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注意!这些股拟遭减持 ·  17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所以国内的基金……-20250212063123 ·  21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涨0.56%,全市场超4100 ... ·  2 天前  
德州日报  ·  退!钱!啦! ·  2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十九大报告透露的未来四大投资趋势!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02 09:10

正文


文|貌貌狼  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ID:cjlydaily)

十九大报告折射出我国经济新动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那么,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又有哪些新的投资机遇呢?



自由贸易港


从2013年9月到2017年3月,我国前后批准了3批自贸区建立项目,形成了目前的“1+3+7”的11个自贸试验区格局。而 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外方船只、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也可在其中自由往来。

在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下,我国内地开启了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区的转型升级。 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在上海的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2017年10月19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上海正部署筹划建立自由贸易港。


空中俯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那么自贸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究竟有哪些推动作用?

首先,自贸港的建设会极大程度地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带动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就业面。其次,自贸港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球贸易的中心。 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全球化部署而言有着重大意义。

以中国香港自贸区为例,从建立之初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贸易转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包括金融、贸易、工业、航运、旅游、信息等在内的多方面综合型自由港,带动了港区内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此外,中转贸易、海事补给、船舶修理、免税出口工业、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交通运输等产业都在自贸港的建设下得以发展。 香港也成为了主要国际贸易中心。


自由贸易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所以,上海自由贸易港的设立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也是我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标志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提升,开放层面的进一步扩大。 于众多投资者而言,这或将成为一个新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


除了贸易方面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值得我们关注。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绿色、低碳、节约”等关键词,同时还强调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也给出了多元化的政策扶持。 我国是最早启动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国家之一。 自2013年到2015年,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合计补贴484.44亿元,极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09年以前不足500辆,到2016已经增长到了 51.7 万辆。



如今,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再加上近年来,购置税减免、免车牌、充电桩奖励建设等多种福利政策,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中,中国达到37.71%,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国家。更有相关专业人士预测,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或将突破300万辆。


人工智能领域

新的科技总是在无形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除了新能源汽车,还有人工智能技术。 下围棋、考数学;无人车、无人机;刷脸支付、刷脸进门;智能工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在今天已被誉为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 今年该领域也成为了投资大热门,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风投已经从2012年的5.89亿美元,猛增至2016年的5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而 我国在全球市场中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心之一。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务院今年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在今年纷纷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

政策的鼓励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再加上我国拥有的优质人才队伍和完整产业链,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未来的新科技应用市场,我们还将会拥有更多机遇。


教育产业


如果说科技是国之利器,那么教育就是强国之本。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去五年,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教育投入也突破3万亿元大关。

教育部表示,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教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2015年,中国教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6万亿元,而这一数据将会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持续增长。

此外,由于人们经济实力的提升,教育产业的细分化也更加明显,早教、学前教育、K12培训、职业培训等等都成为了现代人追捧的教育产品。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创新,也让教育模式趋于多元化。

教育产业所蕴含的利润空间让社会各行业对其不断注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教育领域的投资总金额为2014年的两倍多,上市挂牌总案例数同比增长76%。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等都有涉足教育领域。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已步入世界前列。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把握好时机,拥抱机遇,迎接挑战,每个人都将拥有无限可能。



精彩回顾


郎咸平:我眼中优秀的企业家都是什么样?|独家解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