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重磅!又一老牌光伏龙头倒闭 ·  昨天  
OFweek维科网  ·  DeepSeek“血洗”AI,光通信龙头们怎么看? ·  2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重拾“造芯梦”?魅族再曝新动作!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消息:比亚迪采用黑芝麻智能芯片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黄仁勋难救:芯片大厂二度裁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给优质客户加杠杆,也有用户信用卡惨遭降额,银行加快客群上移步伐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20-03-26 19:21

正文

文/小白

编辑/初九


日前在招行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招行行长田惠宇强调, 在这次疫情中,所有业务里面信用卡业务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 ,不仅体现在交易量上,还影响资产质量。“交易量、资产质量、信用卡透支,三大因素在短期对信用卡业务影响比较大。”
随着疫情的好转,交易量的回暖,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成为重点。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近日有多位读者反映,自己的信用卡被降额了,有的从原来的几万元一下子降至几千元,有的仅剩几块钱。另一方面,近来已有不少银行以降利率、送话费、甚至拼团贷款等方式向优质客户开展消费贷促销活动,扩展消费信贷规模。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表示银行的客群正向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定价更低的目标用户上移。

1

消费信贷支持消费复苏

据近期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1%。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居民的消费贷出现了大幅滑坡。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当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减少4504亿元。
作为消费金融主力军的信用卡业务,也在疫情期间,因为依靠线下推广与消费场景而受到了直接影响。 银联发布的银联数据指数(区域性银行信用卡发展活力指数)显示,受新冠疫情冲击,指数从开年就持续走低,2020年2月,该指数环比下降4.4至108.1。


信用卡获客受到明显影响,新增发卡量在上月基础上进一步下滑,2月新增发卡量较上月下降3成以上,仅为2019年月平均新增发卡量的4成左右。疫情期间,总交易金额下降至2019年月均交易金额的8成左右,卡均交易金额、卡均交易笔数分别为2019年月平均的7成和6成左右。
不过,近期多个机构的研报均预测称,随着疫情逐渐缓解,此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即将逐步释放,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也表示, 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发力线上业务, 广发信用卡 推出的宅家“吃喝玩乐购”优惠,包括联合多家生鲜平台为宅家用户提供日常采买优惠、加大信用卡商城产品促销和免息力度,还针对特殊时期各大音视频网站的会员需求激增推出充值优惠等等; 中信银行信用卡 也与全出行、线上教育、健身运动、外卖生鲜、电商购物、网红餐饮等7大行业品牌商户配合推出线上场景优惠,增加在线消费权益。
招商银行信用卡 则于2月底发起“逾越者联盟”,7亿元专项资金助力餐饮、汽车、电商、电影等各个领域的企业复苏,并针对不同领域合作商给出个性化方案,比如电商方面,采取“资金补贴+解决痛点”的策略,刺激消费,提高销售转化率。
此外,近期十余家银行开始进行贷款促销活动,通过包括贷款利率减半、消费贷款额度加倍、贷款送话费、甚至拼团贷款等方式扩展消费信贷。
比如 南京银行 “你好e贷”的拼团贷款促销活动,宣称“3人团年利率6.08%、8人团年利率5.88%,15人团年利率5.58%”,最高可借3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3年。
建设银行 的“快贷”近期也降低了费率,贷款的年化利率在4.35%到5.6%之间,相比之下,去年这一数据为5.6%到6.5%之间。
2

部分持卡人遭遇降额

与此同时, 近来,不少读者反映自己的信用卡突然遭遇了降额。 一位 广发银行 信用卡用户称,年前账单全额还款后被无故降额,从14000直接降到了8块钱,“也没有短信通知我,现在还有2700元多超限一直在收利息,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还个最低还款了。”


另一位读者表示,2月份自己的 中信银行信用卡 额度从15000元一下降至6000元。近日到了另一张浦发银行信用卡的还款日期,查询账单发现最低还款从上个月的3000多元变成了2万2千多,查询结果显示,这张浦发银行信用卡额度已从6万多元降至了4万多元。


此外,也有 民生银行 持卡人表示收到银行发送的短信,通知信用卡行为透支消费功能关闭,原因是已经违反领信用卡透支金额用途规定。 平安银行 则直接提示,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的商家涉及金额较大时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对应的 银行卡 将被降额或限制交易。
实际上,2019年下半年开始,便有一些用户反映多张信用卡遭遇降额。还有用户称,此前在中信银行申请的信用卡很快就下卡了,2019年10月份申请平安银行信用卡时却被拒了。 新金融深度认为,这可能和银行对新增客户的审核更加严格有关。
新金融深度此前报道,在各家银行竞赛式发展消费信贷后,2019年上半年开始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有报告分析指出,这与P2P行业整顿存在一定的关系。“2018年监管严厉打击现金网贷和P2P网贷,一些原来通过P2P网贷渠道借款的信用卡借款人无法借新债还旧债,导致信用卡违约率上升。”惠誉评级的报告中特别指出了共债的风险,认为央行征信并未囊括所有影子银行贷款的数据,这让银行在授信时可能会低估信用卡申请人的整体债务水平。
央行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全国银行卡去年四季度新发卡52.67亿张,环比下降6.46%;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新发卡0.45亿张,环比下降15.95%。此外,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42.66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0.98%,而三季度末的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曾为919.16亿元。这说明银行收紧了此前宽松的授信政策,催收力度也有所加大。
在此背景下,近来银行扩大消费贷规模“加杠杆”的动作也引发了业内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 疫情下,部分客户偿还能力受到影响,高风险客户逾期率上升速度较快。银行催收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一定限制,逾期率出现上升。此时消费信贷开闸,若次级借款人涌入,可能会进一步推高不良贷款数量。
银联数据认为,后续银行在贷中贷后管理阶段需要更为灵活,既要针对部分真正受疫情影响的客户考虑采取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措施,降低客户中短期还款压力,也要有效识别存在高风险隐患的客户加以及早干预与管理,将疫情对业务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
那么此次持卡人遭遇降额是否和疫情下银行收紧风控有关?“对信用卡客户的门槛并没有上移,但当前部分客户收入不稳定,还款能力减弱是事实。部分客户信用卡已经产生逾期,银行做了2、3个月的延期。”一位信用卡负责人称,目前,对于存量老客户,主要是纯线上管理, 如果用户被降额,可能是因为逾期或疑似套现等行为被列为了高风险客户。
另一位 银行信用卡征审人士也表示,今年以来后台添加了一些新的数据元素来观测存量客户的消费习惯,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可能会降额或停卡。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银行的客群资质相对较好,而更严格的审批和准入,一定会导致出现客群的上移。未来整个行业会向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定价更低用户迁徙。
建行客服也表示,贷款利率优惠并不是针对所有客户的,只适用部分在建行代发工资、买过理财产品的客户,具体费率要看申请的结果。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