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朋友问我,怎么人家都开始说话了,自己的娃还不说话?怎么人家娃数数数得特别溜,自己的娃数数就是数不清?
我让她别着急,出生后,娃的智力发展有
三个窗口期
,只要抓住这三个窗口期,娃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
情感、语言
和
逻辑能力
,在窗口期就会发展得特别快,过了窗口期,学起来就会稍微慢一些了。
美国佐治亚大学发表过一个“为婴儿开发更好的大脑”研究报道,指出大脑发育“窗口期”的孩子,各项“技能”会发育更快。
可以我们可以很好地抓住这三个窗口期,小朋友可以迎来智力的二次发育,
高情商、数学好、口才棒都
不是问题。
先来说说
情商
。
我们说的情商一般是指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领导、管理能力。瓜瓜的情商还可以,在我的引导下,他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说自己高兴了,或者生气了,也比较会体察别人的情绪,我脸稍微一板,他就会问我是不是生气了。
我们平时为什么要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呢?社会上有太多高智商、低情商的人了,他们反而事业上难以取得高的成就;而那些事业有成的,大部分是高情商的人(智商有的高,有的普通)。
正如佐治亚大学儿童与家庭发展部的研究报告里指出的
,
情商高低预测了个人事业成功的80%
!
而情感中的移情、幸福、希望和悲伤等等,都是从婴儿时期培养而成的。情商固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其实在
小朋友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打下了底色
。
>>>> 提升情商的窗口期:出生至18个月
提升宝宝的情商,我应该在0-18个月做些什么?
-
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
不要老是板着脸孔,要对宝宝多微笑。
-
承认并表达孩子的情绪。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在生活里会这样做:当瓜瓜有情绪的时候,我会给这个情绪命个名,比如他有点不高兴了,可以问问他,是不是因为没能多玩一会,所以生气了?那明天来玩好不好?
站在孩子的角度帮他分析情绪,这样能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也更容易化解自己的情绪。
-
当小朋友不安的时候,表现出同理心。
比如瓜瓜打针害怕,我会告诉他,妈妈也怕打针,会有一点点痛,但痛一下就好,想哭就哭好了。我不会说:男子汉,这点痛有什么好哭!
-
有些宝宝还不会说话之前,会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我们可以
模仿他们的声音,跟他们一起交流
,千万不要嘲笑他们不会说或者说不清楚。
-
不要只说“不要”,在说完以后要解释为什么。
比如瓜瓜小时候他喜欢吃手,只要干净的情况下我不太会干预,但他有时候外出摸了脏的东西,还是会吃手,我就会告诉他不行,并且明确地解释原因(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瓜瓜也能理解。
-
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哪怕捡个垃圾、拿块抹布都可以。
很多妈妈说,一岁半前哪知道做什么家务啊?其实瓜瓜在一岁多会爬的时候,就会模仿他奶奶擦地板了,当时我们也不去阻止,而是给予充分的鼓励。我之前在
《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就》
里也写,那些成功的孩子都是从小被要求自己做家务的。
-
对好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表扬。
-
向孩子解释他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
比如他大吵大闹会让其他人休息不好)。
-
可以选择一些情商培养的绘本,与宝宝共
接下来说
语言
。小朋友天生就对语言很敏感,越是把他置身于丰富的语言环境里,他就学得越快,根本不像大人学语言还要学语法、学发音这样吃力。
就像土根,他平时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意大利语还有普通话一起上的,他也都能听懂,哪怕是多语种的语言环境也不会混乱。
当然,语言能力不仅仅包含了说外语的能力,还有口才(即表达能力)。幸运的是,小朋友语言能力的窗口期很长,一直到
10岁前
都能吸收得非常快。
我朋友的孩子3岁就会背古诗(不要误会,不是死记硬背那种)。比如大人给他洗澡,他就会吟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虽然意境差很多,但也算融会贯通了。他妈妈跟我说,平时孩子在生活里大人会穿插一些古诗词教学,比如上面那句古诗,就是孩子两岁多去看黄果树瀑布的时候教给他的,没想到孩子印象这样深刻。
>>>> 提升语言能力的窗口期:出生至10岁
-
多给孩子读绘本。
瓜瓜是很小就读绘本的,而且我坚持每天都给他读不同类型的绘本,小时候他听,我说,等他语言能力发展得好一点的时候,我会提问让他回答,或者要他
复述或者想象
。(注意,这一点很重要,绘本千万不能只是妈妈一个人一个劲儿在读,要和小朋友有互动,让小朋友有想象和表达的空间)。
以前瓜瓜语言能力落后于同龄人,现在追上来了,甚至追得有点超前了,每天叽里咕噜嘴巴里就没停过,托班老师都嫌他话太多。
-
平时有机会也可以多给孩子读读古诗,培养小朋友对古文或国学的语感。
-
平时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多念念
童谣
或者
绕口令
。
-
早点开始第二语言启蒙,
这样孩子学起来会比较快。比如我很早就已经对瓜瓜进行英语启蒙了,给他读英文绘本,多让他听英文歌。
现在瓜瓜的英文表现还不错,知道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这里都说几句,
我们平时给孩子学英语还是应该进行场景化的教学
,比如在游戏中学英语、在体育活动中学英语,或者在儿歌中学英语,千万避免死记硬背。
佐治亚大学项目研究组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小朋友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的视觉、听觉、触觉相关
,更有趣的是,小朋友的
数学能力和音乐能力是相关的
。所以我们越多地发展他的视听触和音乐能力,未来他的数学能力就会越强。
很有意思吧?我从小数学就特别好,小学时候没学过奥数就能考全校第二。以前以为是遗传我爸的,看到这项研究才想起,我小时候很爱听各种儿歌和音乐,也很爱唱歌,原来两者还有这样微妙的关联。
>>>> 提升数学、逻辑能力的窗口期:1-5岁
我身边有个朋友,她妈妈是杭州一位退休的数学特级教师,平时把数学渗透到小朋友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比如小朋友拿着葡萄去分给朋友,他外婆就教他数,现在分出去几颗,剩下了几颗?其实,数学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小朋友未必真的能够理解,用这样的方式去教 ,会好理解很多。
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怎样对小宝宝进行数学、逻辑能力的启蒙呢?
