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涨价推动化工股盈利频超预期(来源:大众证券报)
2)大型煤电企业交易重心转向长协 煤价走稳基础正逐步形成(来源:证券日报)
3)美有望批准首个癌症基因疗法!(来源:上海证券报)
4)行业整顿叠加价格上涨 稀土股以“稀”为贵(来源:投资快报)
5)证券行业处估值洼地(来源:东方财富网)
6)商业模式度过试水期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井喷在即(来源:证券日报)
7)小龙虾夏季争夺战拉开 上市公司分食千亿元蛋糕 (来源:证券日报)
8)河北: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铁路建设目标任务(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报:优质次新股将迎来绝佳机会
从近期市场情况来看,次新股分化严重。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了7月份以来次新股涨跌幅,同时除去6月份以来刚上市的新股因素,绝大部分次新股仍处于杀跌状态,仍有30%以上个股上涨,其中上半年业绩预告暴增的个股涨幅尤其明显。
在除去6月份以来的新股后,7月以来10个交易日中,涨幅最大的次新股为汇纳科技(47.480, -2.42, -4.85%),涨幅达到45.6%,其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增220%;涨幅次之的则是开立医疗(25.660, -0.57, -2.17%),达40.87%;其他业绩大幅预增的个股如高争民爆(31.010,1.12, 3.75%)、安车检测(51.180, -1.52, -2.88%)、雪榕生物(23.070, -0.49, -2.08%)、寒锐钴业(111.880, 1.69, 1.53%)等都获得10%到20%以上涨幅。
从整个板块来看,次新股近期始终处于大幅震荡中。华创证券认为,次新股板块分化是大方向,板块超跌而被错杀的优质标的将迎来重要投资机会。一方面,次新股整体收益风险配比和参与性价比相较以往都趋于下滑,在政策端未见有彻底转向前,次新股板块的系统性收益将持续承压;另一方面,发审从严和审核通过率持续降低,又将催生一批业绩优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并且,平均净融资额以及流通股本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均大幅降低,新股上市后更容易吸引投机资金进入,次新股内外部筹码之间的博弈将加剧。
分析人士指出,在这种市场风格下,次新股难有整体性投资机会,但估值进一步修复将为反弹蓄力,可关注质地优良的次新股龙头。在“业绩为王”的市场氛围中,这些次新股更具安全性与吸引力,可以寻找结构性机会。
方正证券:轻指数重个股,等待时机
随着人民币汇率企稳,6月FDI同比增加2.3%,结束连续二个月负增长局面,国内外汇储备已实现5连增,汇率稳定才是A股稳定基础。从近期盘面看,场内资金从“漂亮50”逐步流出,开始向以“煤飞色舞”、一带一路、二线白酒、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二线蓝筹股转移,资金开始寻找估值新洼地。只要热点得到扩散,只要市场还有赚钱效应,则A股行情就不会结束。短线大盘继续在前期缺口下方蓄势整理,等待突破契机。操作上,淡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国改、高端整备制造、券商及底部右侧放量股,逢高减持股价高高在上股。
华泰证券:个股继续分化,大小盘同涨目前不现实
上证50指数持续强势,核心仍然是金融+资源,热点板块轮动中个股活跃度有所提高,赚钱效应一般,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目前相当部分中小盘成长股已经估值比较合理,市场未来个股间的分化会更大,大小盘股如要实现一起涨,需等待增量资金持续入场。“保监会将引导保险资金流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基建”,关注中字头的继续表现,西藏基建的扩散;关注华大基因上市,基因测序或有超跌反弹表现。
东北证券:短期回调压力并未消除
我们认为短期回调的压力并未消除。通过观察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窄平衡”状态下的一些规律可以辅助我们对市场走势进行判断。在近一年的“窄平衡状态下”,上证综指的20日移动平均振幅及涨跌幅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并呈现反向表现,即在指数收盘价的顶部,振幅收窄;在指数收盘价的底部,振幅加大。目前上证综指的振幅MA20处于其区间低点并出现反弹势头,而涨跌幅MA20处于区间高点,表现出下跌态势,因此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窄平衡”下振幅特征规律,我们认为市场普涨的可能性已经进入下降空间,短期仍需警惕市场回调风险。
