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值
网易原创情感文化栏目。槽值爆表,不吐不快。
51好读  ›  专栏  ›  槽值

不是,广西人凭啥不调休啊?!?!

槽值  · 公众号  · 两性  · 2025-03-31 12: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周一坏!”

又是一周工作日,但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开工的早晨,有的人还没打开电脑便已崩溃: 周一凭什么不是周六,为什么不给放假?!

而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则是:好耶!

“今天是3月31日,广西人民已经放假了,三月三开始了。”


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 在放假 ,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3月31日到4月1日,广西人不但放假,还不调休,和周末连休,喜提四天假期。


期间,大家一起吃美食、玩游戏、唱山歌,庆祝壮族三月三的到来。



“求 广西把三月三删了吧,我真有点破防了。”


雷打不动的三月三山歌节始终在提醒着广西人民:唱山歌,有时是比上班上学更重要的头等大事。


为了这场 赌上家庭幸福和全村荣誉的战斗 ,每个能发动的力量都会被紧密团结起来。


图源:广西校园


不少村子还会请来山歌大师,为村民进行专业的山歌速成教学,仿佛每次考试前大发善心给学生划重点的老师。

山歌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机器人加入战况,不知道结果又会如何

如果说云南山歌是个花枝招展迎风摇曳的俏丽小妹,那广西山歌就是个手起刀落毫不留情的杀猪婶子。

不同于其他山歌的婉转,广西山歌的最大魅力在于一针见血,直击痛处。


三月三,唱山歌:哪个九十七岁死,奈河桥上等三年/图源:图虫创意

在它面前,无论是 “蛋糕吃不完我打包带走” ,还是 “谢帝谢帝我要diss你” ,都根本不够看。

广西山歌里夹带的冷嘲热讽,可以称得上是花式骂人教科书,完全不带脏字, 唱歌嘲讽两不误。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广西山歌推广大使 刘三姐 ,就是一位内功深厚的battle王者。

我会飞,乌龟背,我敢锤,句句三押

轻蔑表情配合Punchline会给对手造成双重毁灭性打击
广西山歌的重要特点,就是对唱,这和说唱比赛中的Freestyle Battle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你问我答,看着难度偏低,只需接住对方抛来的问题即可,比如:

男青年: “什么 有嘴不说话? 什么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涯?

刘三姐: “菩萨有嘴不说话,铜锣无嘴闹喳喳,板凳有脚不走路,铜钱无脚走天涯。”

可实际上操作起来,一旦猜不出对方的谜语,就会造成无言以对的尴尬局面,甚至喜提对方锐评:


“你发癫,人家问地你答天。”




有时更犀利的对答也不少见:


“什么生来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什么生来肚皮大,手脚不分背朝天。”

“中了状元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莫公(电影中的财主)享福肚皮大,见了皇上背朝天。”

实际上,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

这还只是初级难度,更高阶场子是两人/两组互相Battle,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能吵吵的绝不动手。
男青年: “见你打鱼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脚,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戴银住楼阁。”

刘三姐: “你爱莫家钱财多,穿金戴银住楼阁,何不劝你亲妹子,嫁到莫家做小婆。”

除了歌词狠花样多, 广西山歌的取材范围之广,简直可以称为当代的百科全书。
即使是行走江湖看淡世事的老姐姐,也会单刀直入地唱出自己向往的爱情。
“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而广西铁汉们用歌声撩起妹来也毫不含糊:

“妹你有心把哥嫁,哥就上前把手牵。”

“三更半夜床头坐,想起情妹泪就落。”

“妹是高山松柏树,哥是根藤绕树枝。”


对歌大会立刻变身《非诚勿扰》现场,歌艺高超人胆大的人,自然能收获大批的心动嘉宾。
当然,也有许多看破红尘的歌友,热衷于用山歌来传达自己出走半生收获的人生哲理。
“你有什么了不起,开口说话伤人心,有钱以为了不起,人人都要崇拜你。”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连唱山歌的层次都跟乳臭未干的小年轻不一样。

近年来,广西山歌紧跟时代步伐,甚至担负起了普法教育、消防防控等宣传领域的重要任务。
有伞才能遮得日,有布才能缝得衣, 外出打工入城市,劳动合同要学习。”
灯泡靠电才发光,雨露淋花花才香, 家里通风卫生好,避野动物身健康。”

