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线投资社群
我们提倡“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我们提倡长期价值投资,持有最优秀的公司,赚成长的钱。我们提倡智力众筹,群策群力。我们提倡常怀感恩之心,合作共赢!这就是我们——素昧谋面却亲如一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线投资社群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四十四期2020.11.15)

长线投资社群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11-15 20: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长线投资社群的第398 篇原创文章


长线投资社群宗旨: 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一切以成长价值为核心。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搞清楚股价为什么涨跌。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价值投资,交流分享还是非常必要的。


长线投资社群愿景: 建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不掺杂任何商业目的、纯粹为兴趣爱好而来的长线投资朋友圈。投资理念: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坚持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为伴,赚企业成长的钱。价值观: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



《我们是这样的一群人》

作词:崔文超,作曲:赵昕宇,演唱:赵昕宇




投资


观点

活动


指数



@天山龙江:


(1) 功如果有捷径,那就是终身学习。 投资知识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将形成大跨越。


分享《价值》中的2段话:


对于一名投资人而言,理解潜藏在巨大势能中的关键行业和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投资决策的起点是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包括供给端的变化趋势、行业环境的历史演变以及生意模式的本质,思考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持有30年以上。


什么样的行业具有巨大的势能?


当下的中国是越来越富,越来越老,越来越强调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的社会。越来越富必然催生奢侈品消费、美容、与财富管理需求。(中国中免、华熙生物、爱美客、珀莱雅、东方财富)


人老了,眼睛不好了,牙不好了,得癌症的概率会大幅度的提升。(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恒瑞医药、艾德生物)


要搞创新,需要大量的实验室、研发机构与研发外包服务提供商。(华测检测、昭衍新药、泰格医药、凯莱英)


随便理一理,就有很多的公司值得长期跟踪和关注,也许未来5到10年的投资机会都有了。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巨大


根据Oliver Wyman数据显示,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个人可投资资产是指剔除房产投资的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60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87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


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潜力十分巨大。一方面,我国正在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龄化带来的各类刚性支出将会大幅增长,居民通过投资寻求财富保值增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疫情提升了民众风险意识,个人和家庭通过理财、保险等平滑消费、规避风险的需求愈加迫切。


通常,股票风险大,债券风险小。但是,昨天信用债市场跌的惨不忍睹,国有资产上榜了不少,大名鼎鼎的苏宁也上榜了好几只,难怪股市给一些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公司那么高估值。与收益相比,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你看连安全性很高的债券都出了问题,那资金还能去哪里?这种情况下,注定长寿命高成长高确定的公司享受高溢价高估值。


很多信用债大跌的根本原因还是兑付危机。俗话说的好,你想要别人的收益,结果别人想要你的本金,最后没办法,只能大幅折价出售!


● 人生致富靠大机会


巴菲特:我常常告诉学生,只要能做对四五个决定就能致富。


人生就是要找看得懂的显而易见的投资机会,不要说10年10倍,就是10年5倍,20年赚25倍,…,只要能持续几十年,对普通人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最近医美行业的华熙生物和爱美客表现非常亮眼,我觉得医美行业中的龙头个股就是值得大家持续关注的一个大机会。再来看看行业渗透率,以及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


2014年,医美在中国大陆渗透率仅为2.4%,而同期,医美在中国香港渗透率为3.8%,在日本渗透率为10.3%,在美国渗透率为15.7%,韩国是全球医美渗透率高的国家之一,医美行业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发展为国家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2014年,韩国医美项目渗透率高达18.2%。过去五年,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有了显著提升,从2014年的2.4%上升到2019年的3.6%。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仍有显著差异,未来,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增长空间广阔。


2025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为4224亿元,5年复合增速为22.60%;203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为9102亿元,10年复合增速为19.56%;2045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可达16685亿元,25年复合增速为10.04%。


在医保控费大背景下,医美细分行业成了一道逃生门!医美是未来十年的好方向,抓住一些显而易见的投资机会"躺赢”就好了,往往比换来换去找来找去强多了。比如2016年/2017年爱尔眼科在300亿市值的时候,我说远期看到3000亿市值,如果我能有勇气重仓,现在就快十倍了,而且还省心。华熙生物,我现在就牢牢抱住,看看能不能从300多亿市值涨到3000亿市值。现在颜值经济现在越来越火,双十一薇娅直播间卖的华熙生物面膜139元/套,瞬间被抢购5万套,卖的好火!


