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晖投行在线  ·  把统计数据分为年初至9月23日,9月24日至 ... ·  2 天前  
火星投资  ·  国家队持仓龙头股,A股压舱石 ·  3 天前  
火星投资  ·  国家队持仓龙头股,A股压舱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华盖资本 · 孟楠:浅谈医疗健康投资的逻辑与壁垒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9-14 19:33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华盖医疗基金投资总监 孟楠女士


孟楠,华盖医疗基金投资总监,专注于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学士、注册会计师。


曾就职于毕马威审计部,建银医疗基金投资部与风控部。主导或深度参与康泰生物、成大生物、康德莱等成熟期项目的投资。成功主导正广兴、永川科技、麦济生物等早中期项目的投资与投后管理工作,对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具有较为丰富的见解。

来源:健一会投资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违者必究!



1

重点关注五大医疗器械细分子行业



一是体外诊断。这是无可争议的投资热点,上游需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下游需要强化渠道的控制。


二是基因测序。二代测序+ctDNA是目前最值得投资的方向,这个市场一直特别热,估值也存在泡沫,临床应用场景亟待拓宽。


三是影像设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作为国家高端制造业的重点扶持产业,存在极大投资价值。


四是五官科设备。诸如眼科等细分行业之前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具有较高研发实力且产品能够弥补国内市场空白的企业值得投资,例如人工玻璃体、人工晶体等。


五是高端介入耗材。重点考察外周血管介入耗材、脊柱及关节领域具有自主先进技术的企业,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毛利率。



2

好项目的关键



中国涉足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基金数量正在逐年上涨,最新数据是738家。买家多,标的少而且价格昂贵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把握自己的独有风格是蛮重要的。


对于早期企业:


我们首先会看创业团队的背景,看其是否医疗行业出身,是否具备产业化经验,例如某些只拥有IT背景的创业者转行做互联网医疗的项目是不太符合我的投资方向的。


其次要关注创始人的投入程度,他是否对这个企业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有部分拥有“国千”(国家“千人计划”)头衔的技术牛人手上会同时兼顾多个项目,无法专注精力在某个单一项目上,此类项目也不是我的投资重点。


因此即使创始人的技术再牛,如果他没有涉足过医疗领域,那么相应的创业成功概率也较低。


再次需关注项目主打市场的产品容量。现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好的项目意味着其主打产品的市场容量足够大。但是实际上,还需要考量公司是否在该产品所处的细分领域足够深耕,市场定位是否足够明确,竞争对手情况如何。


我现在每接触到一个细分领域,基本上会把这个细分领域内所有公司中的80%都实地调研一遍,详细了解每家公司的技术带头人的基本信息及产品发展的最新进度。


最后则需要关注主打产品的技术是否足够强,技术团队研发能力如何,产品是否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比如,影像细分行业能做国产设备的只有5家公司,我们最近全部调研了一遍,最后投了其中的1家。它的图像质量是最好的,学术代言人来自协和。协和影像科里用的全是东芝的设备,而这款产品是唯一能在协和影像科里使用的国产设备。


对于成长期企业:


我们首先会看一下其主打产品的客户接受程度如何,复购率如何。


然后要看下其产品研发能力如何,公司的研发、管理、销售人才配置是否合理。很多企业早期实际上是研发主导型,而当企业发展地比较成熟后,研发主导型创始人如果不具备特别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则该公司也不是特别合适的投资对象。


接着要看下管理团队的格局,公司在战略布局方面是否有足够的远见。员工的股权激励在企业发展中特别重要,很多优秀的中层员工都特别看重股权,如果不能够给他们较好的股权激励,人才很容易流失。


同时,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规范程度也很重要。我曾调研过一个项目,其股东结构还包含外资成分,但深入调研后发现,公司并没有合理的费用控制与成本控制制度,且没有使用会计准则操作,而这样核算出来的产品很可能并不赚钱,但公司最后还是花很多精力去铺这个产品,这就完全是误区。



3

我的投资标准



现在好的标的这么少,要想把价格谈下来,实际上还要看投资方背后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够嫁接给企业,帮助企业完善和补强。


早中期企业在发展中会碰到不少瓶颈,例如早中期企业的研发周期会很长,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员工待遇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流动性大,在渠道方面的资源少,品牌影响力弱,创始人是研发出身,缺乏管理经验。


而成熟期企业的发展瓶颈则在于其产品所处的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发展逐步进入慢车道,规模和人员的持续扩张导致企业整体管理难度增加,而规模扩大后还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知识比较匮乏,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本的手段实现企业的扩张。


我们可以为被投企业提供八大增值服务:


嫁接上市公司资源;

协调政府相关事务;

嫁接医疗科研资源;

提升企业品牌影响;

协助企业拓展市场;

提供融资资金支持;

嫁接医生专家资源;

协助企业资本并购。


被投企业的退出主要有并购退出与上市退出两种形式。


并购退出适用于如下企业:单产品突出,后续产品研发力量较为薄弱的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较难实现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层没有上市打算的企业。


上市退出则适用于如下企业:产品线丰富,后续拥有持续研发力量的企业;希望通过持续资本的力量实现持续并购并扩大规模的企业;管理层认为上市是体现企业价值最佳形式的企业。


医疗投资是个很有壁垒的行业。


首先,要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习惯。持续的行业研究是培养投资能力的必备要素,通过行业研究,可以在第一时间挖掘未受市场关注或低估的资产。同时,不断扎实自身的行业知识是与企业家顺畅交流的基础。你们不需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一定要用相同的语言跟他们沟通。很多企业家可能会对一些资本机构比较反感,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问企业家什么时候能赚钱,成本是多少,销售是多少。


其次,要把企业当作合作伙伴。这一块我去年做了很多思考,投完项目之后,不要只是以股东身份去看待企业。真正需要我们去做的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嫁接资源,真正把企业当作合作伙伴才是获得企业家认可、完成投资和增值的必备要素。


第三,投资是一个心安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投资压力、业绩压力、考核压力,但是一定要始终保持一个审慎和独立的态度,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


我每次投一个项目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如果这个项目用我自己的钱,我也愿意投的话,那我才会把这个项目提交到投委会。



*本文系健一会投资首发。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人说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推荐阅读:(点击文字或图片均可阅读)

专访晟道投资 · 薛宇宁:单纯只是投家公司,不是我们的风格




专访鼎翔投资 · 吴琼:做科技类投资要深入发现行业微小变化,第一时间抓住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