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新闻广播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新闻频率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闵行  ·  预计到发旅客65.1万人次! ·  昨天  
东方网  ·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3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在职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是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新闻广播

耗资53.5亿元人民币!传奇建筑“浴火重生”,即将重新开放!预约攻略→

上海新闻广播  · 公众号  · 上海  · 2024-12-08 12:52

正文

当地时间12月7日晚

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

在法国巴黎举行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地标性建筑

2019年4月15日

一场火灾使其受损严重

经过长达五年的修复

它终于以全新的面貌

重新矗立在塞纳河畔

“重生”后的巴黎圣母院都有哪些变化?




修复后必看亮点






  • 崛起的尖塔与振翅的公鸡
高约96米的尖塔,在大火中倒塌后得以重建。新尖塔几乎复刻了19世纪的设计,金色公鸡风向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它的内部还藏有一份写有2000名参与修缮人员名字的羊皮卷轴,以纪念他们的贡献。


  • “森林”从火海中复苏
巴黎圣母院的木质屋顶被誉为“森林”,由约1300根古橡木梁交织而成。大火后,修复者遍寻法国数千棵橡树,手工打磨,织就了新的“森林”。


新屋顶不仅复刻了历史原貌,还增添了喷水装置与隔离层,提升了防火性能。

  • 石砌拱顶再现庄严
大火中,屋顶坍塌导致中庭拱顶严重受损。修复团队使用原始石材替换或修复破损,同时借助3D扫描与数字建模,确保每一块修复石材都能精准对接。如今,拱顶重现昔日庄严,交叉拱的设计依旧错落有致。


  • 主殿内部:从阴霾中绽放新生
五年前,在熊熊烈焰中,巴黎圣母院主殿一度陷入昏暗。如今,污垢和烟尘被彻底清除,42000平方米石材饰面翻新


在灯光的加持下,石灰岩露出数百年前的本来面貌,墙壁、柱子与彩色玻璃重现往日风采。

  • 雕塑艺术品焕然一新

五年前的大火烧毁了中世纪的屋顶桁架,铅制屋顶熔化,大管风琴被有毒灰尘覆盖。经过多次拆卸、清理与调试,8000根音管被再次奏响,调音师靠人耳校准,让其浑厚音色再次悠扬。




传统技艺+现代科技

助力建筑重现风采




历时五年,2000多名工匠和专家参与,耗资近7亿欧元(约53.5亿元人民币)。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相融合,助力巴黎圣母院的“重生”。

虽然现实中的圣母院无法完全恢复如初,但数字化的她得以永久保存。2015年,艺术史学者安德鲁·塔隆利用激光扫描,记录下巴黎圣母院超过10亿个数据点为其打造了一份详尽的数字档案。



修复团队据此构建出3D动态BIM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圣母院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处细节都在虚拟世界中栩栩如生。借助可视化软件与虚拟现实技术,他们更是创造了一个“虚拟孪生”圣母院,为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尖塔和屋顶的修复过程中,修复团队严格遵循19世纪原始设计图纸并效仿传统工艺,力求精准还原每一处细节。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并未止步于历史的重现,现代化的改造也在悄然进行,教堂内装饰融入了现代元素,意图让圣母院的“灵魂”与现代人对话同时,这座古老的建筑还安装了现代化的消防喷淋与隔离系统,包括细雾喷洒和红外影像仪监控,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支持。来自150个国家的34万人慷慨解囊,共筹集8.46亿欧元资金这项工程汇聚了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历史学家、艺术家和文物修复师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确保修复工作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第一个与法国就修复巴黎圣母院达成政府间协议的国家2019年11月6日中法在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今年5月,中法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帝陵木质遗存和土遗址保护研究。

秦陵博物院派出专家参与巴黎圣母院的保护修复工作




预约参观攻略




12月8日,巴黎圣母院再度与公众重逢,世界各地的人们,又可以穿越百年光阴,再次近距离欣赏这座瑰宝。

开放时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