-
多给小宝宝各种不同形状、材质、颜色的物体去看、去触摸。
-
多给孩子听古典乐。
以前我专门写过怎么给宝宝听古典乐进行音乐启蒙,点击:
这个能开发宝宝大脑潜能的方法,知道具体怎么做太重要!
-
宝宝还小的时候,
可以多买一些有音乐、童谣的绘本或儿童玩具。
-
多找一些
可以被拆分、再组合起来的玩具。
瓜瓜很小的时候,我给他买过一些过家家的玩具,比如用刀切下去会切开的塑料水果啦之类的,大一点就开始玩
积木、乐高。
-
还可以
买一些挤挤会发声的玩具
,让小朋友能够
学习“因果”关系。
-
教孩子把物体分类。
比如把玩具分类、积木按照形状分类,或者平时妈咪们在整理衣服的时候,也可以试着让小朋友把相似颜色等的衣服裤子袜子排列在一起哦。
-
玩数数的游戏,教孩子数数。
对于大一点的小朋友来说,也可以像上面提到的外婆一样,把数学渗透到平时的生活里,让小朋友对“数学”有个具象的认知哦。
上面讲了这么多,还是想说,即使是出生时再聪明的孩子,如果出生后没有好好养育,智力发展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布朗大学小儿科专业教授帕梅拉·高博士就完全
不建议2岁以下的小朋友看电视
,即使两岁以上的小朋友,都是越少接触电视越好。
我在很早写的一篇文章
《求求你,别老给孩子看电视了,我们是认真的》
里,也详细讲过电视的危害,因为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输入,不利于激发孩子大脑的全方位发展。
研究表明,每天多看一小时的电视,发生注意障碍(A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概率就增加10%。
爸爸妈妈们别偷懒,多
和宝宝聊天玩游戏、读绘本都是比看电视棒很多的亲子互动!
瓜妈最后说:
一直以来我还算是冷静的养瓜瓜,护理问题我去查查资料、找文献、听下专业的课程、找专业医生,自己用心的研究一下基本就可以搞定了。但是瓜瓜越来越大了,我更需要考虑教育了,这方面我是有些焦虑的,我该怎么样去培养一个情感丰富,阳光、正直、暖男(宋仲基那样的)?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个体化的,没有一个专业,一个文献能够给我一个成熟的经验,所以最近我有计划的约会了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体验个体教育方法。昨天我又碰到了杭州崇文幼学园的院长(崇文杭州人都知道哈),我跟他详细的说了我现在的焦虑和担心,他的一段话让我又重回了冷静。“教育虽然是个体化的事情,但是优秀的教育背后都是一样的,是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就餐习惯、礼仪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一生受用的,在什么文化环境下都是适用的,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瓜瓜是个男孩,男孩精神是需要你去用心培养的。”恩,良好的习惯,男孩精神让我豁然开朗了,我会把这些内容总结好分享给大家。
大家有想了解的也可以留言给我,我的个人微信号
guama010
,
这样我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分享给大家。
今天的三条和四条推送是关于
宝宝情商培养的一套绘本
,和
一套太特别的蒙台梭利积木的团购介绍
,都是特别好的亲子互动工具,我千里挑一的选品,一定要花点时间看看哦!
参考资料:
http://www.parenting.com/arti
cle/how-smart-is-your-baby
http://www.parents.com/baby/development/intellectual/babys-three-types-of-intelligence/
http://drgailgross.com/babys-brain-part-3-windows-opport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