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知识雷锋
中国建筑界最富影响力的唯一纯原创自媒体。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榕老师发起,UCA事务所合伙人陈柏旭与九源国际董事长江曼联合创始。全球五大洲50名校200余知识雷锋整理提炼,每周为你快递当代建筑最in新知,10分钟洞悉世界建筑最前沿讲座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校园频道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英语作文征集活动正式启 ... ·  22 小时前  
重庆校园频道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英语作文征集活动正式启 ... ·  22 小时前  
玺承电商观察  ·  从CORE新流量机制到付费投流,多维度教你在 ... ·  23 小时前  
玺承电商观察  ·  从CORE新流量机制到付费投流,多维度教你在 ... ·  23 小时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025重磅来袭】业务赋能导师特训营|直面 ... ·  2 天前  
最江阴  ·  最新消息,每人可省500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知识雷锋

飞跃伦敦的巨婴特朗普;可持续发展排名是错误的;限时犯罪计划 | 90后建筑眼

全球知识雷锋  · 公众号  ·  · 2018-07-08 22:11

正文

2018.7.2 - 2018.7.8 全球建筑新闻周报


图文播报

清华大学

陈余胤柯

语音播报

罗德岛设计学院

别非伊

语音播报

桂林理工大学

唐麟


英格兰挺进世界杯四强的欢呼袭来,特朗普也即将访问英国,随他一同即将出现的还有伦敦上空的“巨婴特朗普”气球;毕业季、足球赛,炎热的夏天各种社交媒体总是热点刷屏不断,然而一场deletefacebook的风潮正在席卷全球。新的技术依然疯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论远在外星的栖居地居住探索,还是近在咫尺的“预制生产一天装配”的教堂。社会问题、政治空间与设计思维紧密捆绑的环境里,无数的问号像雨后池塘的气泡般不断涌现:我们的可持续城市排名,真的正确吗?我们的学校建筑,真的可以保护孩子吗?如果可以给你一晚上的犯罪时间,你会做什么呢?本期的90后建筑眼,带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我看见,飞鸟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

巴黎时装周的鸟类飞行轨迹服装设计


设计师擅长于捕捉自然,来自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师则将自然中鸟的动态转化为了服装的美感。


设计师 Iris van Herpen 通过研究鸟类翅膀运动,创造了本月2号在巴黎高级时装周上展示的 Syntopia 系列。为契合该系列的走秀,Studio Drift 的设计师同样从捕捉鸟类飞行动出发,设计了秀场上的动态玻璃管装置。



Iris van Herpen 使用了一种维多利亚时代的摄影技术 ——连续摄影术,来捕捉飞行运动连续几帧的影像,并因此发现下垂的布料产生的褶皱与飞行过程中动态的羽毛间的相似之处。


通过将时间减慢到分秒,设计师将通常的布料打褶步骤分解,每几毫秒就稍微位移地把它们层层叠起,就像鸟儿层叠的羽毛一样。



新闻来源:

https://www.dezeen.com/2018/07/06/iris-van-herpen-studio-drift-paris-haute-couture-fashion-week-bird-flight/

本条新闻由罗德岛设计学院别非伊提供



这是赤裸裸的抗议!

巨大的“婴儿特朗普”气球将飞越伦敦


能上天的不仅是鸟儿,还有唐纳德·特朗普。



在下周特朗普访问英国期间,一个充气版6米高的“婴儿特朗普”将在伦敦议会广场上空飞行。这个橙色的气球宝宝拥有特朗普的标志性发型和表情,它的其中一只小手还紧握着一只手机。



“特朗普就像一个时常生气的巨大婴儿,自我脆弱,双手很小。”由一群希望保证特朗普在英国访问期间受到适当欢迎的社会活动家组成的众筹团体这样表述。事实上,这个活动备受瞩目,该组织正筹备将其作为一种抗议形式跟随特朗普的全球访问,“使他的外交活动无论在哪都令他本人难以忘怀”。



新闻来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design/giant-baby-donald-trump-balloon-fly-over-london-07-06-2018/

