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谈心社
网易新闻原创栏目《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谈心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谈心社

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职,就是没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谈心社  · 公众号  ·  · 2018-03-09 12: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过年,孩子们都收了很多红包,所以我想谈谈金钱教育。


中国孩子从小缺乏两种教育: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


一个关乎生,一个关乎死。


死亡教育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和对待失去,金钱教育教我们如何获得和对待拥有。




2018年1月12日, 一个叫“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博主, 在新浪微博上悲情哭诉: “我含辛茹苦积攒了300万, 却被女儿偷走,挥霍一空。”


这名博主就是成都的老柴, 他女儿今年已经18岁了。


女儿很小的时候, 老柴就和妻子离了婚, 他觉得对不住女儿, 所以对女儿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 “不让女儿受任何委屈。”


2017年,女儿提出去加拿大留学, 老柴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我往这张卡里存了300万,每个月给你打钱。”


年底,老柴女儿就去了加拿大。


一周后,老柴发现银行卡不见了, 一查,钱已全部转至女儿名下。


“我发现女儿并没去学校报到, 而是天天吃喝玩乐买奢侈品, 在微博和朋友圈上四处炫耀……”


老柴在微信上苦苦哀求女儿: “如果你不把钱退回来我只有死,你花的钱是带血的钱,是老爸拿命换来的。”


女儿却一下拉黑了他。


青少年已成为网络直播的"主力打赏"之一




2017年9月22日, 张美突然收到一条银行扣款短信: “你的储蓄卡转账支出1万元。”


张美的第一反应是卡被盗刷了。


她赶紧去银行,打出流水账单。


一看账单,她差点吓晕: “三个月里,我的银行卡向同一账户转账多次,转出了差不多40万元。”


银行工作人员排除“被盗刷”后, 张美一下想到了正读高中的儿子, “他经常拿我的手机玩。”


张美找到儿子,严词逼供。


儿子终于承认:“是我转的账。”


张美问:“钱转到哪里去了?”


儿子说:“用来打赏女主播了。”


儿子迷上了网红直播, 没事就给网红小姐姐赏钱。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故事呢?


因为此类事情这几年发生得实在太多, 所以我想来讲讲金钱教育。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不过中国人耻于谈钱, 觉得一谈钱就俗就功利, 所以大多数中国父母, 从不教给孩子关于金钱的知识。


在“缺钱”教育下长大的孩子, 不仅对金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更难以理清金钱和人生的关系, 所以人生总是“钱恼”不断, 甚至因为金钱而毁灭了人生。


金钱教育的实质是幸福教育, 金钱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 一个人的金钱观, 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 所以今天我想来谈谈金钱教育。





金钱教育第一步: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春节回老家过年, 见7岁外甥正玩ipad, 他想买一套游戏皮肤, 于是向表妹要钱:“妈妈,我要买这个。”


表妹拒绝了:“这么贵,不买。”


外甥嘟嘴说:“小气得很。”


表妹教训说:“妈妈挣点钱不容易。”


外甥气愤说:“骗人。”


表妹瞪眼说:“我怎么骗人了,你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吗?”


外甥不屑说:“手机里来的。”


表妹立马无语了。


外甥又说:“难道不是吗?你买什么东西都刷手机。”


现在很多孩子就像我外甥, 根本不知道钱是从哪来的。


“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钱是从手机里刷出来的。”


“钱是从银行卡里取出来的。”


所以金钱教育的第一步, 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这需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带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看。 第二件:教孩子熟悉社会的各个工种。


做完这两件事,再耐心告诉孩子: 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金钱是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 是付出辛苦劳动后的报酬




金钱教育第二步: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上个月,一位泰国妈妈, 在脸书上讲了一段育儿经: 有天早上,5岁儿子不想上学,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 带儿子去捡瓶子赚钱。


两人走了很多很多路, 捡了一袋子塑料瓶, 但最后只卖了2泰铢(约4角人民币)。


卖了塑料瓶之后, 孩子饿了,想吃烤肠。


妈妈说:“一根10铢,你钱够吗?”