怎么感觉在说自己?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广西山歌唱不出的。

在网络上搜索广西山歌,你会发现许多深藏不露的民间唱作人。

其中风头最盛者就是柳州老鬼和武宣婆。

广西山歌双子星:柳州老鬼,武宣婆

他们表面上看着就是地头田间随处可见的阿叔阿婆,但只要一到对歌现场,立马就能口吐芬芳,让屏幕对面的你深入领略汉语的博大精深。

而且,他们厉害之处在于所唱的歌词内容基本都是即兴发挥,很少有事先串好词再唱的演员局, 这就是真正的Battle对决。


来源:up枪弹 轨迹

这边武宣婆刚刚发动攻击技能,那边柳州老鬼就立马成倍反弹她的伤害,让她瞬间遭到反噬。
来源:up枪弹轨迹

不过除了夹枪带棍的对喷之外,互吹彩虹屁也是广西对歌场上不可或缺的高级礼仪。
“我歌哪有你歌多,你有十万八千箩。”
“我歌哪有你歌多,记得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
起手先来一套让人招架不住的吹捧连招,这样之后败下阵来也不会显得太难看。
所以,艺高人胆大的武宣婆经常会贴心地复唱一句,给对手多留一些思考和吞咽口水的时间。
在这些对歌视频的评论区,还会有许多技痒的歌友出动,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带你赏析山歌艺术。

正如网上冲浪不一定要有海,如今唱山歌不一定要有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少斗歌大会的阵地都转移到了线上平台,人在家中坐,歌从微信群里来。
生活琐事,外出见闻,万物皆可山歌,就连火车上网络信号太差都能成为云端PK的创作主题。
加入山歌群的家人们,都有一颗孜孜不倦的好学之心。

除了在群里聆听高手对决之外,还会求知若渴地从《现代山歌三万首》上汲取新鲜血液,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歌库。
尽情表演之余,说不定还会得到一份意外的收获,让普通的群聊语音顿时增添了一丝选秀打投的色彩。
对于这些日常切磋歌艺寻找欢乐的山歌爱好者们来说,这或许就是“海内存歌友,天涯若比邻”吧。

和云南山歌一系列制作精良的MV相比,广西山歌的传播几乎全靠民间力量自娱自乐,似乎显得有些不成气候。
但事实上,广西的民间歌谣由来已久,有着一股厚积薄发的持久魅力。


图源:《广西故事》
早在南朝梁代就曾有记载,在如今的广西宾阳一带“乡落唱和成风”。

清代《岭表纪蛮》中的 “三五月明歌四起,不消魂处也消魂” 说的也是壮族歌会的盛大场面。


图源:《广西故事》

然而民国以后,出于对广西边疆地区移风易俗的需要,1931年出台的《广西各县市取缔婚丧生寿及陋俗规则》中明确规定“歌会歌墟必须禁绝”。
随后,1933年的《广西改良风俗规则》,1936年的《广西乡村禁约》等,都对广西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改良规定。
在这样的层层重压下,壮族山歌的生存空间几乎被压缩殆尽。
虽然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但广西山歌的复出之路依旧困难重重。


图源:广西卫视

许多传统的广西山歌以当地特有的方言为载体,外地人想要不看歌词就能听懂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这种妙趣横生的娱乐方式实在是很难冲破地域的限制向外传播。
不过,广西人这掩饰不住的种族天赋,还是会让他们走到哪里就唱到哪里。


图源:微博@贵港共青团

“我一直以为广西人唱山歌只会出现在视频里,直到旁边喝酒的人真的唱了出来。”
“我不得不怀疑是广西人的山歌基因,饭桌上吃饭也像对山歌,说话前要先 啊!呀!喂!嘿!”
“说话已经非常不带广西口音,但是每次还是有人听得出来。 原因是:你说话快的时候调子就很像在唱歌。

我:广西人山歌技能刻在DNA里的谢谢 。”

图源:CGTN

对于热爱山歌的广西人来说,这个得以延续至今的古老民俗,不仅宣告了民族艺术生生不息的活力,而且意味着如今的人们拥有了 想唱就唱 的自由。
无论是《刘三姐》中反抗封建强权的动人故事,还是如今让外省人羡慕不已的几天假期,唱山歌这项活动本身,就是对自由最好的表达。
就像唱里的那样: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