部门独立并向CFO汇报,设置采购价格上限。


核算要求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抠门式”管理,甚至推动零部件平台化研发,预计单车成本降幅超1万元。


但市场对改革并不买账,股价在短暂反弹超8%后,又因销量低迷等问题重回跌势。


高端梦碎与下沉困局


蔚来的危机始于定位失焦。


2024年,其主力车型ES6均价为35万元,却被理想L7抢走12%的潜客;售价55万元的ET7,在问界M9的鸿蒙座舱和华为ADS 3.0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后者上市首月订单破7万,直接导致ET7库存周转天数飙升至68天。



作为全球唯一坚持换电模式的车企,蔚来累计建成4000多座换电站,但是换电业务却成了“财务绞索”:


单座换电站日均服务次数低于盈亏平衡标准,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且2025年计划新增的换电站估计需再投入100多亿元。

对比特斯拉超充桩单桩年收益达 12 万元,华为 一秒一公里 高压快充已布局 4500 座,蔚来的换电模式 可以说是 用金锄头种 白菜

图源 :小红书@蔚来

截至2024年底,蔚来的换电业务累计亏损超120亿元,却只带来了3%的销量提升。


最近蔚来“萤火虫”实拍图流出,“六眼”设计却被网友群嘲为“老头乐审美”。

图源 :小红书@电车小55

大部分网友除了认为其外观廉价感十足外,甚至还调侃“车的前脸像被熨斗压扁的ES8。”

14.88万的偏贵定价,续航却仅为420公里。 更灾难的是,为压缩成本萤火虫砍掉了标志性的NOMI语音助手和女王副驾,从而被骂“背叛品牌灵魂”。

再看被寄予厚望的乐道L60,因定价失误而陷入了尴尬境地——16.98万元的起售价,既打不过12.88万的小鹏MONA M03,又因配置阉割被比亚迪海狮07所碾压。


具体表现为2025年2月,蔚来+乐道累计销量仅为1.31万辆,情况不容乐观。


从“宠粉狂魔”到“裁员教主”


牛屋关停、积分缩水、服务外包,蔚来的用户特权正在消失。这是一位创始版车主在社交媒体上的控诉。



曾几何时,李斌是“最宠用户”的CEO——NIO Day包机接送车主、终身免费换电、甚至为车主孩子举办夏令营......


但2025年的蔚来,正在背叛自己的信仰。


年初就启动了大规模裁员,涉及UR Fellow、PT能源等部门,终端销售团队裁撤10%。


同时,乐道品牌与蔚来合并交付渠道,NIO House运营团队并入区域公司,而区域负责人则兼任乐道销售。

图源 :小红书@蔚来窜天猴

有员工在内部论坛感慨:“以前是蔚来没有KPI,现在连厕所灯泡都要算ROI。”


“不要用价值观来掩盖经营问题!”罕见发飙的李斌,在内部会议上怒吼而出的这句话,彻底撕碎了蔚来的“人设滤镜”。


当公司砍掉牛屋、将售后服务外包时,才发现“海底捞式服务”的本质就是烧钱换口碑。数据显示,2024年蔚来单用户服务成本竟然是理想的4.3倍。

图源 :微博@蔚来

用亏损换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就连合肥国资也发出最后通牒:若2025年Q4无法实现单季盈利,将启动股权回购条款。这就意味着李斌可能会失去控制权。


面对何小鹏“狠抓供应链”的成功经验,李斌亲自下场管理供应链,要求每一分钱都要听到回响。


但蔚来与小鹏的基因差异明显:前者重品牌溢价,后者精于成本控制;前者依赖高端用户,后者深耕大众市场。


这场“师夷长技”能否奏效,尚待观察。


当“最惨CEO”成为宿命


蔚来的问题不是李斌不够狠,而是他醒悟得太晚。


当特斯拉用一体化压铸将成本砍去40%,当比亚迪靠规模化将单车利润压至5000元,蔚来却仍在为“高端生态”的执念买单。


他亲手打造的换电帝国,如今成为吞噬现金流的黑洞;他信奉的“用户信仰”,在冰冷的财报数字前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用户推荐率高达60%的“自来水”文化,正因服务降级面临考验。


好在2025年的李斌终于明白:在生死存亡面前,尊严是活下去之后才能谈论的奢侈品。


只是,行业淘汰赛的哨声早已吹响,留给他的时间,也只剩下最后的24个月了。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