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抗生素(抗菌药物)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医学常识了。然而,有研究发现,某些常用的非抗菌药物也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包括
抗糖尿病药物(
例如“神药”metformin
)
【1】
、非甾体类抗炎药(又称非类固醇抗炎药)
【2】
和非典型精神安定剂
【3】
——
虽然这些药物的靶向是人类细胞,而非细菌。然而目前并不清楚上述这种影响是否是直接的,因此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药物与个体肠道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旨在为微生物组产生一个全面的药物作用资源,这可以促进更深入的临床和机制研究,最终改善治疗和药物设计。
今日,
Nature
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由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人员完成的一篇题为“Extensive impact of non-antibiotic drugs on human gut bacteria”的大规模筛查研究,
旨在为微生物组产生一个全面的药物作用资源,
其
结果表明约25%的非抗菌类常用药也可能影响人体肠道细菌的生长(
论文链接:
http://nature.com/articles/doi:10.1038/s41551-018-0208-z
)
。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
Athanasios Typas研究组使用40种常见的人体肠道菌株,筛查了逾1100种上市药物,包括抗菌药、抗病毒药、作用于人体细胞的药物以及兽药。他们发现27%的被测药物以及24%作用于人体细胞的药物(
当中包含每一种治疗类别
)至少会抑制一种肠道细菌的生长。此外,通过考察过去的队列研究,发现人体细胞靶向的药物也会产生类似于抗生素的副作用。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优化药物治疗,减少副作用,甚至可能促使科学家将人体细胞靶向的药物作为新型抗菌药物或微生物组调节剂使用
。
所有药物均抑制菌群增长,菌群丰度越高,受抑制越厉害。这一不平衡的现象在人体细胞靶向的药物上表现尤其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同时该小组还在
Nature Microbiology
在线发表了一篇相关论文
Nutritional preferences of human gut bacteria reveal their metabolic idiosyncrasies
,展示了关于肠道细菌代谢特性的研究结果。研究者通过19种不同生长培养基,培养了96株肠道细菌。他们在近缘种之间发现了各种多样化的生长模式,有些物种受到普通肠道代谢物的抑制,而有些在确定成分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这有悖于一般的认知:细菌具有复杂的代谢要求。
1、 Forslund, K. et al. Disentangling type 2 diabetes and metformin treatment signature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Nature
528, 262–266 (2015).
2、
Rogers, M. A. & Aronoff, D. M. The influenc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on the gut microbiome.
Clin. Microbiol. Infect.
22, 171–179 (2016).
3、
Flowers, S. A., Evans, S. J., Ward, K. M., McInnis, M. G. & Ellingrod, V. L.
Interaction between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