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互动
运营营销百科全书,运营知识、营销案例、实用教程、更新资讯、功能解读、系统课程,尽在微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张雪峰公司今年的年终奖... ·  4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推荐我的抖音变现俱乐部!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互动

“舌尖”原班人马打造《风味人间》,诱人的美食背后藏着内容运营的3大终极密码

微互动  · 公众号  ·  · 2018-10-29 19:45

正文

10月28日21:15,《舌尖上的中国》1、2季的总导演陈晓卿携原班人马全新打造的一部美食 纪录片《风味人间》夹带着美食和赞誉而来。开播一天以来,腾讯平台的播放量超过1.7亿次。



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观看这部片的年轻用户占比70%,打破了纪录片市场年轻用户占比不高的现状。


商业影视剧霸屏之下,为什么《风味人间》如此受年轻人欢迎?在诱人的美食背后,有哪些内容运营的密码?


一、IP延续

《风味人间》如此火爆与总导演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第1、2季作品配乐的阿鲲老师,及表演艺术家李立宏老师等原班人马的加持密不可分。



《风味人间》在对外宣发过程中,做足了借势《舌尖上的中国》的功课。制作团队来自于《舌尖上中国》的原班人马的大规模介绍;内容制作上,延续《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文化理念;深度上,延续《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题,并强调跨国界的美食思考。



IP延续是影视剧市场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策略。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借力原有影视内容,在原有影视剧情、人设等的基础上打造第2季、第3季……,另一种则是借助打造内容的原班人马打造影视作品。无论哪一种,都是在借由被市场认可了的影视作品的知名度为新作品带来话题性和关注度。


《风味人间》便借力了原班人马与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建立关联,从而让用户产生期待。基于陈晓卿导演带队《舌尖上的中国》团队打造的《舌尖上的中国》很不错,用户会认为陈晓卿导演带队的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人间》应该也会很不错。


这种IP延续的方式不仅仅在影视领域,其实在自媒体、电商等众多领域都有类似的例子。如前段时间走红的瑞幸咖啡进入市场时,就利用了类似的打法。瑞幸咖啡的创始人钱冶亚,曾是在网约车竞争激烈时闯出一片天地的神州优车的COO。



二、内容为王

《风味人间》主要包括 “山海之间”、“滚滚红尘”、“落地生根”、“肴变万千”、“香料歧路”、“江湖夜雨”、“万家灯火”7个篇章,虽然才放出部分预告片及播放了第一篇“山海之间”,但从用户反馈来看,目前的内容超出了很多用户预期。


01

故事加码


不同于传统美食纪录片偏重于展现美食以及美食制作过程,《风味人间》传承了《舌尖上中国》的美食与文化融合的理念。在探索美食的同时,更多的去展现美食制作的参与者与美食之间故事、美食背后展现的文化理念。


观众看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是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诱人的美食让人流口水,看客们一边被美食诱惑,一边被背后的故事、文化感染:拾起儿时的记忆,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家乡;又或者平原上的人看到草原上的美食和人家,看一眼、想着吃一口似乎圆了自己驰骋草原的梦想。



《风味人间》用故事和文化,加上烟火气,让美食不再单单是美食,更是游子与家乡、现在与儿时、当下与不曾到过的远方的桥梁。有了链接,有了情感依托,一切都变得与众不同。


02

大片既视感


说起大片,你脑海中大概会想到好莱坞的电影、商业大片,或科幻神奇,或恢弘震撼。而此次好莱坞电影、商业电影里的效果,却在《风味人间》呈现了。


看到“毛勒提别克”家的夏季牧场的航拍视频,仅看页面,你一定以为自己打开了某部商业影视的片段。



看到马肉上结晶霜的变化,仿佛在看国外的探险片。而这正是此次《风味人间》的一大尝试,采取微观拍摄,将各类食物制作、变化的细节,详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人们对记录片的期待更多的基于内容有趣、画面一般就好,但是《风味人间》在优秀的内容之外,画面优质清晰、注重画面构图、关注细节的呈现……给了超过我们预期的视觉体验。就像用户说的,看了食物勾起你的味觉,看了风景图,勾起了你想去看一看的想法。


