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建自我课堂
精致阅读、优雅生活——在这里,生活可以很有趣,格调可以很丰富,理想可以很肆意,阅读可以很小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 ·  昨天  
新周刊  ·  最近这十年,谁在改变着人类生活?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这部春节档预售第一的电影,为何后续乏力?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最懂省钱的年轻人,瞄上了去澳门“0元游”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建自我课堂

你的容貌和气质里,藏着你听过的音乐

重建自我课堂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8-12 21:43

正文

文| 梁爽 授权发布

来源| 哪梁爽哪喜庆(ID:zheliangshuang)



1


有句大实话,你的容貌和气质里,藏着你看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我觉得这话小看了音乐的力量。

有次我看景甜直播洗脸,背景音乐节奏轻快,让人心情舒畅。她说“我一般洗脸的时候喜欢放点音乐,不然洗脸的时候也是挺无聊的。”

后来我自己洗脸时,有意识地根据当下的心情,放着轻快旋律的音乐,感觉洗脸更享受, 断舍离掉白天公司里的琐碎烦躁, 音乐给我注入一些快乐和放松。

当我心情差、想生气的时候,我也会找几首摇滚歌曲发泄怒气、平复心情,果然像木心《即兴判断》里所说,用音乐来发脾气,当然最惬意。



以前有段时间我在健身房里学瑜伽,心里暗自羡慕瑜伽老师的体型和容貌,有天下课后我们几个学员夸赞老师的好状态。

老师听到后自谦了几句,她说很多人觉得是瑜伽的动作改变了体貌,其实瑜伽音乐也功不可没,让人内心舒缓平静,眉目间也会柔和顺畅起来。

所谓相由心生,音乐善于改变着心绪的走向 在你高兴时,为你助兴;在你悲伤时,给你安慰;在你懊恼时,替你打气。



2


音乐还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气质。

前段时间,庆哥跟我感慨,学习一门乐器能活生生地提升气质。

她的一个已婚女同事想丰富下业余生活,半年前报名学古琴。

这几个月,越来越感觉她整个人的节奏感变慢,不焦虑也不紧绷,周身上下增添了一股从容淡定的气质。



我也有同感,我高中时有一任同桌,学小提琴七八年了,她的气质在全班女生中十分出挑。

我看过她演奏,她挺拔地站着,双臂随着音乐节奏而曲张,那时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这么有气质了:

她把音乐作为媒介,传递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思考感悟、内心体会融入在音符里,使得气质和魅力无形中得到放大。

离音乐很近的人,内心会更敏感,更柔软,更丰富,所以更有气韵。



3


两年前,一位有气质的漂亮女同事,吐血推荐我去看音乐脱口秀《听说》。

我看完两季后,我觉得, 音乐总是由内而外地影响着自己,表面上让人心情变好,气质变佳,内核是种精神熏陶,人文互动。

昨天收官的《听说2》“告别,不要告别”中,

马世芳说的话让我想把节目隆重安利给更多人。

已所欲,广推于人, 遇见会庆幸,错过会遗憾。

我一直钟爱优酷出品的“看理想”系列的泛文化节目,比如 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 马世芳主持的《听说》, 一贯清流,每期必看,不止一遍。

这个节目有底蕴,与其它速食节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质地,将阳春白雪的音乐文化降维,有趣易懂,高而不冷。

《听说》第一季豆瓣评分9.2,昨天刚收官的第二季高达9.5分,我深爱这个节目,除了让我更懂音乐魅力之外,还很治愈我的心浮气躁。


一方面是主持人马世芳的人格魅力和暖心气质,他是台湾广播金钟奖得主,著名节目主持人。

他生长于书香世家,像李宗盛等人物,其青年时期就出入他家客厅,和他父母聊人生、谈音乐。从小耳濡目染被音乐熏陶,使他 声线温润,简约内敛,清灵干净,情怀满满。

另一方面是他行云流水、信手拈来地将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和社会背景娓娓道来,传递出作品的人文感。

《听说》每期节目都是他走进电台,拉近话筒,从经典台湾作品出发,由点到面铺开。

讲创作者的故事、词曲的故事以及歌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变迁,像以音乐为主线的纪录片,让人发现歌曲背后的缤纷故事。

听他讲三毛初始版本《橄榄树》的歌词,《何日君再来》在某些时期是禁歌,觉得很长见识。

尤其是听完他最后一期讲三毛作词、李泰祥作曲的《不要告别》后,再去听歌,感觉歌曲被 李泰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