本条新闻由清华大学陈余胤柯提供



社交媒体如同荒芜的汽车旅馆

deletefacebook 风潮的视觉表达


各大社交媒体上,“特朗普气球”转载、评论的帖子铺天盖地——但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真的通过它们分享了生活中的一切吗?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花时间,就像线上心灵酒店一样,但随着 #deletefacebook 运动的盛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们和机构表示,自己要“退房”了。elon musk 和 playboy 刚刚结束了在 facebook “酒店”的长住,而此时,instagram 的人气已接近顶峰,推特(twitter)也获得了一些关注, snapchat 也在抢风头。数字艺术家迈克·坎普(Mike·Campau)将其解读为一系列空无一人的停车场,仅仅由绝望的霓虹灯招牌点亮。在每一个作品中,他都揭示了不同主流社交网络的悲哀真相。



迈克·坎普称这个系列是“反社会的”,我们可以通过 Campau 的讽刺系列对“社交媒体对人类心理”的话题进行反思。Campau 说:“所有照片都是在一个空旷的停车场里拍摄的,象征着我们发布的孤立的帖子,但它被放置在一个很容易被很多人看到的地方。”



“对于许多人来说,社交媒体给他们带来的体验就是这样:我们写的帖子并不会让人们蜂拥而至。‘看我/看我/看我’是 instagram 青年旅社的‘鱼线’,而领英(linkedin)的标语 ‘我不认识的人为了一些我真的没有做过的事情认可我’在我看来是最有趣的。”



新闻来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art/mike-campau-social-media-antosocial-04-18-2018/

本条新闻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葛路遥提供



火星上的房子怎么盖?

十大团队入围美国宇航局3D打印人居挑战虚拟模型阶段


如果说社交网络的兴盛影响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那么我们必须意识到技术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是更为巨大的,比如——技术将会直接决定人类未来移居火星的居所。


Hassell & EOC 团队方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办的 “3D 打印人居”竞赛激励发明家团队们推动 3D 打印这一加法建设(additive construction)的发展,为未来人类移居火星设计和建造可持续居所。该居所必须要有能让四名宇航员生活一年的1,000平方英尺的生活空间,并把包括生命支持、机械和电气、太空服和流动站舱口以及管道等系统考虑在内。


AI. SpaceFactory 团队方案


18个团队于5月16日提交了他们的设计。评委们选择了十大团队进入虚拟模型阶段,继续争夺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的前五名。


SEArch+/ Apis Cor 团队方案


“3D打印人居”竞赛旨在促进使用本土材料建造居所的技术发展。有朝一日,自动化机器将被部署在包括火星在内的太空深处的目的地,建造人类栖息地。在地球上,它们同样可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或在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使用受限的情况下建造出经济适用房。


X-Arc 团队方案


新闻来源:

https://www.nasa.gov/directorates/spacetech/centennial_challenges/3DPHab/top-10-virtual-model-stage

本条新闻由罗德岛设计学院别非伊提供



未来太空生活畅想曲

未来实验室的外太空生活展览


不仅是美国宇航局,许多设计实验平台也在积极探索着未来的太空生活。近日, Foster + Partners 将在2018年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的未来实验室中展示其在火星和月球上的生活愿景。系列模型、机器人和为了探索太空未来生活的未来主义设计将组成此次展示的重要部分。通过虚拟现实,游客将能够看到内部最先进的居住舱之一。



Foster + Partners 在今年的 FoS 未来实验室中占据中心位置,而该实验室致力于太空探索、自动运输、机器人和个人飞行。最新的实践研究包括大规模 3D 打印、机器人技术和利用火星和月球表面松散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层增材结构(Regolith Additive Construction)等在内的新技术开发外星栖息地,这些技术也将展出。


FoS Future Lab 将于2018年7月12日至15日从早上7点至晚上7点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向公众开放。


新闻来源:

https://www.fosterandpartners.com/news/archive/2018/07/foster-partners-to-showcase-extra-terrestrial-habitats-at-goodwood-festival-of-speed/

本条新闻 由卡尔斯鲁厄大学李春浓提供



平底楼宇一日起

乌拉圭的预制小教堂



技术对建筑的影响可不止外太空建筑,近在咫尺,技术的发展正带来传统建造流程的革新。


乌拉圭的 这座小教堂由 MAPA 设计,在葡萄牙预制生产,仅用一天便在 Sacromonte 组装完成。


这个被工作室称为“景观放大器” 的小教堂由两个9x6米高的交叉层压板组成,向上汇聚但并不接触,倚靠在底面金属平台上。一个内有一座 “卡拉罗地拉” (La Carrodilla)雕像,由黑色半透明缟玛瑙制成的漂浮盒子 穿透一侧层压板,打破了对称,并给空间带来了光。 它被认为是一个现代化的神圣空间,巧妙地向周围开放,融合了室内和室外空间。



新闻来源:

https://www.domusweb.it/en/news/2018/07/04/uruguay-a-prefabricated-chapel-in-the-vineyards.html

本条新闻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葛路遥提供



艺术工作者的“限时犯罪计划”

你将如何度过神圣的“清除之夜”?


