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完了,28岁的李先生昨天终于从老家“落荒而逃”赶回杭州,迎接上班第一天。
这个春节李先生过得特别寂寞、心烦,上班第一天很多人都生无可恋,对他来说倒“
总算松了一口气”。
过年7天相亲10次,见面挺好,回去就“死”
“我搞不懂了,她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李先生普通大学本科毕业,1米73的个头,长得蛮帅,看起来也成熟、稳重。刚来杭州发展不久,之前在城南亲戚家的建材市场帮帮忙,去年开始从事广告行业,月入6000左右,一个人在杭州租房子,满打满算也刚够过过日子。眼看着到了适婚年龄, 还没个固定女朋友,逢年过节朋友关心起来,爸妈催起来,李先生自己也觉得挺尴尬。
“这个春节过得特别...寂寞。”李先生说,大学时和刚毕业那几年,过年回家自己的节目是很丰富的,在群里吼一声,简直一呼百应,七八个朋友刷得聚起来了,可今年就太不一样了。
“现在群里约一声,半天没人回应。”李先生觉得很郁闷,大多数朋友这两年刚结过婚,忙着给两边家里人拜年,还有的就是带孩子,“感觉根本没空理我...”
李先生老家父母倒是也没闲着,大年初一就开始执着地给他安排各种相亲。
网络配图
“第一天见了一个老爸朋友的女儿,”李先生回忆起这个女孩,“个头才到我下巴,开口就旁敲侧击问我做什么,收入多少?”
两人当面倒是没聊很多,回去加了微信,女孩儿话就多了。李先生以为是对上眼了,没想到回去就被pass了。
“总的来说,她可能觉得我收入还不够,从事工作也不是她的理想型,她们家想找公务员,后来没下文了。”李先生说。
这之后,父母又给他安排了好几个,“初二见两个,初三见两个,到后面几天一天三四个......相亲了有十来次。”
这当中也有自己看着顺眼的,但接触下来,女方态度不主动,甚至有点冷淡,李先生自己总结,无非是自己的工资收入、家境、身高这些因素不是特别好。“我爸妈是上班族,家境不高不低,”李先生说,
“现在很多女孩说要看得对眼,我都搞不懂了,怎么算看对眼?姑娘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月入8000-10000元的男士最受欢迎
这些职业最受相亲市场偏爱
与李先生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适婚青年中不在少数。
根据国家民政局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已经超过2亿,其中未婚的达1.4亿人,20-24岁年龄段最多有8320万人,25-29岁的也有3890万人,尤其是25-44岁单身男占比超过60%。
数据显示,
月入8000-10000元的男士在女性择偶时最受欢迎,占比达58.37%,而更低或更高的都在20%左右。
男性择偶喜欢会计、护士、人事行政类女性,尤其是28岁的轻熟女。
女性则偏爱职业经理人、理财师、公务员等男性,特别是33岁的优质男。
26岁的在杭公务员小周姑娘(化名)同样未婚,这次过年回家,也被安排了三次相亲,但都没有看对眼的,“我是外地人,最好能找个同样在杭州工作的老乡,不过也不太容易啊。”
“爸妈也不一定非要我找公务员,我自己觉得,有固定工作,收入起码在七八千吧,再低,在杭州生活起来压力很大。”
小周说。
某婚恋网站对会员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春节期间90%以上的人预计会进行相亲,56.7%的人将超过8次甚至是10次。
湖北日报(荆楚网)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从除夕到正月初四这五天时间里,“相亲”一词在网络舆论场的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相关信息量达8.4万多条,其中微博上有将近6万余条,新闻和微信上则各有7500条左右。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时段中,“相亲”这一春节热词的热度最高峰恰恰是出现在1月28日初一这一天,耐人寻味。
“相亲”舆论关注走势
l从“相亲”这一话题所波及的性别分布来看,
男性占比78%, 女性为22%,则显示与一般人们观念中“剩女”遭受“被相亲”压力更大的观感不同,
男性春节期间遭遇“相亲”话题的几率更高——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面对“相亲”话题,男性更愿意坦率在网上吐槽和分享压力,而女性则不太愿意公开在网上讨论这一话题。
“相亲”人群属性图
另外,春节期间最为感受到“相亲”压力的人群,按城市排名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
按省域排名则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浙江位居榜首。
“相亲”关注度省份和城市排名(制图:黄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