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小助手
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专业文献,总结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小助手

Cell:揭开卵子如何控制只让一个精子进入的机制,为女性不孕及非激素避孕药开发带来新见解

科研小助手  · 公众号  ·  · 2024-03-21 23:54

正文

撰文丨nagashi

来源 | 生物世界公众号


人类都是由一枚小小的 受精卵 不断分裂、生长、分化而来,而受精卵来源于 精子 卵子 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次受精过程中,卵子通常只有一枚,但精子的数量却是数以亿计。这意味着存在一种生物机制可以防止多枚精子进入卵细胞 (超过一个精子进入卵子,会导致胚胎死亡) 但这一生物过程的具体分子机制一直未被揭示。

2024年3月1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ZP2 cleavage blocks polyspermy by modulating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ggcoat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受精始于精子附着在 卵外被 (egg coat,在哺乳动物中也被称为 透明带 上,卵外被是精子必须穿透才能与卵子融合的丝状细胞外包膜,卵子被精子受精后,周围的卵外被会收紧,机械地阻止其他精子进入,这一个过程涉及一种名为 ZP2 的蛋白的切割。 该研究详细绘制了ZP2的结构和功能,解释了卵外被相关蛋白的突变如何导致女性不孕,这一发现还有助于新型避孕方法的开发。


众所周知,在第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外被会出现特化,从而阻其他精子进入。这可以防止多精受精现象 (多个精子与一个卵子融合) ,这对胚胎来说是一种致命事件。不仅如此,受精后卵外被的变化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也至关重要,因为它能确保发育中的胚胎在植入子宫之前得到保护。


因此,如果能揭示这一生物过程的具体分子机制,将有助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开发干扰卵膜形成的新型非激素避孕药。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注意到,在单个精子使卵子受精后,透明带 (zona pellucida,也就是卵外被) 会发生硬化, 从而不可逆地阻断多精子进入。透明带硬化是一种整体物理化学变化,这与糖蛋白 ZP2 的N端区域 (NTR) 的切割有关,ZP2是组成透明带的四种糖蛋白 (ZP1、ZP2、ZP3和ZP4) 之一。

人ZP2 NTR的切割触发其同源二聚化,并由ZP2-N1结构域促进


研究团队结合X射线晶体衍射和冷冻电镜来研究精卵融合后卵外被 的三维结构变化。在小鼠中对携带ZP2蛋白突变的精子和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功能研究,他们还使用了AlphaFold来预测人类卵子的卵外被结构。

生化和结构研究表明,ZP2的切割触发了它的寡聚化。此外,结合人类ZP聚合物的AlphaFold预测表明,由I型 (ZP3) 和II型 (ZP1/ZP2/ZP4) 组成的两个原纤维相互连接成一个左旋双螺旋,II型亚基的NTR区域从中突出。这些数据表明,ZP2的切割使其NTR区域发生寡聚化,进而广泛地交联ZP蛋白丝状物,使卵外被硬化,从而在物理上阻断其他精子的进入。


非洲爪蟾ZP2 NTR同源四聚化的生化和结构分析


进一步研究显示,ZP2-N1的缺失并不影响精子的结合,但会导致小鼠卵外被的半硬化和生育能力降低。由此揭示了与卵外被相关的女性不孕症——编码卵外被蛋白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女性不孕,这有助于指导越来越多的此类不孕突变的发现。


ZP2-N1的缺失并不影响精子的结合,但会导致小鼠的低生育能力


此外,这一新发现还将促进干扰卵外被形成的新型非激素避孕药物的开发,目前可用的避孕药通常是通过激素来抑制排卵、改变宫颈及宫腔环境,从而起到避孕效果,但这些激素成分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论文通讯作者 Luca Jovine 教授表示,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并可能应用于预防意外怀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