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18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市场报告出炉,行业冰火两重天更加明显。
一方面是,“其它”厂商水深火热,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其它厂商总计市场占比仅16%,比前同期23%又下降7%。
另一方面是,头部厂商持续收割市场,其中最为戏剧的是,仅OPPO旗下一款机型R15就收割整个市场的5%(同样来自Counterpoint数据),与其它厂商数百机型总占比仅16%形成鲜明反差。
回想起来,十年间手机市场波谲云诡,从人人都想做手机的热闹,到人人自危的洗牌,朝夕旦暮,非常戏剧。唯独OPPO与旗下的R一枝独秀,风雨不倒。
这中间有何秘密?
稳得起
风雨飘摇中,总有一两个“意外”的企业,任大势变化,稳如泰山,除了基业已深全面拓张的华为,OPPO也是稳得起的一个。
根据Counterpoint 2018年第二季度市场研究分析显示,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来量总体同比下滑1.8%,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7%,跌幅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这也是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而与此同时,OPPO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与2017年持平。
而来自IDC的数据则显示,OPPO在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出货占比达到8.6%,出货量为2940万台,保持5.1%的增长速度,同时继续保持全球市场出货量前五的领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OPPO的稳如泰山,与R系列爆品密切相关,除了开篇提到的Counterpoint数据外,极光大数据也显示,R15则以4%的全市场销量占比成为第二季中销量最高手机。
而在在该季度中销量最高的10部终端中,OPPO占有5席,其中R系列就占到三席,分别为R15、R11s、R15梦境版。
可以说,从这点来看,OPPO和旗下的R系列颇有点钉子精神,在行业之中稳扎稳打。
“丁”字背后
今年以来中国手机手出货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也导致很多人对目前中国手机市场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用户红利期已经结束,增量市场有限,所以就没什么机会了;二是智能手机的创新已接近天花板,很难再有革命性的突破了。
增量市场虽然在变小,但用户的深度需求其实在变大、变多。仅以拍照为例,这个功能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美颜,还包括各种场景的自动调配,从而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正是用户需求的变多、变深,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Retina屏之于普通塑料屏是革命性突破,充电30分钟之于充电3个小时当然也是。
只要用户需求在深化,手机市场就永远存在红利期;中国手机市场的横向(增量市场)红利期已经结束了,但纵向(垂直需求)红利期才刚刚开始。
作为主攻年轻人市场的R系列手机,一直都是OPPO爆款生产线上的当红小生。而对于R系列来说,这个纵深需求,就是两点,一个是时尚设计,一个是核心需求。
可实际上对于“丁”字来说,每深一寸,对于企业来说付出却需要数百丈的积累,耐不住寂寞是做不好的。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刚刚发布的OPPO R17。
从设计上来看,R17最大的差异化在于“水滴屏”和“幻色渐变”。“水滴屏”以更自然、更小遮掩的异性切割,达成了91.5%的屏占比;而“幻色渐变”在此前两色渐变基础上,升级成三色渐变,更化横向渐变为四向渐变。
但实际上这背后的故事却没有那么简单。
据说,仅渐变色一项技术就花费了OPPO设计团队四个月的时间,期间尝试了多达7000种不同的渐变设计。但如果只是简单的色彩更换,很难再给人带来一眼难忘的感觉。
所以OPPO团队对工艺再次升级,将原本R15上面所采用的6层渐变叠层升级为7层不规则渐变叠层,每一层都拥有2000*3840个直径为0.04mm的色彩点,共超过5000万个点,经过40000多次精密计算来确定点的排布,最终实现了R17焕然一新的渐变效果。我们看到的是技术创新,其实创新背后是“认死理儿”的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