广州万隆:地雷引爆加速调整 重磅数据揭市场隐忧
地雷引爆加速创指下挫 重磅数据揭市场新隐忧在美股、港股相继创新高时间节点,A股却依旧在3200点附近来回震荡。虽然昨日中阳线唤起了市场对向上补缺的憧憬,不过周五早盘两市弱震荡的走势也再次把市场拉回现实,尤其是创业板盘中进一步破位下行大跌超1%更加剧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
昨日收评已指出,随着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大金融等权重在利好兑现后短期有回调需求,早盘银行股为代表的上证50冲高回落走势也印证了这一预判。比较超出市场预期的是,创业板地雷接二连三被爆出,在市场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神雾系和三聚环保的利空之际,网宿科技、温氏股份这两只创业板权重股又发布了中报业绩大幅变脸的公告,不仅直接拖累了创业板指再次下挫,更引发了市场对于这些成长股科技股遭到业绩证伪的担忧。
盘面来看,由于创业板的再度走弱,市场整体赚钱效应出现明显下滑。早盘资金处于无心恋战的状态,除了中报业绩预增股如汇纳科技等贡献了寥寥几只涨停外,两市几乎热点尽墨。包括近期炙手可热的造纸、西藏本地股都明显遇冷,这其实也符合我们强调的对于中报业绩预增股的炒作逻辑:对于产品提价而带来的业绩增厚,这类标的炒作要注意在消息面出现价格拐点之前兑现获利。
既然业绩预增股受到资金追捧,那么业绩变脸股自然也会遭到资金无情抛弃,除了上文提到的几大创业板权重股放量巨挫外,已发布预告的业绩变脸股无一幸免,如由预增变为巨亏的青龙管业,遭到7万手封单牢牢封死跌停,此外业绩增幅低于预期的欧普康视也同样一字跌停。所以,随着资金偏好越来越重视业绩,绩优和绩差股的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中报业绩兑现的窗口更加会放大这种差异反应,所以对于业绩变脸或持续亏损而股价又处在相对高位的这类地雷股,投资者决不可抱有幻想,需第一时间逢高出局,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另外,还有一则数据要引起足够重视。据最新数据测算,私募仓位已提升至股灾以来追高水平,平均77%的仓位水平创下了近两年新高,所以不难理解私募基金加仓是自五月中旬以来的这一波反弹的主要推手。但同时问题也随之暴露,上方补缺即将遭遇强压,一旦指数滞涨,那么私募减仓或调仓的需求势必会引发市场短线较为剧烈的波动,这也可能是近期市场风格变化剧烈,指数走势不同步的重要诱因,所以这一点值得高度警惕。
个股推荐业绩回升超预期,券商处于估值洼地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业绩超预期回升,自营为主要贡献点:6月上市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21 1亿元(剔除华安和中原),环比上升84.8%,同比上升1.6%,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同比营收实现正增长,单月净利润89亿元,环比上升1 1 1 .2%,好于市场预期。净利润方面,国君(11.35亿元)和中信(8.84亿元)华泰(7.37亿元)位列前三,大型券商的盈利能力愈发增强。 我们判断业绩的回升主要来自于自营业务,自5月低点至6月底,上证50整体涨幅接近10%,我们猜测蓝筹股业绩上涨后,券商自营兑现了部分交易价差,从而反映在账面报表,预计下半年将持续利好自营能力较强、资金充沛的大型券商。
板块向好,金融板块领跑:从5月下旬开始,市场在蓝筹股带领下逐渐震荡上扬,消费龙头与“大金融”板块开始体现其防守价值。截止6月月末,上证综指报收3192.43,上涨2.41%,,沪深300录得3666.8( +4.98%),非银板块报收1809.72点,上涨4.58%,持续领跑全行业(主要的涨幅来自于保险板块)。中券商板块在连续3个月下滑后终于开始了上涨(+2.1 7%)。但是从近半年的表现来看券商涨幅依旧位于较低水平其绝对估值水平也处于历史中枢下方,未来仍然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IPO维持稳定,增发略恢复:6月首发IPO金额基本维持稳定,单月承销金额为173亿元,较上月基本持平,承销家数为36家,较上月略减少2家。6月第一周,IPO核发批文仅为4家,引发了市场对于IPO暂缓甚至暂停的担忧,但随后核发节奏重新恢复正常,实质“注册制”的大方向并未改变,结合上半年IPO的节奏情况,我们初步判断全年IPO规模在2100亿元左右,IPO的常态化发行也有利于项目储备丰富的大型券商加快项目实施落地。另一方面,6月增发募集资金540亿元,较上月337亿元有所回升,从中或可略窥监管边际放松的迹象。全年增发规模极有可能会好于市场此前的悲观预期。