教堂似乎都带着神圣悲悯的色彩,然而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如教堂般神圣的夜晚——在这一晚,所有犯罪都是合法的——你会做些什么? 伴随着电影《The First Purge》的上映,The Verge 网站的艺术及新闻从业者们接受了访问,谈论他们将如何度过可随意犯罪的“清除之夜”。


7月4日上映的《The First Purge》,是始于2013年《大清洗(The Purge)》的系列电影的第四部。电影故事发生在不久后的美国,一年中的一个晚上,法律无效,几乎所有犯罪都合法。电影中,公民“清洗”最反社会和最具攻击性的人群,而政府实际上是在秘密清除社会上最脆弱的成员——主要是穷人和工人阶级的有色人种。2014年的《大清洗: 无政府状态》和2016年的《大清洗: 大选年》延续了故事,聚焦于那些脆弱的受害者和无情的反社会人士。

尽管《 大清洗 》系列电影在恐怖场景中包含了社会评论和分析,它们并没有在人们可能犯下的罪行上花太多时间。当 The Verge 的工作人员被问到,如果他们能在一晚里逃脱任何罪行,他们会怎么做时,他们的回答竟然是 “去博物馆偷画” “将商业广告牌篡改成政治运动的宣传广告”“去动物园把所有动物放出来”…… 艺术和新闻从业者的脑回路都是这样清奇的吗?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verge.com/2018/7/3/17531300/first-purge-film-franchise-anarchy-election-night-lets-do-crimes

本条新闻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葛路遥提供



安全危机下的设计探讨

学校建筑可以保护儿童吗?


即使在所有犯罪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今天,仍然有无数恶魔横行。 近日美国学校发生的悲惨枪击事件再次引发了包括增加学校安保措施甚至是武装教师的讨论。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为确保学生安全,应如何改变学校的设计方式呢?是否应设有安全房或安全位置,让学生们更容易实现逃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建筑系主任 Phil Horton (PH)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如是说。


问:如何权衡设计,让学校既安全、又不会看着像个监狱?


PH:很多建筑公司都能很好地设计出既符合各项安全指标、又美观且功能齐全的学校建筑。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学校与周边的关系。当代许多人认为学校建筑不需融入邻里社区,而应是独立、甚至是封闭的存在,不过这对提高学校安全性并没有多大帮助。现在提倡的是既保持建筑物安全达标,又保证学校不脱离邻里社区。

谈到学校建筑设计策略,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可供参考。一是主动式系统(active systerms),即监控、警报等等,它们越来越智能了且很容易结合入学校设计;二是被动式策略(passive strategy),优化教室方位排布,保证走廊笔直宽敞明亮,避免制造视线死角。

我觉得设计策略不应是针对比方说校园霸凌、破坏公物等等某一类校园安全隐患。 设计的目的应是,通过校园的通透程度和教职工的部署杜绝不被关注到的死角,让不管是什么样的不良事件在校园里都无法滋生


问:哪些是应被优先考虑的有效的设计策略?


PH :在学校的公共安全中,建成环境只是其中一环。政策、心理健康、福利、福利落实力度、经济、文化,这些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筑师是通才,人体工学懂一些,社会行为科学懂一些,建筑师的工作是把所有的林林总总纳入考虑,得出学校建筑和校园的综合方案。

让建筑师尽早参与到学校的筹划过程,他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做出更符合办学目标的方案。


问:如何设计出让学生们轻松愉悦的学校氛围?


PH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校的外观而在于学校的组织,如何通过学校设计在校园内营造出社区集体感。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教育系统的发展是否跟上了需求。很多学校看上去很新,提供的却还是90年代的工厂式教育模式,学生们被大量集中在同一地点集体管理,悲剧一旦发生,后果十分惨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