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主持人,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 李资政,今年是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您从一开始就与李岚清副总理共同担任联合协调理事会主席。那么,30 年后,您对这个项目有何看法?它是与中国开展双边合作的良好典范吗?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李显龙(国务资政):回顾这30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这是新加坡政府与中国政府之间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G-to-G)项目。这个项目级别非常高,支持重点突出,目标非常明确,符合中国当时的需要。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正在尝试发展高质量的商业环境和投资设施,正在寻找吸引跨国公司(MNC)投资的方法--“如何促进它们?”、“如何与它们打交道?”,然后是 "它们进入后如何照顾它们?”
于是,我和李岚清副总理主持联合协调理事会,开始了这项工作。后来,联合协调理事会变成了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JCBC),它不仅负责这个项目,还负责新加坡和中国之间许多其他重要的合作项目。从这个项目开始,我们去做了第二个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然后去做了在重庆的第三个项目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即 “海陆互联互通”,一座连接中国西部与南海北部的陆海通道。此外,我们还有“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讨论了对双方都非常有意义的实质性建议,发展了合作、友谊、互信和理解。双方还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例如,在中方看来,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旗舰项目。在全中国,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标志性项目。人们从中国各地前来参观。他们看到这个项目,首先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做到”,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他们提出想法--"怎么做”;第三,他们回到自己的省份、自己的城市、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以各自的方式应用这些想法。因此,我认为,中国各地的项目都从我们在苏州取得的成就中汲取了灵感。除此之外,苏州工业园区本身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事实上,苏州工业园区现在的面积可能只有新加坡的三分之一。因此,我认为中国方面受益匪浅。
在新加坡方面,我们也受益匪浅,因为这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声誉;我们知道如何与中国人合作,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好,我们可以把项目实施好,我们的想法可以行得通。
李慧玲:但一开始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李显龙:当然,一开始是很有挑战性的。双方的文化不同,互不信任,我们不得不做一些相当困难的事情。例如,当我们为项目准备土地时,项目团队说:“我们想把土地抬高一米,因为靠近长江,时不时会有洪水,我认为这样更安全”。但这不是当时中国的做法——洪水来了,你就得面对,他们已经学会了这样做。但我们的项目团队说 “投资吧!虽然时间会更长,成本会更高,但一定会有回报的"。我们照做了。几年后,碰巧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洪水,我想每个人都很高兴预先完成了这项工作。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困难,因为最初我们是多数合伙人——新加坡占60%,中方占40%。当你在做这样一个项目时,你需要进行多次讨论。你必须能够互谅互让,而8并非所有事情都能根据合同确定下来。而当主要合作伙伴是外国合作伙伴时,中方很难在政治上说,我会做这样的调整,这只是整体合作背景下的一个小让步。因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艰难的对话。最终,我们通过说:"不,你们占 60%,我们占40%,你牵头,我认为这样你们更容易工作"。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认为政治上的困难减少了,实际问题得以解决,项目得以推进。年复一年,中方在该项目的领导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而我们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更具支持性的角色。但该项目仍在不断发展壮大,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它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如今,它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从15平方公里起步。我们曾计划分三个阶段开发,最终建成80平方公里。今天,苏州工业园区的面积约为270 平方公里,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规划。项目也在不断发展,有了高科技项目,有了研发项目。我们在那里有学术机构和大学。我认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应该在那里设有机构。它与时俱进。
因此,作为自豪的父母,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苏州工业园区—这是他访问江苏省的第一站—他说他对苏州工业园区非常满意。我最近没有去过那里。下个月我将去那里庆祝苏州工业园区成立30周年,我期待着看到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