03

突破国界


美食有地域、国别,美食文化却没有国界。传统的美食纪录片更多的从国与国、地域与地域的视角呈现,而此次《风味人间》打破地域、国界的限制,将不同国别、地域的类似美食进行对比,探讨美食文化的关联性。


安徽皖南的农民在用传统腌制、晾晒的方法制作南方特色火腿,而大洋彼岸的西班牙某个小镇,是知名的火腿供应地,当地的火腿工厂借助地窖发酵、制作火腿。美食并不单是国内独有的,中国的美食并不是一座孤岛。


皖南火腿制作的火腿蒸笋衣


西班牙人与西班牙火腿


无论打破地域,还是打破国界的限制,都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美食、思考美食背后的文化。


内容为王,是时代永恒的话题。 从纸媒时代到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虽然流量、裂变等多种因素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很显然,内容的优势仍无可替代。尤其在这个时代,内容的爆发力惊人。


流量、资源也许可以用资本来打造,但是内容却很难在短时间被他人模仿或超越。


开号第5篇文章刷屏的『不会画出版社』因为“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内容切中用户的痛点被广为传播;腾讯重点打造、流量资源倾斜的『微视』,纵使在朋友圈封杀抖音视频链接,也很难赶上抖音;大众点评搬运小红书的内容却没能产生小红书一样的号召力。



资本、流量、资源可以复制和移植,被人超越,而特色化的内容却很难被他人打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平台能瞬间爆发、大平台有资本流量支持却不一定能成为爆款。


三、素材打磨

一部30集的电视剧,每集50分钟,一般3个月左右完成拍摄,拍摄四季的美食纪录片一年也就完成了制作。而《风味人间》这部仅7集,每集50分钟的纪录片却整整花费了1年半的时间。



拍摄前花费的时间和拍摄的时间相匹敌。陈晓卿团队不着急拍摄,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实地调研,找到有趣的食物、合适的人物、典型的环境,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文化,然后才会开始拍摄。



这一点与自媒体人的选题倒是不谋而合,在动手写文章之前,找到合适的选题再动手写作,往往比简单找个选题,再用心去写作效果要好很多。


如何呈现内容很重要,但选择好要呈现的内容再去写呈现更关键。


《风味人间》不仅仅在内容选题上下足了功夫,在内容呈现时同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据陈晓卿透露,《风味人间》的素材选用达到了200:1,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1分钟的视频,是从制作团队拍摄的200分钟的视频中精选出来的。


开篇的“山海之间”有一个片段是关于台湾的一个90后小伙子和父亲出海捕旗鱼的,据摄影团队介绍,因为气候的原因,旗鱼的捕获量一直不佳,人工捕获难度大,接连好几天都没有拍到捕捉旗鱼的画面,第5天才拍到相关的画面,而最终仅使用了几十秒的视频画面。



在当下注重效率、追求速度、讲求商业的情况下,花四五天精选几十秒的视频十分罕见,背后掌舵人的坚守难能可贵。正式因为这份坚持和打磨才有了《风味人间》的大片级呈现。

四、总结

《风味人间》在商业影视霸屏的当下,用内容打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纪录片世界,也为内容创业者闯出了一片天地。追求效率的时代,内容仍然有其强大的爆发力和竞争力。


1、经典是被证实了的用户偏好,好的IP值得延续、借力

2、内容为王,从来不因时代而变。人人都爱看故事,故事的生命力、传播力惊人;超出预期为价值加码;打破界限,拥有跟多可能

3、千锤百炼,你看到的美好,背后却是无数次的尝试,成功不是偶然,更多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今日互动话题

《风味人间》还给你哪些运营启示,欢迎留言交流,截止2018年10月30日18:00留言点赞的前10位小伙伴将获得i排版的高级会员一个月

- E N D -


本文排版使用i排版(更多样式请登录ipaiban.com)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借势建议

解析原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