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李嘉诚家族,45亿甩卖中药铺 ·  2 天前  
FT中文网  ·  特朗普上台后会有第二个广场协议吗? ·  2 天前  
爱平度  ·  全国500强!平度5家企业上榜→ ·  2 天前  
常州网  ·  集体降价!跌至1.9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新上任的你,烧三把火之前,先想想怎么服众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6-04 09:16

正文

任命新领导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决策,领导者也将角色和身份转换视为职场生涯的最大挑战。顺利的话,他们将树立威信,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在新环境中举步维艰,甚至被质疑能力不够。


本文作者之一凯斯·范德格拉夫刚升任联合利华食品部总裁时,公司为他安排了团队见面会。然而新下属们看到他时,脸上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勉强挤出只言片语,气氛冰冷至极。


在此之前,没人知道新老板是谁,范德格拉夫的出现让他们大跌眼镜:他不是食品部领导团队的一员,此前也从未领导公司其他部门。直到这天之前,他一直是他们的下属。范德格拉夫马上意识到,他的下属不约而同远远躲着他,像是在孤立他这个头号公敌。

关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该怎么烧,已有很多见解。但很少有人从另一面考虑问题:组织该怎样为新高管就任铺平道路。


个中原因不难看出,任命新高管时,公司通常最关注人选本身,却不重视甚至忽略以下问题:任命决定将向组织整体传递什么信息?它应当传递什么信息?它对落选者及新领导的下属会产生什么影响?公布任命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否则无论你精挑细选出的领导者多有才干,也可能难以打开局面。


高管选聘四大问题


首先要充分意识到,人事变动可能在组织内掀起情感风暴。任命决定公布前,很多人自认心中有数。如果人选众望所归,交接过程将相对顺利,新领导只需在前任基础上为团队制定目标和执行方案即可。

如果像范德格拉夫这样的人意外获得提拔,就可能出现不和谐声音。团队旧将功臣可能认为新领导不够格,甚至窃取了本属于别人的职位。一旦成见形成,任何小失误都可能无限放大,成为高层选人不力的“罪证”。

同时,落选者自然会担心职业前景,萌生去意。真正的人才总会被竞相追逐,如果任用决策考虑不周,公司将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

该怎么办?做好高管选聘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拥有决定权的主管领导、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企业传播、投资者关系、法务方面的智囊。“选聘团队”须详尽考虑四个重大问题:

(1)此项任命向组织传递了什么信息?(2)候选人何以胜任该职位?(3)需要提前通知哪些人?(4)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与他们沟通?


扶上马,送一程

解释清楚某项任命的理由,对打消疑虑、破除阴谋论大有帮助。或许组织内将不复平静,有些人利益受损,但不妨碍领导者在新岗位上获得成功。有时一项意外甚至令人震惊的任命,可适当带来紧迫感,促使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开辟增长空间,或加大现有战略执行力度。
马尔科姆·库里曾是休斯飞行器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他的择人之道可供参考。当库里接近强制退休年龄时,传统上,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更有机会进入领导层。几位理工科背景的高管,包括一位空军退役将军,被认为是有力竞争者。


结果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迈克尔·阿姆斯特朗获任休斯公司董事长兼CEO。此前他是IBM三号人物,擅长市场营销和销售。可以想见这在公司内引起的强烈震荡。通常,如聘用阿姆斯特朗这样的外部人员,非常有必要公开说明新高管的资质。


如果打算提拔某个冷门人选,切记,大多数人对他或她早有成见,否则称不上冷门。上文提到的范德格拉夫的新团队中,很多人认为他经验不足、视野不宽,难以胜任部门一把手。联合利华高层早该意识到,应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工作成绩。作为欧洲冰淇淋和冷冻食品业务负责人,范德格拉夫之前主持了一系列行动,大胆简化流程,包括建立新供应链和采购系统、整合若干支持服务、精简产品组合、集中力量在罗马建立研发中心等。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显著提升,令高层对他刮目相看,但食品部大多数人并不知情。

一项意外的任命决定可使组织上下意识到,变革迫在眉睫。前提是变革必须有理有据。如果新领导人选只是权力平衡的产物,势必难以服众。

及时沟通三类人

重大人事变动须考虑三类人,了解他们对新高管的认识和期待:新高管的团队、公司其他员工、外部利益相关方。

所有人都应了解重要任命的战略依据,以及新领导的资质。在此基础上,与这三类人的沟通有不同侧重。应向落选者解释原因,明确他们在组织中的未来,下属应该知晓新领导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其他同事想了解这位高管作风有何不同;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更关心公司既有战略能否延续,新领导如何创造商业价值。

理想情况下,新领导人选应被团队成员视为顺理成章。在新老交替正常、员工发展机制健全的组织中,大家提前数月甚至数年就对继任人选心中有数。如果沟通足够开放坦诚,当公司面临困局,需要进行战略或运营上的转变时,所有人已经了解了情况,包括继任者的资质。有心竞争该职位的人就可以提前有所收敛,转而寻找更合适的机会。

现实一些来看,员工至少应了解某项任命的理由。正式公告前,公司应通过内部通报及小组和个别谈话,给出清晰解释。这样,直接下属能感觉到即将发生的变化,其他同事能预估如何与新领导共事。与有实力的竞争者进行个别谈话,认可他们的才能和特长,保证他们仍有晋升空间,并告知下次机会可能何时到来。在私人持股公司中,如果选聘团队做好这些,正式公告时没人会感到惊讶或焦虑。

但像联合利华、休斯这样的上市公司,高管任命决定可能影响股价,必须依法及时公告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如果公司刚好处于危机中,或正要进行战略转型,这可能有些麻烦,因为竞争对手会借机了解公司状况。高层人事任免的消息传播很快,公司领导者必须分秒必争,控制事态走向。

如何烧起“三把火”

正式公告任命决定只是开局的结束,而非结局的开始。在新高管上任之初这段关键期,高层必须继续解释自己的选择,通过话语和行动提供合理、可信、热情、发自内心的支持。不能自圆其说或者讲话者身体语言表现出犹豫,都可能被某些人挑刺。


假设一切顺利,新官上任要想一鸣惊人,还必须自己造势。上任数天内,阿姆斯特朗任命了高级领导团队,一举驱散一切猜测、谣言、忧虑和干扰。短短几周内,他和团队大胆改变公司原有格局,以消费者需求而非项目为主导,还根据库里设定的战略,为每个业务单元明确了目标。

阿姆斯特朗以一系列行动表明,他为新职位做好了准备:他早已成竹在胸,刚到任就迅速实施计划,明确预期,评估、重建团队,设定并有效达成短期目标。这一切堪称“新官上任90天”的行动范本。

果一项任命进展不顺怎么办?也不一定满盘皆输。例如范德格拉夫,他立即采取措施,与团队重回正确轨道。但如果开局不理想,新领导可能举步维艰,不明智地陷入困境。任命高管时忽略基本原则,可能付出重大代价。既然你已为新高管人选殚精竭虑,一定要尽你所能,做好沟通,为他或她创造完美开局。


苏姗娜·杰纳兹,凯斯·范德格拉夫,迈克尔·沃特金斯/文
苏姗娜·杰纳兹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领导力和组织发展教授。凯斯·范德格拉夫是联合利华欧洲业务前负责人,嘉士伯、Ben&Jerry’s等公司非执行董事。迈克尔·沃特金斯是创世纪顾问公司(Genesis Adviser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领导力和组织变革教授。
王晨/译      陈圆妮/校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3年6月《新官上任,组织造势》。
《哈佛商业评论·企业杂谈》

编辑|周强[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