投资建议:6月份券商行业整体财务数据出现显着改善,主要来自于蓝筹股上涨对自营业务的带动,并且我们判断下半年市场仍然对蓝筹板块具备较好的偏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因承销业务(主要为定增和债券)下滑带来的业绩拖累。并且我们也观察到近期的监管口径略有放松的迹象(主要基于6月中旬刘士余关于券商创新的表述“没有创新,证券行业就没有活力。同时,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创新必须以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为前提”),下半年券商经营环境亦有望改善。目前券商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未来仍有修复空间,此时布局价值洼地性价比较高,建议继续关注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名家观点资本市场研究人士:问题股恶庄股闪崩跌出了市场正气
来源:证券时报
最近,A股闪崩个股不断,笔者认为,在目前监管趋严、投资风格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阶段,一些过度偏离内在价值的个股出现闪崩,实质是价值回归。
比如7月13日深市有多只闪崩股,市盈率都在60倍以上,有的甚至业绩亏损。其中正虹科技尤为典型,该股十大流通股东有投资基金、资管计划等大机构,公司不仅今年一季度亏损,而且之前几年业绩也比较差,徘徊在盈亏边缘,此类股票基本面风雨飘摇,股价被高估,股价下跌是迟早的事情。
当然,监管层近来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欺诈发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市场生态环境明显净化,市场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这或许也诱发了一些个股价格的闪崩。
长期以来,一些基本面存在问题、业绩很差的股票,却得到一些基金和资管计划等大资金的追捧,在有违投资常理的背后,原因或是一些大型投资者及其操盘手存在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的企图。个股盘子小,方便机构操纵,且操纵起来股价波动幅度巨大,一些操盘手可趁机搞老鼠仓。监管部门严打市场操纵,导致不少控盘资金撤离,老鼠仓也或赶紧开溜,上述操作模式由此土崩瓦解。
有些人认为闪崩会打击投资者信心,笔者认为,公道自在人心,个股闪崩跌出了A股正气,涤荡了市场污泥。股市本就应该是投资者价值投资而非投机的地方,但此前价值投资观念在A股并没有太大市场、没有多少人认同,投机操纵却成为市场游戏潜规则,庄家、游资、打板、跟庄,市场搞得乌烟瘴气。现在个股闪崩,是一些问题股、恶庄股闪崩,此前这些股票在操纵者的操纵下股价高高在上,多数投资者本就看不顺眼,股价闪崩,让投资者再次感悟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内涵。个股闪崩,不仅一些跟庄散户可能亏损,那些恶庄更可能要亏吐血,其此前搜刮的股民财富将就此烟消云散,何尝不是自作自受。
个股闪崩,跌出了A股价值投资的好时代。一些泡沫股、问题股接连闪崩,投资者对此类股票自然会敬而远之,转而追捧哪些有业绩支撑、有发展持续性的个股,可以说,A股市场将迎来最好的价值投资时代。事实上,今年只要投资者坚守价值投资主线,比如投资10倍以下市盈率个股,就很难出现亏损。
投资者要避免摊上闪崩股,唯一的选择就是顺应市场形势,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投资者理应把握A股市场拨乱反正大势,顺势而为,遵循股票价值投资的本义。现在市场傻钱越割越少,投资者若还是按照老皇历热衷于筹码投机、指望击鼓传花有更傻的钱来接盘,这个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因为你可能就是最后一棒,就是最傻的钱。
对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而言,要完善投资决策程序,严防老鼠仓交易,尤其在接受社保基金的委托时,更应杜绝筹码投机,只有价值投资,才能确保老百姓保命钱的安全。
个股闪崩,也说明此前监管部门全面从严监管的各项举措,切中了市场的七寸和短板,既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也撼动了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老鼠仓的根基,让一些违法违规者望风而逃,监管部门理应乘胜追击,进一步强化严格监管举措。A股市场几十年来形成的投机操纵土壤,很难通过一年两年的监管执法、就从根上得到清除,投机与投资观念仍然会在A股市场长期厮杀,需要持之以恒严格监管,来引导A股市场实现向价值投资的成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