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德芬空间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著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并译有《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张德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苏轼:人到中年,怕过中秋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觉得自己很自卑,我该怎么办? ·  4 天前  
周国平  ·  别和角色意识太强烈的人打交道 ·  6 天前  
冯唐  ·  冯唐:战略让我的能量越来越强 ·  1 周前  
冯唐  ·  好看的展览,从它的宣传片开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德芬空间

如果我是美好的,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张德芬空间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23 19:57

正文


我们如何逃避恐惧?


为了逃避恐惧和痛苦,我们形成许多制约。这些制约支持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行为。结果是,在回避这些情绪感受的基础上,我们构建起一套生活模式。


我们的文化并不支持内在工作。很难想象走进一家超级市场,喇叭大声传来一首歌,内容居然是歌颂进入内心深处、经验痛苦,并学习脱离孩童意识状态的种种喜乐。相反地我们通常会听到的是:“ 我心爱的人离开我了,真是伤心极了,为什么命运总是如此捉弄我。”

我们已经被制约成经由寻找“爱”来逃避自己。有太好的理由想要逃避了,因为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是如此深切。而最大的骗局之一,就是以为我们终将遇到一个能使我们快乐并远离恐惧的人。


我们很少意识到,追求爱情的戏码,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小孩想要寻求解脱。因此,脱离恐惧这趟旅程的大半路途,在于检视爱情如何无意识地被当成逃离恐惧的惯性模式。

面对爱的迷妄

什么是我们和好友促膝谈心、啜饮一杯咖啡(或花草茶)时最常出现的亲密话题?没错,正是我们的恋情,我们心之所系。少了爱我们活不下去,但要觅得良缘又能长久真是难上加难。


  • 为什么爱情开始时充满了期望和承诺,最后却常常变成一场梦魇?

  • 为什么甜蜜恋曲每每沦落为激烈的权力斗争或冷淡的漠不关心?

  • 我们又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

 

除非正视并开始对峙我们的恐惧,否则爱不可能发生并持久。在那之前,爱情不过是我们避免面对恐惧的手法。我们通常会通过下面三种方式,利用爱和亲密关系来逃避恐惧:

 

紧抓着如此的信念:由于害怕孤单的恐惧,我们以为终能遇到某人将我们的恐惧和痛苦带走。


自欺地相信我们是自给自足的。

认为痛苦或恐惧之所以出现,都是别人或外在事物的错。


这些都是亟待克服的严重错觉。非常严重,比我所能理解的还要严重。一层又一层的欺骗蒙蔽在这些迷妄错觉之上,我们每揭开一层,就会发现还有另一层。


一旦我们另一个人向敞开自己,这些跟随着迷妄而来的虚伪信念和行为就会变得十分明显。除非能将其揭露并带入知觉里,否则它们会继续阻碍我们找到爱。

 

走入内在的决心

浪漫恋情、凡事靠自己和责怪别人,是孩童意识状态深深盘踞我们内在灵性的三个面向。


这些迷妄让我们的行为得以合理化,并赋予它们意义。浪漫的想法、凡事靠自己或将痛苦来源归咎于外界,如梁柱般地形成我们认识生命和活出生命的方式。舍弃它们将会把我们投入未知里。而且,我们无意识地利用它们来隐藏自己,好感受安全和受到保护。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将赤裸裸地无所遁形。

面对伤口令人感到害怕,而要刺痛我们的伤口,再也没有什么比亲密关系更具威力了。亲密关系引动我们嫉妒、被遗弃、被拒绝的情绪,也揭开我们不被了解、不被爱或不被支持的情感伤疤。


然而,透过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我确信一旦将能量转回内在,并诚恳地看待自己,转化便会发生。


我们甚至不必担心得要挖开童年或早期人生所埋藏的记忆。


我们现在的生活、特别是我们的重要关系,自然而然就会将所有的模式、所有伤痛、所有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搬上台面。


以上文字来自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老师已进驻张德芬空间心灵学院,与你相约线上大师工作坊

帮助你更好地与自己连接,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疗愈并释放旧伤痛,在新的一年走得更远。


2017,不论你身在何处,我们愿意陪伴你一起成长。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你是最重要的人 | 2017心灵学院全年会员招募


2017全年会员招募正式开启

开学时间:3月11日


一所放的心灵学院

全球资深心灵导师陆续进驻

心灵·艺术·生活

滋养你生命的丰富

为你打开成长之门


生命是一场永无止息的流动

愿你悠游自在

步履不停


张德芬空间·心灵学院


3月21日之前报名

享受早鸟价

998元


3月21日之后报名

恢复原价

1198元


报名方式

1.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直接报名

2.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直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