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网  ·  痛悼!知名演员凌晨去世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涨了,涨了,暴涨!超388%!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海子卧轨后,她成了世上最悲伤的女人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1-03-26 23:32

正文


今日BGM,《九月》,周云蓬

今天是海子的忌日,我很想念他

2016年7月25日,第三届德令哈海子诗歌节在青海举办。

82岁的操彩菊执意要从2000公里外的安徽老家赶来。


当天,作为海子的母亲,她站在台上,用家乡话朗诵了诗歌《日记》。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台下一众诗人、诗歌爱好者、民谣歌手,无不热泪盈眶。


本来长途劳顿对一位82岁的老人来说,已是不易。

再加上德令哈3000米的海拔,让她刚从台上下来,就出现了剧烈的高原反应。

工作人员连夜将她送回了西宁。

她握着对方的手, 流着泪, 表示感谢。

两年前,第二届德令哈海子青年诗歌节,操彩菊并未来到现场。

但在海子弟弟的帮助下, 特地录制了朗诵《日记》、《亚洲铜》的视频,发给节目组。

真正的永别,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操彩菊感谢所有记住海子的人。

她不一定懂诗,但对于海子,她比任何人爱得都深。


32 年前的今天,海子刚过完25岁的生日。

三月花开了 ,春风也有些暖意。

在安徽老家的 操彩菊很早 就熬好了一大锅红米粥,为远方的儿子送去了当地传统的生日祝福。

而海子却 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箱子整整齐齐地放好私人物品, 手里拿着《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 ,走向了山海关。

他平静地望着铁轨尽头。

火车驶来。
海子躺下。
面朝天空。

轰隆隆声 越来越大。
白云逼近。
眩晕。
他仿佛看见了大海……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走后,当年批评他的那些诗人们后悔莫及。

仿佛 亲手毁掉了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孤品

忏悔而悲痛。

他们积极料理后事,将海子的作品集册出版,并捧上了中国诗歌神坛。

而这一切对于 操彩菊来说毫无意义。

她失去的不是诗人海子,而是她的儿子查海生,那个从小聪明伶俐,被街坊邻居都称为神童的儿子。

海子小时候,完全凭借自己天赋与努力,15岁时便被北大法律系破格入取,前途一片光明。

成为中国政法大学老师后,他特地将母亲接来北京,各种景点都逛了个遍,临走还塞给母亲300元。

这300块钱其实是他借来的,那时他的月工资也就50元左右。

他希望一方面母亲拿着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想证明自己在北京过的很好。

但海子一定不知道,这300元操彩菊一直留着,她对别人说,等去世后,用儿子给的这300元,就够送她上路了。


海子去世的32年间,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里的查湾村。

有当地领导来慰问拍照的;

有电视台采访录节目的。

操彩菊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认真招待。

就连有些诗歌爱好者,前来祭拜,她也会主动给他们指路。


如果对方想录制采访视频,她还会为其朗诵海子的诗。

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一次:


这是另一次:


她还被请到各个地方去开会,成为代表,为大家发言。


场合真是各种各样……


操彩菊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引起了不少海子诗迷的质疑:

海子,这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象征,怎能被如此利用? 她的动机单纯吗?

有一次,记者在墓前问查正全:

在您心目中,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父亲背过身去,半天没有说话。

他看着墓碑,叹了口气说:

死了就无意义了。

要是他在的话,如果当官,起码都是省委,一分配就是合肥司法厅,可不赖。


从海子父亲这段看似荒唐的回答里,我想通了上面的那个问题。

海子母亲频繁参加活动,目的单纯吗?—— 当然单纯。

作为农村人, 操彩菊 从生下海子的那一刻只有两个愿望,一是平平安安,二是望子成龙。

这是朴素的农村人普遍对孩子的期望。

每一次参加海子的 纪念 活动,都是对她心头的一次重击。

但感知社会对儿子的认可,并为这份认可做贡献,能让她超越世俗 意义的 丧子悲痛,感受生命尊严的荣光。

这不是虚荣感,而是深层次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正如中国大部分家长一样,父母会把几乎所有的生命意义,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所以,当记者采访 查正全, 想得到一些抚慰人心的回答时,他却说 儿子很有能力,如果活着可以当大官。


其实,32年前, 查正全 本可以有机会,让绝望的海子有那么一点希望。

1989年春节,海子自杀前2个月, 有一位诗人朋友告诉海子,他 要下海经商。

海子终于说服自己要从政法大学辞职,去南方办报纸。

那时,他在大学任教,一个月只有100多元收入。

而当时在深圳随便一个打工的,吃点苦,一个月都能赚四五百。

可春节回家,他鼓起勇气,把这件事告诉了 查正全 没想到,父亲完全不理解,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放着铁饭碗不端,要去打工? 那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有什么意义?


生命到底如何才算有意义?

像海子一样“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像查正全期望的一样,加官进爵?

或者像 操彩菊 一样,培养一个好儿女?

海子的悲剧产生于时代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价值观裂隙。

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人们拥有的物质条件、精神文化天差地别,你的生命意义可能在别人眼里,完全一文不值。

即使对方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也是如此。

但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操彩菊宁愿海子不是个天才,而是个普通人。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査海生压根没考过大学,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干农活,然后去县城打工,娶个能生娃的老婆,然后把自己的生命意义同样寄托在孩子身上……

但没有如果。

海子就是个敏感而脆弱的天才。

他考上北大,成为社会精英, 最后卧轨自杀。

操彩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