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X博士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稀有冷知识、黑历史、酷文化、神人物,从钱学森到摇滚乐,无所不包。这也许会是你看过的最酷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俞闲话  ·  东方甄选送礼物,又有新“王炸”! ·  5 天前  
班主任家园  ·  2025春晚竟藏家庭教育 ... ·  3 天前  
中国教育报  ·  蛇年春晚节目单,来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X博士

牛逼or不牛逼 | 《异形:契约》值不值得看

X博士  · 公众号  ·  · 2017-06-17 20:41

正文



文:博士霍

作为一个从小看《飞碟探索》和美国科幻电影长大的社会主义青年。兴冲冲地看完《异形:契约》后,只想说太牛逼了。

我觉得《异形:契约》开场这段,可以划入科幻电影经典桥段了,不多剧透

《异形:契约》可以说已然成为今年最佳科幻电影的竞争者了。目测竞争者可能还有不久将上演的《银翼杀手2》(话说这两个伟大系列居然是一个人开创的——伟大的雷德利·斯科特)

《异形1》诞生于1979年,1979是啥年代,那是华国锋还在位的年代,而一群最伟大的怪异天才在美国弄出了《异形》。

说实话,《异形》诞生在那个年代不是偶然的,有着其历史背景——冷战、美苏对太空探索的竞争。这样一个充满对抗毁灭性和科技大进步的年代,激发了很多天才的创造。当然了也刺激了很多商人的狂热逐利。

所以那个年代是太空科幻电影的爆发期,1977年伟大的《星球大战》诞生,两年后伟大的《异形》诞生。一个是乐观的宇宙史诗,一个是阴郁的外太空惊叫。

其实《异形》的初始剧本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在宇宙飞船里打怪兽”的故事,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扎一笔钱就跑的二流低成本B级片。

两个天才将其点石成金:一个是暗黑设计师H.R.吉格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是他们两个把一个乱七八糟的四流作品变成了人类经典。

H.R.吉格

出生于瑞士的设计师H.R.吉格,是个想象力怪物。没人知道他脑袋里的黑洞通向什么世界,没人知道他的黑暗创造物的灵感源头是哪里。

目前具体所知H.R.吉格从小就对神秘恐怖事物有天然兴趣,后来接触了弗洛伊德学说开始引导和记录自己的梦境。

H.R.吉格的早期设计图

还有他在成年后出了一本幻想画册叫做《死灵之书》(Necronomicon),稍有常识的朋友肯定知道这是向克苏鲁祖师爷致敬啊。想想他的设计,黏液、变形的肢体,的确和克苏鲁有相似之处。

《死灵之书》

这个想象力的黑魔法师,仿佛将宇宙中捕获的粘稠黑死毒液,滴在冤魂密布的坟场上,造出了异形。

他总是能够捕捉住人类恐惧的源头,优雅精致地用他黑暗想象力投射出来:对于骨骼、黏液、生殖器的狂热。

比如这个异形卵就是鸡蛋和女性外阴结合的产物。仔细看蛋的开口处,是不是异常的邪恶。

H.R.吉格和邪恶蛋坟场

比如异形的血是可以腐蚀穿透钢铁墙体的强酸。

比如抓脸虫的肉缝中露出一个邪恶的长条……

比如异形是从宿主身体中破胸而出的

这种暗黑想象的极致在于,它完整设想了一套异形虫族的生态系统。人类对昆虫密集产卵生殖和寄生生殖有着强烈的先天恐惧。异形系列把这点牢牢攥住了。

当时H.R.吉格在拍摄现场有一个封闭的小作坊,他在里面做异形道具。为了还原暗黑状态,一些道具是用屠宰场拉来的动物骨骼、内脏和血做成的。当时的剧组人员都有点怕他,不敢进他的工作室,甚至还有谣言称,H.R.吉格把他前女友骨骼做成标本放在工作室里了!

在别人眼中H.R.吉格工作时就是这么一个形象

但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很享受这种恐怖的拍摄气氛。第一部时,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演员的恐惧和紧张都很真实。这是因为雷德利·斯科特和H.R.吉格这俩疯子对于异形的设计完全处于保密状态!直到拍摄时才把那些异形展现给演员们,当场吓尿!据说当时演员都有心理阴影了,恐惧反应都是真实表现。

异形第一部演员合影

 一般天才级创造物都是无拘无束,横着出来的,直接开创人类认知的新版图,成为后世文化演变的火种。此级别的天才造物有:指环王、克苏鲁神话等等等,异形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的是,我们这代能够看到异形这个伟大系列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而这些天才创造物,都会流变成各种延续性的文化符号。八零后、九零后的人,即使没看过《异形》,也肯定接触过无孔不入的异形符号。

