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妈罗罗
六妈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以及儿童教育、亲子游攻略的靠谱分享,以及少而精的独家团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测评2个月,终于敢给你们交作业啦!娃上学后利 ... ·  21 小时前  
常青藤爸爸  ·  新学期,护脊书包让孩子 “轻” 装上阵! ·  昨天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2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妈罗罗

不想培养出自私自利的孩子,就这样给孩子零花钱

六妈罗罗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3-08 09:41

正文

六妈说:

上周有关 儿童财商启蒙 的文章发出后,咱们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Danny说这个妈妈提到的问题特别棒,因为她的观点也是这样,很明确,就是 不要让孩子通过做TA本应该做的事情获得零花钱 ,比如家务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树立孩子金钱观的问题,往大了说,它是可以影响到孩子将来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很意外吧?一个小小的零花钱,居然能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我们一直强调所谓的财商并不是简单地知道怎样选择理财产品,知道怎样赚钱,准确地说,它培养的其实是一种能力和思维方式。作为家长,与其说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财商,不如说我们在帮TA树立正确的三观。今天Danny就从“孩子该不该通过做家务获得零花钱”着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孩子的例子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文|Danny


一个人想要得到钱,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是 交换 ,要么是 赠与 。对孩子来说也是这样。交换,孩子必须提供服务或者商品,而赠与,孩子则无需做任何事情。


01


好好吃饭,吃完了给你10块钱。

好好写作业,写完了给你10块钱。

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收拾好了给你10块钱。

擦桌子倒垃圾,可以得到1块钱。

……


上面这些场景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好多妈妈在跟孩子每天的“斗智斗勇”中都或多或少、或主动或无奈地用过这样的方式。


表面上来看,这种方法不但让孩子很好地做完了当下的事情,同时还让他“得到零花钱”有了个理所当然的理由, 可是妈妈们有没有想过,用金钱交换孩子应尽的义务,付钱让他去做本就该他自己完成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一个朋友说孩子上学特别爱磨蹭,有一回她就跟孩子说,如果可以按时到学校,放学回来就给他5块钱,结果后来孩子天天出门前都要磨蹭着问“今天有没有钱?”


还有个孩子,平常在家妈妈答应他拖地可以拿一块钱,擦桌子也可以拿一块钱,后来又一次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想让他帮忙照顾一下,这个孩子居然问出了“照顾一天给多少钱?”这样的问题。


有个孩子不爱吃蔬菜,每次家里炒蔬菜,夹给他一碗的时候,家人都会跟他说,你要是把这碗菜吃完,我就奖励你10块钱。结果这个孩子很聪明,偷偷跑去找奶奶,说:“奶奶你把这菜吃完,我给你5块钱。”


类似的,据说现在学校里也有这种现象:


老师留作业了可孩子不想做,家长就说你好好写作业我给你10块钱,于是孩子去学校找别的同学做作业,再给他3块钱。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上面这些事情,你会不会很生气,甚至会认为他品格有问题?


先别急,冷静下来仔细想想, 其实是家长先把孩子应尽的义务用金钱量化进行交换了 , 孩子这样举一反三并不是他品格不好, TA只是在应用这个规则


02


从我记事起,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家务要做,每个人都需要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妈不像别的妈妈那样大包大揽所有的家务。在我们家,妈妈负责买菜做饭,爸爸负责打扫卫生和洗衣服,我负责洗碗。小时候只要有小朋友吃完饭来找我玩,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等我洗完碗了咱们再出去”。


有一次我因为着急出去玩,把碗随便洗了一下就堆在了碗架上。结果下次盛饭的时候,我妈把我叫到厨房让重新洗碗,她并没批评我,只是说碗摸起来还有油。等我重新洗了一遍后,她告诉我:“偷过的懒最后都会还回来”。


后来再想早点出去玩的时候,我知道随便糊弄没有用了,就开始研究怎么能把碗洗的又快又好。


我以前是把所有的碗碟混在一起放在锅里洗,经常会出现本来没油的碗也沾上油导致洗起来很慢的情况,后来我把油多的碗碟放在一起,把油不多的放在一起,然后先洗油不多的,再洗油多的,这样非常省时间。


