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纪委在《广安观潮 | 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甄别和查处力度》一文中,
再次点名医药领域腐败现象,
并
明
确
中纪委今年的重点工作
就包括,
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甄别和查处力度。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腐败的手段越发隐形变异、翻新升级。
有的不直接收受财物,而是让违法所得披上“合法外衣”;有的“政商合体”,利用职权承揽业务,违规从事经营性活动;有的利用“影子公司”“影子股东”隐居幕后,以亲友或特定关系人名义代持股份,搞幕后操纵;有的拉长利益兑现时间,通过“期权变现”,实现“延期兑付”
,等等。
这些行为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市场性、隐蔽性、迷惑性,严重污染当地政治生态,扰乱市场秩序。
因此,中纪委在文章中强调,要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行业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企、
医药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
,
紧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
,严肃查处
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
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甄别和查处力度。
然而,由于
医疗领域专业性较强
,违纪违法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问题极不容易被察觉。
但贪腐手段再隐蔽,总会留下痕迹,
紧盯“一把手”,就是最为重要的突破口。
近期,
中纪委多次发文,严查“一把手”腐败
。在《全方位管住关键少数》以及《做实做细对“一把手”监督》等文章中多次
明确:
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关键少数”,全方位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5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四部委还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件
同样强调,
今年
医疗反腐具体行动上,
聚焦“名院”“名医”等医疗机构的
“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管理
,
重点惩治本人或指使亲友,利用经商办企业“靠医吃医”、收受供应商回扣等问题。
显然,
公立医院院长、主任
等“关键少数”,再次成为全国新一轮反腐的“
导火索
”。
例如,近期仙桃市卫健委,在全市开展医药采购使用及医院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指出
本次整治对象
为:
公立医疗机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各科室负责人,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使用、工程建设等重点岗位的管理人员。
这一共识在上个月,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
据不完全统计,整
个2024年5月,
足有三十余位医疗系统领导、干部
因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被通报并接受调查,
平均一天一位
。这其中
包
括15位医院书记、正副院长,以及13位医疗卫生系统官员......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
,医疗系统被带走调查的院长、主任、官员
已达到了114位。
就地域来看
,江西人数最多,合计23位落马领导
,其次是安徽20位、广东16位、四川15位。
今年还有个特色
在于,
医疗卫生系统官员也成为了关键焦点
。
与往年相比,今年被带走接受调查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保障局领导干部人数,已经超过了往年的同期水平。
在近五个月内,超过五十位医疗领域的官员受到了调查
,其中更有不少地方卫健委、医保局局长选择
“主动投案”。
6月7日
,
广东韶关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国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主动投案
,目前正接受韶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21日
,
富源县卫生健康局原党组书记、局长
李永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主动投案
,目前正接受富源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19日
,
遂川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主任
彭传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主动投案
,目前正接受遂川县纪委县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13日
,
江西省乐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
、主任朱晓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主动投案
,目前正接受乐平市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6日
,
江西省南城县原县委卫生健康委员会工委书记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主任吴毛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目前正接受南城县纪委县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点击下方二维码,回复数字“
111
”
查看《2024年落马人员名单》
毫无疑问,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必然会有
越来越多的官员和领导选择主动交代问题。
据中纪委官网信息了解,江苏丰县、云南贡山、河北承德等
地方纪检委开始对“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岗位领导进行谈心谈话
。
一旦“腹地”失守,后果可想而知,对于所有风暴中心的医药企业、经销商、代表来说,今年必须时刻紧绷医疗反腐这根弦,同时
加速转型、更换打法
,坐以待毙只能遭受市场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