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丨看展览
带你走进博物馆,让看展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退市巨头豪赌国产3A:150人团队一夜解散, ... ·  12 小时前  
百度智能云  ·  多项上榜!百度智能云客悦入选沙利文AI ... ·  昨天  
白鲸出海  ·  约会交友公司Bumble股价暴跌,「Poke ... ·  昨天  
腾讯  ·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  2 天前  
阿里开发者  ·  K8S异常诊断之俺的内存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丨看展览

泉州游学丨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12月29日—1月1日)

博物馆丨看展览  · 公众号  ·  · 2018-12-08 11:31

正文


文 化 游 学 · 泉 州


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第一大港”

前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寻找闽南文化的源头



这座城向陆路旅人和水上来客,展示的是不同的面貌。


当外国的商旅于夏初随着南风进入泉州港,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红彤彤的城市。满城刺桐花开,在这火红的身影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这个神秘的名字: 刺桐,那宏伟美丽的刺桐城



这里是泉州,闽南文化的源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第一大港”。


当年,西方各国的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船舶往来如织,在码头卸落外国货物,忙忙碌碌地帮来往船只运送最新鲜的欲望。



朝西北方向,他会望见 开元寺 石塔的尖顶,这座佛国世界向他展现出的第一角。建于唐垂拱年间的寺庙,源于一个华丽的桑开莲花的梦境。而历时22年的建造而成东西两座石塔,以其近50米的高度,占据着古刺桐城的制高点。


欧洲,阿拉伯,南亚,世界各国的商人们都来了。他们带来了货物,音乐,年轻男人的汗水,还有文化,宗教。而这座港口之城,以惊人的包容和开放拥抱着一切。



在泉州,神祗与世人为邻。


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30多种教派在这里留下痕迹。西街附近,方圆不过即公里,并列着佛教的开元寺,伊斯兰教清净寺,道教的关岳庙,还有儒家孔子文庙以及妈祖的天后宫。



这里的信仰多元而虔诚。三分山,六分海,一分田的他们,信仰一切能够使其生存下去,生活下去,发财下去的事物。这是一座标本式的中国宗教城。


元旦,当寒冷开始大规模降临时,如同候鸟迁徙一般,我们也要往南方走。从福州到泉州,在温暖和光明中,来迎接2019年的第一缕曙光。


闽北古建与泉州宗教人文之旅


游学讲师:孙琪

师从金石名手、古籍善本收藏家许志成先生

自幼对古典文化有着偏执狂般的热爱

在宗教、彩塑、造像、古建

及传统织物、茶学、瓷器等领域均有研究

擅长运用朴实的语言

将不平易近人的文化知识以及自身对美学的理解分享给听众



丨行程安排丨


DAY1

福州指定酒店集合


DAY2

参观长江以南最早的木构建筑华林寺,莆田三清殿


DAY3

泉州开元寺塔、清净寺、文庙、德济门、浔埔渔村


DAY4

草庵、洛阳桥、清源山老君岩造像、伊斯兰圣墓


活动结束后,送至泉州高铁站解散

(返程高铁票建议购买 17:00 之后

晋江机场机票 19:00 之后)


丨行程亮点丨


01

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古建筑


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大殿的主要架构依旧没有怎么被改动,保留着始建时的原貌与风格。


到泉州前,我们先去看两座重要的古建筑。


华林寺,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它在中国建筑史时间坐标轴上的地位依然是不容置疑的,更被学术界称为日本镰仓时代“大佛样”的鼻祖。


▲一进大门,便是宽敞的庭院



作为长江以南木构古建筑的最重要代表之一,华林寺的架构具有许多区别北方的营造手法,却是长江以南宋元建筑较为常见的手法之先声,是研究南方古建筑早期远流与后期传承的重要实例。


02

莆田元妙观三清殿,藏住半部莆田史



莆田三妙观三清殿,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古道教建筑。宋邑人李俊甫称它为:“天庆观三殿宏丽,甲于八郡。”历经了宋、元、明、清和民国的大修,汇集了多个时代的建筑风格。


它与福州华林寺、宁波保国寺并称为江南古建奇葩。



它位于闹市之中,毫无起眼却大有文章,甚至有人说藏住了半部莆田史,想知道具体缘由吗?


离开了福州,我们到宏伟美丽的刺桐城去。


03

泉州开元寺



在泉州看古建,味道也是和别处不同。


拜访南禅、佛光二寺,是了却一种情结;行走晋东南看早期木构,是解读已经逝去的建筑史书。而泉州朝圣,则是看活着的建筑史。


泉州老城的街头巷尾,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寺庙。在泉州,凡尘俗世与法界庄严常常只是一街之隔。



开元寺不在山中,坐落在最繁华的市井,紫云屏一墙之隔,将尘世与佛国世界相隔。


开元寺具有明显的时代和皇权特征,初名“莲花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后来唐玄宗诏令天下诸州各建一以年号为名的寺庙,遂改称开元寺,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斗栱上雕有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雕刻精美。



天王殿内的石柱上有对联“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


04

泉州清净寺


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历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清净寺便是现存的一座最古老的阿拉伯风格的寺庙。



我国东南沿海的清真寺除了清净寺,其他寺都汉化成了标准的中国殿式建筑,因此,要游览正宗的伊斯兰寺庙,清净寺是个不二选择。


05

泉州文庙,东南地区最大的孔庙建筑



泉州文庙建筑规模庞大,结构完整,历史悠久,气势磅礴,集合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风格,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文庙文风兴盛,历代从府文庙走出来的进士数不胜数。泉州文庙体现了“人文之胜,甲于闽省”的泉州古风。


06

浔埔渔村和蚵壳厝




离泉州老城10公里外的晋江入海口,在一排现代化的高楼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浔埔村。


在港口可以看到浔埔女扛着上百斤的海蛎装卸。盘头插花、戴丁香耳坠、穿大裾衫,她们与惠安女、湄洲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图片来源:@公众号:城市前半生

村子里穿着传统服饰的浔埔女


浔埔女的工作,主要是都是在和海蛎打交道。海蛎肉可用来烹饪福建的名小吃蚵仔煎。而那些大的海蛎壳,从几百年前开始就被用作建材建造了浔埔村著名的民居“蚵壳厝”。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灰白粗糙的蛎壳墙面,花白色的花岗石,整齐的红砖,描绘出了一副蚵壳厝的模样,远远看去就像是一片片鱼鳞嵌进墙壁之上,似乎还看得到水拂过他们身体的纹路。


图片来源:@公众号:城市前半生


崇武、浔埔这样的小镇、小村就像泉州的“城中城”,他们和市中心的泉州老城一道,组成了更加丰富的泉州。


07

海内第一桥,洛阳桥


它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跨江接海的大桥,建筑方式也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壮举。


余光中写,“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如果来泉州,洛阳桥算是地标。


洛阳桥不在洛阳,却与它有关。


中原战乱,被人避难,一路行至此处,觉得地形和洛阳相似,遂安营扎寨就此住下,江上建桥,呼为洛阳桥,这是离人对故乡的念念不忘。 洛阳桥上,有乡关何处是的惆怅


08

清源山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雕刻于10世纪,由一块硕大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


清源山距泉州城其实不足五里。清源山西峰下的老君岩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造像,也是清源山诸多宋元时期宗教雕刻的典型代表。


09

泉州城内的古早味



泉州城的历史,没有被锁进博物馆,在古城街头巷尾的生活中俯仰可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