魂斗罗里面就出现异形了,不知道konami给没给版权费

我们目前中国的观众特别友好,看到国内有些片子剧组给剧中人物在现实中建了一个微博,就猛拍巴掌处女座剧组、良心剧组。但看了《异形》系列建立的丰富细节,这些良心剧组简直像吃了一闷棍。

因为异形的爱好者都是深入研究的硬核怪逼,既极端热爱,又特别爱找茬。所以也迫使异形系列形成一个逻辑缜密的世界观:涉及航空学、生理学、天文、机械各个领域。《异形》四部已经完善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这套体系细到什么地步呢?

有的影迷一直致力于研究,如果被抓脸虫糊到脸上,可否用冷冻、激光切除、药物注射的方式把它除掉并活命呢?

结果,发现在《异形:殖民军》(游戏)中已经做出解释、异形胚胎一旦植入人头发育、其胎盘便会形成类似癌细胞的物质、与宿主紧密相连、即使等报脸虫死后脱落强行手术摘除幼体后、宿主也难逃一死。

这种细节简直无懈可击。

还有就是《异形》在暗线中开创了一个文化系统——女权设定。《异形》中的主角全部是女人,是女人拿着喷火枪、电击枪,机器臂干掉一个又一个异形。

在《异形》世界中,坚毅、更有感情、敢于战斗的女战士形象已经深深扎根了。这个设定已经延伸到了《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当中,对于这个设定,雷德利斯科特是这么说的:“女人已经接管了世界”。说完微微一笑。

《异形》1—4部女主角的形象变化

但是《异形1、2》是整个前期系列的巅峰,三、四部虽然也是名导演执导,依然在原有格局和人物中打转,所以在绝大多数电影迷的心中,已经默认,《异形》系列在九十年代末已经结束了。我也是认为,《异形》已经成为了遥远童年时光的一丝清凉。

但是。就像天才球员一样,面对别人眼里的死局,往往一个突破,打开新局面,前面出现大片开阔地。这个让《异形》系列重新复活,继续伟大的人,就是《异形》的创始人——雷德利·斯科特。

从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开始,老雷话锋一转,直接把故事跳出原有结构,追寻太空骑师和人类的关系。

太空骑师的概念其实起源于H.R.吉格的一个设计图


《普罗米修斯》的出现,也让一些老观众不适应——为什么没有那种紧张刺激感了?

因为老雷是有野心的,七十多岁的他把整个片子的格局提到了一个很宏大,很深刻的层面——“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终极问题。为此他不再追求感官上的恐怖和刺激,而是追求一种形而上学的战栗。《异形:契约》中的第一幕,就明明白白的把这种格局说出来了——一切宇宙的绚丽,创造物的精美,在这个终极问题面前都黯然失色。

这个看似无聊、无用的哲学三问真的能让人战栗吗?可以的。

打一个不十分准确的例子。你生活富足,宛如浮士德博士一样阅尽人间知识,沉浸在一种不再有未知黑暗角落的安全感之中。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一本唐代古书,用密码文字记录着:人类是由月球背面的“工程师”创造的;人类一切远古文化都是工程师文化的投射;月球背面存在庞大的金字塔群和人类古代灵魂;而工程师是为了逃避一群冰冷怪物的追杀从宇宙的深处移民到月球的……当你验证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你就会知道那种人面对宇宙的孤独、渺小和不值一提,是怎样的一种战栗。


《异形》前传追求的就是这种还原混沌宇宙起源的感觉——《普罗米修斯》讲述了骑师在远古洪荒中创造了人类;而《异形:契约》讲述了谁设计和创造了异形。


《异形:契约》做到了和1979年第一集异形的呼应,一切如航空飞船对接一般完美,甚至没看过的观众完全可以先看2017年的《异形:契约》,再看1979年的《异形1》。

而且让人会心一笑的是,《异形:契约》有众多像《异形1》致敬的微小彩蛋,这些小彩蛋一下让近四十年的时间折叠压缩了,近在眼前。我看到了三个,这里暗示一小个,希望大家在看片时继续发现。

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异形的宇宙观闭环已经产生。可以用《异形》里的一句台词来形容这个结构——完美的有机体。

由衷感谢雷德利斯科特在这个缺乏创造力的时代,还能给我们带来这种片刻冰凉、片刻战栗的作品。异形中的生化人是长生的,我多么希望像雷德利斯科特这样的天才像生化人一样——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