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仅有聪明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抉择,何时糊涂何时应该聪明,所谓“糊涂难”是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
魏其侯窦婴为营救狱中的灌夫而与武安侯田蚡闹翻。
因为两人都是外戚,一个是武帝奶奶方的,一个是武帝妈妈方的;一个是前丞相,一个是现丞相,汉武帝不好直接表态,遂决定让两人在东朝廷进行辩论,并让大臣们公开表达自己支持谁。
韩安国时任御史大夫,他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发言时既支持了窦婴,也没有说田蚡的不是,把裁判的皮球踢还给了汉武帝;
主爵都尉汲黯明确支持窦婴;
内史郑当时刚开始支持窦婴,但犹豫了下转而又支持田蚡,惹得汉武帝大怒。
在这里韩安国的表现往往被后人批判为首鼠两端。但仔细想想,他真正地做到了难得糊涂。
虽然他知道汉武帝想借此机会扳倒田蚡,而且田蚡也确实蛮横霸道贪赃枉法。但田蚡毕竟是现任丞相,皇帝的舅舅,背后又有太后撑腰,实在惹不起,所以他做出了“糊涂”的最佳选择。
毕竟在封建皇权至上的权利场,能做到全身而退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较而言,内史郑当时就“糊涂”的不是时候,惹怒了天子,差点丢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