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双子杀手》或将难脱亏损的命运,虽然该片在北美开画不足两周,在内地上映刚刚5天,在10月23日(李安生日)才会在台湾地区开映,但是对于影片的“不满意”,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显示出来。
早在9月底,《双子杀手》外媒评论解禁,当时在烂番茄获得了7个媒体评价,5烂2鲜,新鲜度仅29%。该片在metacritic获得的媒体评分均分也只有33分,这是李安导演生涯中在metacritic获得的最低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时评分53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79分,《断背山》87分。目前影片在
metacritic的媒体评分均分略微升至38分
,但烂番茄新鲜度则下降至25%。
在评分数据上,被内地观众看做口碑晴雨表的豆瓣目前给出了7.1分的成绩,已经非常包容,但是在李安导演的众多作品中显得仍然不尽如意。
(2000年后 李安导演作品豆瓣评分)
在最为直接的票房数据上,北美和内地观众的表现较为一致,截至目前,在北美地区的累计票房不足4000万美元,内地上映第5日,票房约1.7亿。对比同档期开画的其他两部影片,市场给予的排片空间也在不断下降。
(同档期三部影片排片走势)
面对该片1.38亿美元的成本以及近亿美元的市场营销费用,盈亏表现已经可想而知。
对于120帧技术的尝试,源于李安导演的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片在豆瓣的评分为8.4,在内地的票房表现为1.7亿。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关于这部作品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李安开启了一种更清晰、更流畅、更真实的,但观感更“不像”电影的模式,而且看这种电影需要固定的影厅,国内寥寥无几。
阔别三年,李安带着《双子杀手》再一次以3D/4K/120fps的格式与中国观众见面。影片上映前,关于电影宣传的更多的仍然是眼花缭乱的、普通观众傻傻分不清楚的技术词汇,当观众真的想认认真真去了解一下真正的120帧+4K+3D是一种什么体验的时候,发现影院的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然后退而求其次的利用排列组合去看一场没有技术达标的普通动作片,只是这部影片的导演是李安,主演是两个威尔·史密斯。
(《双子杀手》票仓排片及票房表现)
其实,对比排片和票房在票仓分布可以看出,两组数据的表现并不对等,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三四线城市,根本很难找到能够实现影片最好大银幕效果的影厅
,
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它是一部故事性普通的动作片,而这一定义的影片在电影市场上并不缺乏,因此毫无吸引力。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120帧的技术并没有如当初的《阿凡达》对于3D和IMAX影厅的爆发式拉动,因为对于观众已经习惯的24帧来说,技术的进步明显超前,跟不上的不仅仅是影院硬件设备,还有观众的观影习惯。
但经过李安导演两次的推动,我们依然看到了新技术迈出了一步。在影片上映前,华夏电影研发的CINITY影院系统进行了推广,该系统能够胜任
3D/4K/120fps格式
影片的放映,对于其他制式的影片也能兼容,虽然目前在国内仅有北、上、广、深成都、武汉等重要票仓城市的约30块银幕,这一数据在年底将达到100块,但从无到有更值得肯定。而且据相关媒体透露,后续每年将有固定的高帧率片源,最近的一部则是将在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国女排》。
虽然可能面临第二次让投资方亏钱的可能,但对于技术的不断探索,李安却毫无动摇。近期在频繁的采访中,李安透露了
正在筹备、题材保密的华语新片和
关于拳击故事的新片《马尼拉之战》的进度,关于120帧的“执念”,李安表示“看经费、看机缘,还是想用这种方式“。
对于技术探索的不讨好,李安在之前的采访做过明确的回答“我也希望这是个新的路子,为其他的同业、电影界,尤其是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和观众,看看能不能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
对我来讲,就好像第三个眼开开了,整个世界都不一样,我和电影的关系也不一样了。
所以对我个人来讲,我必须要去追求。
而且现在的新导演也很难有这个资源,我们有这个资源那肯定要去追求。
最主要讲,是真的很漂亮,我觉得有一种美感在里面。
“
不管如何,我们都感谢李安导演对于技术的探索和推动,或许导演心中那个美丽的世界在不远的将来,也提前说一句“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