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力场
抵抗熵增,打捞有趣。你的内心,就是力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11 小时前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11 小时前  
天玑-无极领域  ·  所有女的,都希望嫁给高富帅。所有屌丝,都希望 ...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力场

在段子里,华为吊打了苹果

数字力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09-11 19:5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华为和苹果在新品发布会上的竞争展开,分析了二者在科技、智能制造、AIot等领域的竞争态势。文章指出,华为凭借三折叠屏手机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据先机,而苹果则想直接奔向AI手机时代。文章还讨论了苹果新推出的AI功能和芯片技术在AI手机竞争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华为和苹果各有优势,需要在AI手机时代发掘更多新优势。文章认为,尽管二者竞争激烈,但远未到达一方吊打另一方的地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华为与苹果新品发布会的竞争态势

华为凭借三折叠屏手机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据先机,苹果发布新款AI功能手机,二者各有优势,竞争态势激烈但远未到达一方吊打另一方的地步。

关键观点2: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的特点和优势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是智能手机在移动时代的极致代表,具有重大的技术突破,但在渗透率上仍面临挑战。华为倚仗硬核技术和商业自信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据先机。

关键观点3: 苹果的新款AI功能手机

苹果发布新款AI功能手机,凭借自研芯片和先进的大模型整合能力在AI手机竞争中具有优势。苹果的AI手机助手潜力不容忽视。

关键观点4: AI手机的发展前景

AI手机是下一代手机形态的核心,华为和苹果各有优势,需要在AI手机时代发掘更多新优势。谷歌在Pixel手机上的内置端侧大模型为AI手机的发展打响第一枪,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正文

华为勇闯无人区,苹果「挤牙膏+1」,但二者的竞争还远没到有些人想象的「一方吊打另一方」的时刻。

















文 | 佘宗明




日子不兴段子兴。 在当下,没有什么是不能玩梗的,如果有,那「如果有」三个字就不成立。这大概也是《喜人奇妙夜》《喜剧之王·单口季》《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能爆火的原因。


这两天,各路段子手又集体吃上了饺子——因为「科技圈春晚」的演出形式变成了擂台赛。


苹果华为,同日上新。一个自诩是「高光时刻」,另一个说自己「时刻高光」,一句「贴脸开大」不算过分。


考虑到华为跟苹果分别代表了中美科技企业的超头部,二者所在的智能制造、无线通信、 AIot 、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又是中美科技战的前沿领域,华为跟苹果的新机对照,难免被人拿来跟大国博弈的宏大叙事绑定。


虽然卖点并不同频,一个主打三折叠屏,一个主打 AI 手机,但被嵌入「技术实力的对决,市场策略的较量,中美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的解读框架下,是两个标志性品牌的宿命。


▲华为跟苹果「撞日子」的发布会,免不了被拿出来作对比。


在此框架下,花粉和果粉很容易将两款新机置于「美颜 PK 素颜」的非对称对照中。


目前看,有些段子手又顺着「 去夜店,华为抱着苹果 」「华为,遥遥邻先」老梗演绎,把华为三折叠屏手机 Mate XT 跟苹果首次搭载 AI 功能的手机 iPhone16 的对比,说成「 VIP 尊享批奏章体验终端」对「夜总会小姐姐标配」的碾压。


那, 关掉滤镜关掉美颜关掉瘦脸 之后,华为和苹果的智能手机到底哪个更能代表手机领域「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折叠屏的「高端代表周期」被华为拉长、 AI 手机开启的「下一代手机」形态大幕尚未拉开的背景下,华为跟苹果的领跑者与跟跑者关系已部分易位。


面向 AI 手机时代,华为跟苹果在软硬件上各擅胜场,三折叠屏手机可以强化华为的硬件优势,还在「期货产品」阶段的苹果智能 Apple Intelligence 则能提升苹果的软件优势——前提是其潜力能兑现。



01

要比较华为 Mate XT 跟苹果 iPhone16 ,就得先把目光拉长到手机发展的代际维度。


虽然「重新定义手机」已在「重新定义‘重新定义’」中被玩坏,但从科技发展史看,手机上次出现革命性创新,还是在 2007 年。


那一年, 史蒂夫 · 乔布斯推出搭载多点触摸屏技术、融合 IOS 系统的初代 iPhone ,彻底颠覆了手机行业的格局,引领人类步入智能手机的全新纪元。 移动互联网的大幕,也由此开启。


在此之后,尽管手机圈把「历史性突破」「跨时代意义」「里程碑式产品」等大词用烂了,但不断推出的新品离「下一代手机」的标准仍有差距。


问题来了:折叠屏手机是手机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创新吗?


