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文物之窗︱这里出土的千年谷粒竟然还能发芽! ·  17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2025元宵奇妙游”节目单官宣!今晚不见不散 ·  17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一看一个Amazing!神仙级大展我先冲为敬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破150亿! ·  2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陕西今年将建成1条高铁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中美谈崩了!美国代表团如此张狂 究竟抓住了中国怎样软肋?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5-05 19:20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
Longmen518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作者 : 于小龙
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fanzuokong)

特朗普,又翻译为川普,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们都亲切的称之为“川建国”。

正是他,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不远万里把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事业往死里整。

这不5月 3 日至 4 日,“川建国”同志又派出庞大的谈判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贸易战谈判。然而,这哪里是来谈判的啊,分明就是来下“战书”的。

在彭博社公布的一份美方谈判要求——《平衡中美贸易关系》的文件中我们看到,美方将“贸易摩擦”的责任全部推到中国身上,并且提出了十分苛刻和几近无耻的要求。我们仅列举文件中的几条,你就能感觉扑面而来的腾腾杀气。

l 2018年6月1日起 12个月内减少 中美贸易顺差 1000亿美元 ;自 2019年6月1日起12个月内再减少1000亿美元中美贸易顺差,使得到2020年末, 中美贸易顺差至少减少 2000 亿美元

l 中方承诺的自 2018年6月1日起的 12 个月内自美新增进口 1000亿美元中,至少 75 %是购买美国商品 ;中国承诺,自 2019 6月1日起12个月内的另外 1000 亿美元,至少 50 %是购买美国商品。

l 中国将立即停止提供扭曲市场的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政府支持 。(包括, 中国制造 2025年工业计划

l 2018年7月1日前, 中国将撤回 WTO磋商请求 且在世贸组织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下, 中国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l 关于美国限制中国对敏感技术部门或者对关乎美国国家安全的部门的投资, 中国政府确认不会反对、挑战或者以其它形式报复

l 中国承诺:2020年7月1日前中国将把非关键部门所有产品的关税降至不高于美国相应水平。中国将取消特定的非关税壁垒。

l 如果美国认为中国未能遵守任何中国的承诺 在这个框架 ,包括赤字目标,美国将有可能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

l 中国不会反对、挑战或采取任何形式的行动反对美国根据本段附加的关税或限制

看到这么一份美方贸易谈判要求,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想骂人的冲动。就说是漫天要价吧,也不能这么夸张。这帮美国谈判代表,是真的来谈判的,还是猴子派来的“逗比”。

也许,有人认为, 美国真的是想让中国知道,他们并不是在虚张声势,美国的自由贸易商们不会停止制裁并拯救中国。 中国的时间到了

但是,真希望这是真的。 对此,我们应该感谢 “川建国”同志,给他发一个“一吨重的奖章”。

正是他,用贸易战的方式,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战略讹诈”,唤醒了中国的大国梦,惊醒了无数的“小粉红”。

中美贸易战刚见血 千万别头晕


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们一方面说是要加强中美合作,一方面又要打破WTO的公平合作原则,撤销、修改多相贸易指标。大有逼迫中国签订城下之盟,再造一个“日本广场协议”的意味。

尽管说,美国此次能主动来中国谈判,而不是我们 “颠儿颠儿”的跑去美国,足以说明美国人比我们更着急。但是, 美国肉烂嘴不烂,自认为掐住了中国芯片的 “七寸”,如此咄咄逼人、得寸进尺,只能说,中美贸易战的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然而,面对刚刚刺刀见红的中美贸易战,面对美国对“中兴”的封杀,我们一些平日里只知道纸上谈兵,鼓吹大国崛起的“小粉红”们却显得惊慌失措,有的变得悄无声息,有的则“血贯瞳仁”叫嚷着中美决战。

反倒是一些所谓的“理中客”坐在一旁幸灾乐祸,还摆出一副“曲线救国”的姿态,大揭中国产业伤疤。不仅把中国制造业说的一无是处,还把美国高科技捧得的神乎其神。似乎没有美国的芯片,中国经济就将陷入瘫痪。

相比于“大国崛起”的狂躁,中国失败论的大行其道,更让人胆寒。笔者仿佛一夜间回到了 1937 年,速胜论和亡国论彼此纠缠,甚至还有人为“皇军”的到来儿暗自窃喜。

笔者真是想不明白,难道这些人都真的把中国政府当作三岁的小孩了吗?

面对美国的贸易战挑衅,中国真的傻到没有任何应对预案,只是凭着“大国崛起”的一腔奋勇和“义和团”式的无知无畏,就冒然和美国开怼吗?