孩子看看钱:“不够。”


孩子渴了:“想吃雪糕。”


妈妈说:“一支5铢,你钱够吗?”


孩子看看钱:“不够。”


孩子累了,想坐公交车回家。


妈妈说:“要10铢,你钱够吗?”


孩子看看钱:“不够。”


回到家时,孩子已精疲力竭。


但他对妈妈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我明天要上学。” 第二句:“妈妈,挣钱真不容易。”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 劳动赚钱究竟有多么辛苦, 买一样东西究竟需要多少钱,

他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 我们一定要规划一些类似活动, 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


如此,他们方能懂得珍惜金钱, 并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一袋塑料瓶卖了2泰铢




金钱教育第三步:让孩子知道收入并非全为己用。


我同学董伟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好。 他们家每月都要开一次家庭会议。 会议定在月初,议题是: “这个月你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全家大大小小坐在一起, 把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说出来。


爸爸说:"我想要一辆自行车。"


妈妈说:"我想去办张健身卡。"


哥哥说:"我想去学围棋。"


弟弟说:"我想要电话手表。"


然后一家人开始民主发言, 讨论这个月最应该满足谁的愿望。


反复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 "这个月哥哥的事情最紧要, 所以先满足哥哥的愿望。"


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家庭会议呢?


董伟说:"我就是想让孩子知道, 一个人不能把收入完全占为己有, 收入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销,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为了一己享乐, 随心所欲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 我们也不妨学习学习董伟, 设计一些类似的民主讨论活动, 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 收入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销, 滥用金钱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活。





金钱教育第四步:让孩子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家石油厂。


石油厂有很多铁物件, 于是很多家长便教唆子女: “去捡几个铁东西回来卖钱。” 说是捡,其实是偷。


但很多家长都这样说: “反正是小孩,抓到了也不能拿你怎样。” 所以孩子们“小窃”成风。


看着院里孩子们都这样玩, 我也心动了,跟着去“捡”了几个。


哪知捡回家,还没来得及高兴, 我爸提着一根棍子就冲了上来, 朝着我屁股就是狠狠几下, 然后把我拽到堂屋跪下: “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我们家从没偷过东西,如今……”


那年,我八岁。 我见到了我爸第一次流泪, 这也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挨打。


所以,“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 从此就刻进了我骨头里, 我再也没干过偷偷摸摸的事情。


现在为什么“裸贷”成风?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做小姐?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商人赚黑心钱?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官员贪赃枉法?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时候缺少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金钱教育。


所以作为父母, 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 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反复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要为了金钱出卖自己身体, 不要为了金钱丧失自己良知。





金钱教育第五步:要学会给孩子零用钱。


在知乎上搜索“孩子 偷钱”, 会跳出很多这样的话题: 《小孩子偷钱怎么办》、 《如何正确处理小孩子偷钱这件事》、 《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偷钱怎么办》, 点开这些话题, 会发现很多孩子偷钱的奇葩事。


家长们头痛不已,纷纷求招: “该怎么教育孩子?”


但很少有家长问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会偷钱?


孩子为什么会偷钱呢?


有个孩子的回答很典型: “我从五六年级开始偷钱。 数目不大,每次几十块。

我为什么要偷钱呢?


