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约康总喝酒,大哥有点郁闷,说是在柜子里翻出一整套德国厨具和几瓶开了封的红酒,5年前从欧洲倒腾回来费不少劲,结果现在厨具用不上了,红酒变质了,小20万打水漂了。
其实也正常,毕竟这位哥当年还是个28岁的懵懂青年,钱赚了不少,就是不懂怎么花。
说实话,消费升级道路上为了试错难免花点冤枉钱,但像康总这样十几万十几万的扔,代价确实有点惨烈。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各位观众老爷梳理一下,消费道路上到底容易在哪些地方花冤枉钱,希望大家看完后都能少走点弯路。
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下面4个领域:
高级西装入门是个大坑。
消费开始准备买第一套高级西装时,多数男人的消费流程是这样的:
男人在西装上花冤枉钱,说白了就是因为不了解,总想最快最好的选到合适的衣服。
西装不同于其他衣服,它背后有太多学问。
如果你不想在西装上花冤枉钱,一定不要买成衣——没有任何品牌的任何一件成衣,能保证你穿上后完全合身。
去尝试一次定制,听听量体师问你的百十个问题,当你发现定制西装的领型、扣子都不能随便选,甚至「平时小鸡鸡会放左边or右边」都会被考虑进西装设计时,你才会发现自己对西装有多么轻视。
另外,如果不是绅装爱好者,一套定制戗驳领三件套足以满足基础需求。再放宽一点,一件亚麻单西+一套礼服就足以应付你人生大部分需要西装的场合。
很多男人买腕表的经历是这样的:
在腕表上花冤枉钱,大多是动机不够单纯。
不要将腕表当做炫耀和装X工具,也没必要追求成为别人眼中的「腕表玩家」。
你需要的,其实只是一款自己真正喜欢的腕表,一枚第一眼看到它就心跳加速小鹿乱怼的精密仪器。
腕表可以不被用来看时间,它只需要提醒你「最美妙的时光属于自己」。
下面是喝酒时男人的消费历程:
在酒上花冤枉钱,原因就是俩字「跟风」。
如果你只能尝出威士忌的苦和辣,又何必强迫自己相信其中蕴含那些复杂美妙的香气?
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口感习惯,为什么听别人几句话就要改换口味?
品酒之雅在于个性,而非共性。
当男人开始考虑买车,最麻烦的事来了。
「什么品牌高级养起来还不贵?什么款式外形成熟又帅气?哪种内饰才够酷?性能强弱怎么区分?
轿车和SUV该怎么选?」
光这几个问题,能足以让一个男人头疼半年。
而且买车的试错成本很高,一旦买不准,很可能几十万都打了水漂。
买车这件事,不要问太多别人意见。别人意见都是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总结出来,而你自己的需求只有自己清楚。
选品牌,
不要听别人讲什么品牌定位。如果不了解汽车品牌,就选发明汽车的那个人创建的汽车品牌,绝对没毛病。
养车成本,
不要看别人按计算器给你算,上万公里保养一次的车型是最好的,能省下宝贵的时间且折算后也并不昂贵。
外形设计,
如果不太确定何为帅气,先按照「基本款」穿搭完毕,如果无论休闲还是正装站在车旁都非常和谐,那这款车就是最帅的。
内饰设计,
给人的感受越多越好。如果A车的内饰让你觉得「简洁整齐」,而B车让你觉得「向工业革命时代致敬的设计细节无处不在、多种金属光泽混搭带来出众质感」,那无疑后者更好。
性能,这事就复杂了。
别跟理工科校友瞎聊,500匹马力和50匹马力的区别你不需要知道。大部分私家车车速破百都要10秒左右,能做到7秒的话性能强到刚刚好。
安全上别迷信那些科幻电影里的高级功能,好刹车、高刚性、多安全气囊外加精准的操控能力才是男人所需。如果对自己不够自信,附加上盲点辅助和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就稳了。
轿车还是SUV?两派粉丝吵了十年没个结论,不如选台跨界车。驾驶和乘坐有轿车的爽、四驱系统+高底盘=都市野外两相宜。全能选手不必站队。
最后论车型大小,无数人会告诉你能载上一家老小还能塞下一只宠物的车才是王道。但对于追求质感的男青年来说,80%的时间后座是用来扔包的。体大量足在任何领域都不是品质感的象征。
满足上述要求的车,按常理来算,没60万下不来。但凡事总有个意外惊喜,
即日起至9月30日,梅赛德斯-奔驰GLA SUV,最低日付22.88元就能拿下,置换或重购即享每台最高限额2,000元车辆保险支持。另外,凡购买GLA SUV 1.6L以下排量车型,还可享受车船税全免政策以及 「任性1/4」购置税支持方案,获25%购置税支持。
买车能省下30万,这就很出乎意料了。
看到这里不难发现:男人要精确、适当、有效地去消费才能把钱花得有品质,并且能把钱转换成对等的内外形象及生活质感,而非单纯增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