从技术突破的深度与市场应用的广度两个维度看,它的确算得上重大突破,但囿于渗透率的天花板,它更多的是下一代手机出现前的「标准量子极限」型突破。


说其是重量级突破,不是夸大:从单屏态到多屏态的转变,看上去只是屏幕更大了而已,但正如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升级最显性的外部特征就是 从实体键 变为 触摸屏 那样,多屏化是手机厂商在「什么是下一代手机」的 最优答案出现前 趋往极致的探索。


华为的三折叠屏手机就是折叠屏手机技术的「集大成之作」。乔布斯当年把手机变成了移动电话 + 照相机 +MP3+ 上网设备,华为则将手机变成了直板手机、双折手机、平板和电脑,在出奇求变上,华为算是接过昔日苹果衣钵的那位。


▲华为的三折叠屏手机让很多人倍感惊艳。


说其渗透率有限,也是事实:虽然折叠屏手机有望成为高端市场的中坚力量,但一个「售价高」足以将绝大多数人拦在其用户群体的外面。


根据 IDC 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57% ,出货量达 390 万部,,但可折叠手机出货量仅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 1.3% 。有分析称,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折叠屏手机在大盘中的占比也不过徘徊在 5% 上下。


嵌入了手工岩脉文理、乌金腰线、匠造徽标、传奇星钻的三折叠屏手机注定,只能成为满足一小撮人装×消费需求的「奢侈品」,而不是成为大众化的产品。


蓝媒汇创始人韩晖就说,再用看待手机的眼光去评判华为显然是错的,未来 P 系列可以做成如拉夫劳伦、寇驰一般的轻奢, Mate 系列可以做成巴宝莉、范思哲一般的中奢,折叠的 X 系列可以做成爱马仕、 LV 一般的重奢,至于 nove 和畅享,一个可以做成副牌一个可以做成快消。


在手机行业完全进入下一个周期前,三折叠屏就是高端的新名片。


那,下一代手机到底该是什么样的?


顺着时代路标看,大方向似乎已明晰。


从「 PC 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 -AI 互联网」的发展脉络看, AI 手机是次世代手机形态的核心 —— 荣耀 CEO 赵明几天前 的说法,也指向了这点:「 手机将进入自动驾驶时代


三折叠屏手机是智能手机在「移动时代」的极致代表, AI 手机则是智能手机在「 AI 时代」的进化方向。 一个兴许是现周期的高级阶段,另一个是下一个周期。



02

就目前看,华为在高端手机的新制高点 (折叠屏手机领域) 占住了先机,苹果则想直接奔下一站 AI 手机) ,只是尚未证明自己。


在三折叠屏手机重新定义了高端手机的情形下,华为 Mate XT 确实走到了最前面。


在有些人看来,去年华为发布第一款自研 5G 手机 Mate60 ,只是突破 5G 芯片技术封锁层面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现在华为发布全球第一款量产三折叠屏手机 Mate XT ,才是技术广泛领先意义上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否确切仍有讨论空间,但华为能喝下三折叠屏手机的头啖汤,成为当前全球唯一拥有三种形态折叠屏 (横折内折、横折外折、竖折) 产品的厂商,只念那四个字是念不出来的。


全世界首款三折折叠屏手机、全球最大折叠屏手机、全球最薄折叠屏手机 」,若只是某已故品牌「东半球最好用的智能手机」那样的自我标榜,那充其量是高调得不像实力派。


谁也不想带着板砖出门,不想划伤一处手机报废,不想在单屏、双屏、三屏间切换时游戏掉帧、视频卡顿不是?


