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呐,往往一夜之间变老的。
我就突然决定,不会再穿女装,再搞怪自己,取悦大家了。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上了年纪,那么干,有点脸红害臊。强行表演的话,会放大自己的缺陷。
我还好,有回旋的余地,顶多个把人问你怎么不露脸了,大多数没觉得「演艺生命」终结这件事已经发生了。
黄晓明不一样,在这个一周没动静就等同于过气的娱乐圈,他不能闲着。
所以,和很多明星一样,作为演员,他必须接二连三的「上综艺」,保持新鲜度。
可大量的实践证明,从远古的「康熙来了」时代再到当下热门的「中餐厅」,黄晓明先生无法通过综艺节目来提升美誉度。
反而使自己成为全民吐槽的靶子,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到他这个岁数,理应知羞耻,会止损,认清擅长什么,知晓命门在哪。
可还是一次又一次把缺陷暴露给公众,长此以往形成「印象标签」,观众缘越来越差,从而反噬「演员」本业,积重难返。
很多人借「中餐厅」吐槽黄晓明,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我也不知道那么多「大号」,用一样的素材,一样的行文格式,就为损人家一道,智力活动的痕迹到底在哪?
实际上他有那么糟吗?
黄晓明在演艺圈人脉很广,老实、厚道、嘴笨是公认的品质,你看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很好,能开得起玩笑,个人素质比同行强很多。
这种人就该离综艺远远的,不能制造梗,也接不住梗,不会隐藏,入戏太深,上一次节目,就毁灭一次形象,根本经不住大众的检视。
同样的道理,梁朝伟、刘德华这类明星也不适合上综艺。但他们知道「藏拙」啊,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力啊。
可黄晓明的悲哀在于,环境不允许。
台湾艺人中有专门的分类,有一种就属于「通告艺人」,他们和综艺节目水乳交融,彼此成就,制造欢乐,也乐于毁灭自己,满足观众。他们拿的钱中,有一半是挨骂的钱。
大陆不一样,综艺是巨大的流量池,本该刻意与观众保持距离,尽量不消耗专业度的「职业演员」也不得不加入这种洪流中,跟着打造那些大众需要的「人设」。
简单的吐槽黄晓明一点意义都没有,你吐槽一个强行上脱口秀舞台的结巴,有啥成就感呢?
要为当下的这种环境感到悲哀,要为一个中年男演员萎靡的进取心感到悲哀,而不是对着一档有剧本的综艺节目捶胸顿足。
黄晓明不是没有选择,尽管很艰难。姜文、陈道明、葛优等等老前辈就恪守了「演员」的分寸,黄晓明可能就没有野心把自己的坐标锚定到他们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