还有,米饭锅底如果糊锅了的话,就会洗半天也洗不干净,我就跟爸妈提议先泡着锅,出去玩回来再洗,因为站在那里抠糊锅的锅底,可能需要十几分钟才洗完,但是先泡着回来再洗就只需要2分钟,显然后者比较有效率。


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氛围,我从小就认为洗碗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从来没觉得干家务活应该获得零花钱。


既然是我应该做的事情,那我就必须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因为没有人会为我做的不好兜底。如果我没把洗碗这件事做好,出现了没洗干净的情况,在我们家是绝不会出现妈妈再重洗一遍的事情的。


一个人一旦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他就会去思考怎样能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更有效率更好的完成。


所以假如你希望让孩子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自私自利,那就不要用金钱去交换孩子应尽的义务。


03


严格来说,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或者过年时长辈给的压岁钱,其实都是一种赠与行为, 它是父母和长辈的情分,而不是义务


对于压岁钱,孩子无需付出什么,就可以拿到长辈给的钱。这种钱的多少完全取决于赠予方的意愿,说白了就是给你是情分,不给是本分。这是典型的赠与。


很多小朋友拿压岁钱拿顺手了,如果有一次没有拿到或者拿的比上次少了,就会满腹怨言。这就是家长没有给他们灌输过 “别人的馈赠是情分而不是义务” 的观念。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在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要跟孩子讲清楚,这是别人赠送给你的钱,无论多少,都是别人的心意,要真心的感谢他们。


假如你希望孩子对家人、对别人有感恩之心,那就让他从小明白赠与的意义。


04


跟压岁钱不同,父母给孩子零花钱虽也是赠与,但这种赠与可以是附条件的。家长设定一些的条件,孩子只要完成这个条件的要求,就可以拿到零花钱,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家长设定的条件最好是与管理零花钱的能力相关的 ,比如:


1.必须对零花钱做预算并记账;


2.每周的零花钱必须至少有10%进入储蓄账户;


3.每周的零花钱必须至少有10%进入爱心账户;


……


如果上面这些条件没有达到,下周的零花钱赠与取消。为了更好地实施监督和管理,我建议 家长最好可以把“每周给孩子零花钱”这个行为固定下来。


这种 附条件的赠 与跟前面讲到的 “用金钱交换孩子应尽的义务 ”,希望大家可以区分开。家长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赠与零花钱,不是不可以,只是相比直接赠与,附加一些有利于提高孩子管理零花钱的能力的条件,更有利于孩子财商的培养,如此两全其美的方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END

罗罗有话说:

在聊这篇文章的时候,Danny说了一个故事:有群小孩子总在一个老人的门外踢球,非常吵闹,经常会影响到老人的休息。老人有一天把这些孩子叫过来,说我喜欢看你们踢球,以后你们每天来我这里踢球,我给每人10块钱。孩子们很高兴,于是每天都来踢。一周之后,老人又把孩子们叫过来说,我喜欢你们踢球,希望你们能继续踢下去,但是我现在资金紧张,我没法给你们给钱了。孩子们不干了,嚷嚷着说:没钱谁还给你踢球看啊。结果,这群孩子再也不到老人门外踢球了。


本来特别享受踢球运动本身的一群孩子,在老人给他们建立了一个“交换等式”后,孩子喜欢踢球的动机被模糊了。做家务、做作业等等这些孩子自己的义务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用给零花钱的方式,会改变孩子的认知,让他们以为做这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拿钱。


“对自己负责”和“感恩别人的付出”,其实在大家的传统认知里,这都是品格教育的范畴,但是,没想到原来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也会深刻影响到孩子的认知,从而带来不同的行为。


你是怎么给孩子零花钱的呢?欢迎大家在后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最后,今天是三月八日“女神节”,祝我们的每一位读者朋友今天都是自己的“女神”,享受一个美好春日的下午,拥有一份宁静长久的幸福。


延展阅读


点击☞ 《儿童的财商启蒙,可能你认为的都不对》

点击☞ 年薪百万却无资产,那是财商缺失掉的坑||有钱妈妈养成记(一)

点击☞《 这么多便利消费却让你越赚越穷?Danny带你认清套路|有钱妈妈养成记(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