华为 Mate XT 愣是凭着天工铰链系统、全球最薄硅负极大容量电池、超维折叠有机材料、 UTG 玻璃和非牛顿流体,让这只广告法都拽不住的「牛」从空中平安着陆了。


除了硬核技术外,华为倚仗的还有商业自信。


近年来, 展示过三折叠 概念机 」的国内外手机厂商不少,国外有 三星 ,国内有荣耀、 Vivo TCL 传音 等。


这其中,三星在 2022 年曾展示过名为 Flex S Flex G 的三折叠屏原型机,「 非洲手机之王 」传音 旗下品牌 Tecno 8 月底还 发布了其三折叠屏概念手机 Phantom Ultimate 2


但具备量产能力和热销信心的,华为是第一个。荣耀 CEO 赵明之前就透露:「荣耀在三折叠屏的技术层面已经完成,后续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来确定商业化的时间节点。」


▲「刻薄」如前魅族高管李楠者,也承认在华为之前没有敢量产三折叠屏手机的厂商。


说白了,很多手机厂商都想着「顺势」,但华为想的是「造势」——它捡起的,大概是乔布斯的信条: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


华为 Mate XT 的发布,显然有助于催熟折叠屏手机市场,吸引更多玩家进入,它自己则能得到时间给予的一个名号「先行者红利」的犒赏礼包。


预订人数超 400 万,固然有「国货之光」滤镜的加持,却也是「先行者红利」的体现。最起码,在高端手机领域,华为以后可以掌握更多话事权了。

作为对照, 苹果 于今年 5 月申请了折叠设备铰链 的专利,根据 第三方机构 Omdia 预测,苹果有望在 2026 年推出折叠 iPhone 产品,后续亦有望推出折叠屏 iPad 产品。


但跟跑者跟先行者,注定在两个身位。你就看华为 Mate XT 跟苹果 iPhone16 起步价差了多少就好了。



03

可以预见的是,在 AI 手机取代三折叠屏手机成为「新一代手机」代名词之前,华为手机能凭着领先的折叠屏技术将夺回在高端手机市场一度失去的领跑位置。


但从长时段历史看,折叠屏手机是中场, AI 手机是下半场。


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笑傲江湖的华为,在折叠屏手机上慢人几步但想在 AI 手机市场据险建寨的苹果,还没到断言「谁赢麻了,谁输惨了」的时候。


多年来,苹果新机发布会的舆论保留节目都是群嘲。苹果自己眼里的苹果经常是「厉害了,我的机」,外界眼中的苹果则是「吃老本」。


这次 iPhone16 发布也是。库克说「 iPhone16 是最先进的 iPhone 」,网友却嘲讽这又是「没活儿硬整」「科技,以换壳为本」,「资深苹果黑」马斯克又借机调侃了苹果一把。


苹果被骂不冤。虽然网友「一面嘲讽 iPhone 没创新,一面又愿意为‘没有 APP 敢在苹果手机上兴风作浪’掏腰包」的真香定律是苹果的福报所系,但乔布斯攒下的老本慢慢的也不够吃了。


嘲讽归嘲讽,要是真觉得作为苹果第一部 AI 手机的 iPhone 16 AI 能力很菜鸡,那就没准是陷入「果黑视障」了。


苹果 AI 方面 凭借 Siri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 晚集 是不假,但毕竟是在软硬件融合上表现得最厉害的手机厂商,谁能忽视苹果智能在打造用户理想的 AI 手机助手上的潜力呢?


这次苹果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它配备的新款 3 纳米制程 A18 芯片,还是在侧边新增的「相机控制」按钮,就都是为苹果智能 而设计的。


▲先进的A18芯片是苹果iPhone16的重要卖点。


自研端侧模型、云端模型加上 GPT 三套系统支撑的苹果智能,在 OpenAI 加持和私密云计算助力下能长成什么模样,得等到 10 月份正式推出时才能见分晓。


但芯片 + 先进 AI 大模型整合能力,照样使得它不容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有些人对 A18 芯片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噱头。


可芯片也是 AI 手机竞争的重要胜负手。 A18 iPhone 15 A16 芯片 5 纳米制程) GPU 40% ,速度是 A14 GPU 7 纳米制程) 2 倍……手机行业从业者应该知道其意义。


单从 AI 功能来说,这次苹果 iPhone 16 跟有基础 AI 功能、但特色 AI 功能仍待补充的华为 Mate XT 不算是正面硬刚, 华为 Mate70 才是可比较的对标对象。


04

推出了自己首款 AI 手机的苹果,在 AI 手机的终极战事上就能领先于华为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