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大数据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来袭,数据分析师会失业吗? ·  昨天  
旁门左道PPT  ·  PPT重点别再标红了!!丑爆了!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AAAI 2025 | ...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来袭,数据分析师会失业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锂电

位列TOP10 这家动力电池企业冲刺IPO

起点锂电  · 公众号  ·  · 2024-07-29 17:49

正文

前言

这家来自江苏常熟的动力 / 储能电池厂商开始冲刺 IPO!
作者|张清辉

排版|小锂

如今,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变阵”期。在通往下一阶段的竞争赛道上,冲刺IPO是一张必不可少的入场券。目前,TOP15的动力电池企业基本已踏入资本市场。

7月26日,来自江苏常熟的正力新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

若成功上市,将为开拓全球市场、增强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这匹近两年快速崛起的电池“黑马”,此时冲击资本市场的背后:其正以令人瞩目的姿态跻身TOP10榜单,向陆海空互联全场景应用全面进发!

01




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居前十

在经历前期数年的积累后,2023年可以说是正力新能快速爆发的一年。 去年,正力新能以123.7%的增速重回中国市场TOP10。

数据统计,去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10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7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8名。

从同比增速上来看,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2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1名。

订单方面,瞄准EV、HEV、PHEV全领域电动化需求,正力新能2023年频频爆单。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正力新能斩获超50家客户项目定点。比如上汽大通(重卡、轻卡、房车)约55.68GWh项目、上汽通用(PHEV)约9GWh项目定点等。

客户方面,正力新能动力电池客户已囊括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及跨国领先整车企业。公司在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德国宝马等全球多个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份额持续提升。

而得益于乘用车、商用车、休旅车等多个相关项目大批量配套交付,正力新能2024年装机量更上一层楼。

截至2024年1-6月,正力新能的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超过了LG新能源,排名从第十晋升至第九位。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已升至第八位。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对零跑汽车核心BEV车型的销售渗透率及对上汽通用核心PHEV产品GL8陆尊PHEV渗透率达50%以上。

此次赴港上市,将有助于其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打入国际知名车企的供应链,推动装机量持续增长。

02




产能达25.5GWh 营收复合增长率66.6%

在如今产能过剩大周期下,落后产能正快速淘汰,但高端电池产能仍处于微妙的供需平衡。

在动力电池产业经历动辄数十、上百GWh的“粗放式”产能扩张后,正力新能并无产能包袱。其坚持以订单为向的稳健产能扩张策略,有助于避免产能过剩、减少生产资源浪费。

截至2024年3月31日, 正力新能电芯产品的设计总产能为25.5GWh ,公司的主要产线均布局于江苏常熟,可实现统一运营管理。公司能够在各基地间顺畅调拨资源,响应时间短至30分钟。

今年4月,在江苏苏州,正力新能签约“年产25GWh动力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建成后将满足约50万辆/年的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动力电池产品供应配套,推进正力新能新一代智能闭环、数据驱动的软件定义电芯工厂升级迭代。

据悉,基于软件定义的电芯数字化工厂,公司的产品开发制造速度行业领先,与某世界头部车企合作的PHEV产品从项目定点到生产交付仅用时1年。

产能端, 基于客户需求,正力新能计划于2026年前将设计产能扩大至50.5GWh。

业绩上,受益于订单暴增,正力新能的营收也一路“飘红”。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个月,正力新能的营收分别为14.99亿、32.90亿、41.62亿和7.37亿元。2021至2023,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6.6%。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达到了224.3%。

但与多数处于前期扩张中的电池企业一样,正力新能也面临净利亏损。

报告期内,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4.02亿、17.20亿、5.90亿和0.70亿元。

不过,细究来看,其净亏损有望逐步缩窄。参考TOP10动力电池企业,作为重资产行业,多数电池企业前期产能投资、产品研发投入带来的成本负担难以避免。且期间电池原材料的大降价,也带来不小的去库存压力。

正力新能也表示,公司亏损逐步减小,主要是由于销量增加及形成规模效益令运营效率提升。

03




面向海陆空 打造多元化产品竞争力

业内一致共识是,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内卷”的着力点还是在于“卷技术”、“卷产品”。

梳理正力新能的发展历程,其快速崛起背后有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去年5月9日,正力新能举办了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典礼暨新技术发布会,连发了多款新产品、技术,并向外界正式展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产品战略上,正力新能提出321战略,产品涵盖陆海空应用,包括 BEV、HEV、PHEV、储能、电动船舶、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池等多个体系。

凭借强劲的研发能力,公司已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高能量密度快充磷酸铁锂电池、PHEV及EREV电池、HEV电池、乾坤电池(BEV电池包)、骐龙电池(BEV电池包)、航空电池。

为突破内卷、打造新的业务增量,多数电池厂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储能、电动船舶、航空等潜力市场,推进多元化业务布局。

聚焦储能,正力新能储能电池产品组合涵盖电芯、模块、系统和电池簇,可提供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一站式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