那些惊慌失措的“小粉红”们和躲在“理性”背后,唉声叹气、甚至幸灾乐祸的人们,是否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

中美贸易战才刚刚见血,千万别 “叶公好龙”,更不能“晕血认怂”。就像抗日战场“速胜论”“亡国论”都是有害的。中美贸易战注定是一场“心理战”“舆论战”,一场“非对称”的“持久战”。

且不论,中美之争目前尚处于斗而不破的阶段。美国所谓的“封杀中兴”只不过是一种战略威慑。中兴目前还有两个月左右的“芯片”存货,美国是否将在两个月内于中国达成妥协犹未可知。

就是退一万步讲,美国真的撕破脸皮,叩响“狙杀”中兴的扳机,进而全面发动对中国的“芯片禁运”。

尽管,这只是最坏的打算。美国对华如果实施“芯片禁运”, 就等于是彻底踩翻了“友谊”的小船,形成了事实上的宣战。面对一场有可能的“芯片战争”, 作为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部门,不可能不作出这种“战争预案”。

睡狮 “惊醒” 中国“科技”自觉


拿破仑曾经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东方巨狮。让他睡吧,不要去惊醒他,因为他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震惊。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国家还是不信“邪”。先是日本,这次又是美国。

回想当年,日本没事找事,最终用刺刀桶醒了中国。尽管,当时日本是长枪大炮,中国无论军队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都没法和日本比肩。尽管,中国出现了几百万的伪军和汉奸。但是,一个觉醒的民族所爆发出来的血性与智慧,却硬生生的把80%的日军拖在了中国。如果说二战中是美国给了日本致命一刀,那么中国就是绑住日本的那条锁链。

更关键的是,历经抗战的洗礼,中国人民终于从长达几百年的冷漠与懦弱中苏醒,一个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民族,开始站立在东方。

虽然如今太平已久,“小鲜肉”又开始横行。中国产业早就没有了“两弹一星”的志气。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中美如夫妻的理论又开始让我们做起了“大国崛起”的美梦。

然而,也许是上帝的恩赐。这次美国又急不可耐的,赶来“唤醒”中国。

——1995年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国签下的城下之盟。美国仅仅用服装鞋帽增加 100% 关税的最后通牒,就足以让中国屈服。此后,从电影、音乐到软件、医药,美国成功在中国树立了一道道的专利限制,把中国的产业扼杀在摇篮之中。

——1999年美国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无奈。尽管我们砸烂了美国大使馆,但是当时我们却没有一架飞机能够飞到萨拉热窝,接回“烈士”的遗体。

—— 2001 年,中美撞机事件,我们曾经只能用歼 -8II 这种落后美军两代的战机,英勇的维护自己的主权。结果中国飞行员的牺牲,美国连一个正式的道歉都没有获得,仅仅用一个 sorry ——不好意思,就打发了过去。

一桩桩一件件就摆在面前,这些其实足以引起中国决策者对于“战争威胁”的警觉。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开始了重拾“两弹一星”精神,暗地里咬牙,研发自己的核心科技。

我们今天,看到的歼 - 20 ,看到的高铁、看到的航母、大飞机,以及国产大型计算机(包括:芯片和操作系统),统统都是中国战略储备的结果。

中国前缺乏的不是核心的工程研发能力,而是产业化、商业化的高科技竞争产品。

尤其在“芯片”领域,中国目前已经拥有足以满足的军事国防需求的芯片,而真正缺乏的是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种类和性能完善的商业芯片。

美国抓住了中国怎样的软肋!


虽然,对于不计成本、不考虑商业性能、不考虑知识产权的军用“芯片”中国并不缺乏。但是,从“科技”攻关到“产业”商业应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单一商品,从底层的电路设计到制造装备,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芯片产品是一种体系商品。其中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使得芯片的开发和应用受阻。

尽管,中国目前历经磨难,终于开发出了自己的商用系统芯片——“龙芯”,以及一系列高端芯片。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仅有一两个芯片还难以进行产业化的应用。

在目前, Windows Android 等等外国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新的芯片体系、新的系统,若果不是在性能上产生大的飞跃,将很难拥有生存的空间。

归根结底,国产商业芯片与军用芯片不同,它是个商业行为。尤其在我国,一些基础装备、材料和工艺还不过关的情况下,我们的芯片性能目前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下游厂商,用你的国产芯片,一不好用,二不赚钱。你的芯片就很难实现产业化,进而成本就降不下去。

有人总说中国科技落后,其实这更多的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提高过程。美国的芯片技术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好的,没有大规模应用,就没有不断的试错、改进、提高的机会。

这样你的产品就越来越落伍,科技研发的投入经成为了一个永远看不到头的无底洞。这也是目前,中国众多投资人都不敢投资国产芯片的根结所在。

巨额投资和贸易壁垒的双重困境

其次,芯片研发是一个极端烧钱的过程,一个实验就耗资几十万、上百万,一个批次的样品研发就是几个亿。在没有商业应用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单靠商业投资往往很难支持。

当年,美国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时,就是动用的海军军费,利用永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政府采购。前前后后一共投入了近10年,约合美国当时年 GDP 总量的 4% 。这才将美国芯片制造业扶上正轨。才有了后来的 IBM 和苹果的商业应用。

而中国芯片产业,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在前期的造不如买的思想指导下,早早丧失了发展先机。之后,又面临欧美企业市场垄断,知识产权壁垒等等困难。

尤其在目前欧美芯片企业纷纷筑起知识产权壁垒的情况下,要想另辟蹊径绕过壁垒,中国芯片产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加巨大。

军用芯片当让不用操知识产权的心,谁的技术好,照样山寨就可以了。也许经过优化后,比原版的还好用。

但是,商用芯片就截然不同。不用说存在侵权,就是欧美企业无端猜测你侵权,就有可能通过制裁,直接断送的你的市场。

面对高度垄断的市场和充满强权的贸易秩序。芯片产业犹如一片热带雨林,面对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只要老树不自己倒掉,新的树苗就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

这也是中国政府迟迟没有全力以赴,支持商用芯片产业发展的原因。我们设想,国家连续十几年投入相当于年GDP的 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