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医师这里的冬病夏治一直深受患者欢迎,除了拿手的面瘫针灸,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可以前来就诊:
妇科不孕症、盆腔积液、输卵管粘连、月经不调、多囊卵巢、卵巢早衰,痛经等妇科病;小儿遗尿、小儿近视(18岁以内)、多动症、抽动症、疳积、脑瘫等儿科病;气管炎、哮喘、失眠等内科病;痤疮、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痘痘等皮肤病;各种痛症包括颈腰椎疼痛、关节疾病等。
很多人冬病夏治往往选择穴位贴敷,殊不知化脓灸也是很好的选择,龚医师曾经做了几十年的化脓灸,对此非常精通,不过化脓灸虽好,操作起来却蛮复杂的,不是特别需要的患者龚医师一般不考虑的哦。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想要身体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湿润状态。那么如何保持“不干”的状态呢?
古人常用的方法就是 “化脓灸”,也就是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古人认为这样做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效果相当于每天进补一只老母鸡。
但是,为何“化脓灸”不像从前那样普及呢?龚医师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有小病就及时治疗,不至于拖成顽疾;第二,化脓灸的灸疮恢复需要休息3个月以上,请假比较困难;第三,怕痛。化脓灸初次使用时患者皮肤会有一定的损伤,表皮会留下疤痕,而且每个患者每次每穴要灸50分钟左右的时间,而普通针灸几分钟就可以了,这也是“化脓灸”至今未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
作为”严氏针灸”传人,并且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资深专家,龚秀杭医师向小编介绍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化脓灸操作过程。
“首先,灸以前要先确定穴位。由于每次只灸一个穴位,一个穴位终生只能灸一次,不能重复灸,也不能再用针,取穴正确与否和疗效也有很大关系,所以要求非常准确。我都是用中指同身寸的方法,将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用做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穴位取好后,用指甲押一个十字纹,用竹笔套打印泥做出记号。然后取极细软的艾绒,捻成枣核状,置于特制的铜模中,用小铜柱及铁锤压实、顶出,做成底部直径和高度均为1公分的密实艾炷,顶部呈圆锥型,便于点燃。
最后用蒜泥将艾柱直立粘放在穴位之上,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燃,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燃至半粒艾柱时,患者开始感到灼痛,此时医生必须用双手连续地在穴位周围轮番拍击,以减轻灼痛。
每一艾柱可以燃4、5分钟,一个穴位灸7-9壮。灸完后局部皮肤变黑、变硬、结痂,四周环绕一圈淡黄色水泡。要用特制的膏药敷贴在灸疮上,以促进灸疮大量化脓。膏药必须每天更换,脓多时每天换2次,通常3个月愈合。
由于对疼痛、化脓、瘢痕等存有顾虑,来做化脓灸的一般都是病情较严重、病程较长、经久不愈的,如顽固性的拉肚子腹泻、慢性腹泻或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等。如果一时难以抉择,可以先采取别的治疗方法,若效果不好,不妨试试化脓灸,说不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