因为家里从不给我零用钱。 要用钱就必须向爸妈要, 但爸妈经常觉得我用钱的要求不合理。


比如,我想买玩具。 我妈就说:影响学习。


比如,我想买书。 我爸就说:可以去图书馆借。


当很多用钱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时, 我便萌生了偷钱的念头。”


学者孙萌萌说得特别到位: “很多孩子之所以养成了偷钱的习惯, 是因为缺乏稳定的零花钱来源。”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懂得, 给孩子零花钱是非常重要的金钱教育。


给孩子稳定的零花钱有三大好处: 可以让孩子产生独立自主意识, 可以让孩子学会计划消费, 可以培养孩子量入为出的习惯。





金钱教育第六步:教孩子合理分配金钱。


给了孩子稳定的零花钱之后, 就要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比如,我每周会给8岁儿子30块钱。 然后让他把30块钱做以下分配。


第一个10块,让他自己决定怎么用 “你买什么小玩具、小零食啊, 都可以自己买单了。 如果想买什么贵点的东西, 你就先不用,多攒几个月。”


这10块钱的分配, 一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享受生活; 三是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第二个10块钱, 我让他放在支付宝里, 用于储蓄和投资。 “这些钱要用在关键时候。 有一天你生病了怎么办? 爸爸妈妈要动手术怎么办? 你失业了怎么办? 都要靠这部分钱渡过难关。”


这10块钱的分配, 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危机意识。


第三个10块钱,我让他用于共享。 什么叫用于共享呢? 就是用来做一些好事善事, “给亲人送点小礼物, 给同学朋友送点小礼物, 捐献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这10块钱的分配, 就是要让他学会分享, 体验与享受“给予”的快乐。





金钱教育第七步:给孩子制造挣钱的机会。


在给孩子零用钱上面, 有两个特别大的误区。


一是富养——“要啥只管说”。 这样富养出的孩子, 很容易形成骄奢淫逸的习惯, 最好的例证就是文首偷走父亲300万银行卡的孩子。


二是乱激励——奖励做家务和做作业。


“你把地扫了,我给你10块钱。”


“期末考好了,我奖励一千块钱。”


这种乱激励容易造成一个大问题, 就是梁实秋先生说的: “他未来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 花钱买朋友,花钱买职位,花钱买爱情……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以钱为动力, 一切事情都用钱来度量与衡量。”


那该如何给孩子创造挣零用钱的机会呢?


我是这样来划分和创造的。 我把孩子的劳动分为三种。


第一种:你自己的事情。 “做自己的功课、收拾自己的玩具等, 我不会奖励,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第二种:为爱而做的事情。 “洗洗碗、扫扫地等家务事, 这是为爱而做的事情, 我不会奖励,这也是你应该参与的。”


第三种:为报酬而做的事情。 “你捡瓶子卖,我会给予奖励。 你修剪草坪,我会给予奖励。 你去卖报纸,我会给予奖励。 我只奖励他利行为,不奖励自利行为。”


之所以这样划分劳动和进行奖励, 就是 要让孩子明白三件事情: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 为爱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 我劳动,我光荣。





金钱教育第八步:让孩子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


前年,外婆从住院到过世,我带孩子去了很多次医院。


去年,姨妈生病到过世,我也带孩子去了很多次医院。


这么做,两个目的。第一:表达爱。第二:让孩子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


每次去医院看望回来,我都要给孩子强调一件事情:“金钱和健康相比,健康远远重于金钱。健康没有了,金钱再多也等于零。”


不只是告诉孩子金钱买不来健康,我还会利用各种机会告诉孩子:“金钱虽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所有东西,金钱换不来真正的亲情,金钱换不来真正的爱情,金钱换不来真正的友情,金钱换不来年轻的身体,所以我们不能全部依赖金钱。”


有一次,一位朋友对我说:“你干嘛老跟孩子强调金钱的局限?”


我笑笑,没说话。其实,我心里是这么想的: 钱虽然很重要,但太依赖就会被它控制。许多人都是因为钱,而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我反复强调金钱不是万能的,就是希望孩子明白两个道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乐。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招聘 ”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总裁俱乐部  ·  有韵味的女人与有品位的男人!
8 年前
早安晚安心语  ·  从今天起,不再委屈自己
8 年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这背包回头率杠杠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8 年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战况升级!决赛的号角已经打响!
7 年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那些在中国服役过的老一代客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