(2) 高估值下的风险


高估值往往对应着高成长预期,如果业绩不及预期,可能股价会大幅杀跌。 最近我们遇到的例子就是伟思医疗,上市之前业绩持续高增长(2017年~2019年:营收增速50%/43%/53%,净利润增速74%/57%/57%),3季报业绩明显减速(营收增长13%,净利润增长22%),市场出现一轮杀估值。伟思医疗2019年净利润1亿元,今年市值一度达到162亿,对应静态市盈率162倍,假定今年净利润增长25%,则最高市值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129倍。目前伟思市值82亿,按今年1.25亿元净利润算,动态市盈率65倍,从最高点刚好腰斩。


最近群里聊的比较多健帆生物,实际上刚上市那一年也因为业绩不及预期出现了大幅杀跌。健帆生物2016年8月2日上市,上市前3年(2013~2015)年的营收增速为21%、22%,37%,扣非净利润增速为29%、20%、33%,看历史业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健帆生物发行价10.8元,上市后总股本4.12亿股,发行价对应的市值为44.45亿,2016年净利润2.02亿元,上市后健帆很快股价被炒高到82.68元,对应市值340.64亿,对应动态市盈率168倍。之后健帆因为业绩不及预期(2016年营收增长6.83%,扣非净利润增长0.12%)被一路杀跌到2017年8月最低26.20元(对应市值108亿),跌幅高达68%,此时按2017年净利润2.84亿计算,动态市盈率38倍。(注:以上股价均为后复权)


从伟思医疗和健帆生物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买估值太高的成长股是存在大幅杀跌的风险,从安全性角度考虑,还是要讲究安全边际。我认为对于优质成长股按当年的盈利预测算30~50倍是比较好的区间,具体估值根据未来10年预期的净利润复合增速来决定,如果实在看好,就用透支一年买入法:站在一年周期看,用下一年的盈利预测看估值是否在30~50倍,太高则存在很大风险。


最后,说到了健帆,还要再提个醒,虽然健帆我们长期看好,但是当下是否能马上重仓买入马上赚钱还很不一定。从上面的估值计算我们知道,健帆2017年动态市盈率最低为38倍。我们又计算了一下2018、2019年、2020年最低价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倍、28倍、36倍。根据盈利预测2021年健帆生物净利润为10.5亿,目前市值566亿,站在一年的周期看,动态市盈率为54倍。显然,健帆离过去4年的最低估值都很有距离。虽然目前优质成长股普遍估值过高,但是从安全性角度,当前位置不宜重仓。


(3) 市场又大跌了,很多人叫苦连天,我想关键是没搞清楚到底是赚什么钱?


长期我们赚的实际上是业绩成长的钱,牛市多涨的,熊市一来往往都会跌回去。就比如说万孚:2018年大熊市股价最低24元,这是熊市最低价,也是市场愿意给的最低估值,假定最近跌的熊市又来了,股价多少合理呢,就看这2年净利润增长了多少。万孚2018年净利润3亿,看业绩预测2021年净利润大概8亿左右,净利润增长166%,最低迷时的股价对应为:24*2.66=63.84元。今天最低价为70.14元,说明站在一年的周期,股价还没有跌到极度低迷。


很多人老是不相信,实际上长期赚的就是净利润成长的钱。市值=估值*净利润,假定隔2年就有一次极度低迷,估值就压到最低,比如就是30倍, 那么你在这2年的持股当中赚的就是净利润增长的钱,净利润增长200%,你就赚200%,净利润增长50%,你就赚50%。股市中的实例就比如恒瑞医药:上市20年,净利润增长102倍,市值增长133倍。


经常是你买的估值不低,而且只持有了几个月,连一个年度都没有跨越,你怎么可能赚到成长的钱?坐电梯也很正常!


长期持有想赚钱,首先你要买的估值足够低,在股价持续大跌别人都不敢买的时候买,这样你才可能买到低估值,其次,你要持有的时间足够长,这样你才能看到净利润成倍的增长,你才能赚到成长的钱。


(4) 如何避免坐过山车?


做长线最怕坐过山车,如:三友医疗5月11日51元买进,现在还是51元,虽然期间最高涨到89元,最高浮盈达到75%,如果高位没卖,持有半年收益归零。再比如壹网壹创9月9日134元买进,现在是134元,虽然期间最高涨到185元,最高浮盈达到38%,如果高位没卖,持有2个月收益也归零。短期股价波动很大,确实难以预测,坐电梯很正常。那么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如何避免坐电梯呢?


格雷厄姆说:投资是经过认真严密的分析,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满意的回报的行为。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既有内在价值,也有交易价值。股票的内在价值是一家公司在剩余寿命期所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通俗一点说就是:假如一家公司预期能存在20年,20年累计能创造100亿元的现金流,那么100亿元就是它的内在价值。投资关键就是要评估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然后尽量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目前很多价值投资者都用一家公司未来10年累计能创造的现金流的总和来估计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由于现金流折现法主要是用于净利润持续稳定增长的优质企业,现金流又简单地用净利润来替代。所以, 简单地说,投资就是要简单地估计一家企业未来10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然后据此给出合理的估值倍数,然后再根据 市值=估值*净利润,来计算一定时间内的合理市值。


比如说艾德生物,我预计未来10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5%,那么估值倍数则为41倍,2019年艾德预估的净利润为1.6亿,计算出合理市值为65亿,在65亿市值附近买,如果2020年艾德净利润增长到2亿,那么如果还是40倍,则合理市值上升为82亿,如果2021年艾德净利润为2.5亿,则合理市值上升为102亿,如果2022年艾德净利润为3.4亿,则合理市值上升为139亿。不管股价怎么波动,年复一年,只要公司净利润不断增长,公司的内在价值就不断增长。买入时你就要根据这个某一年的合理市值,看看你买入持有一定时间有没有收益。


比如三友医疗,2019年净利润接近1亿元,我认为三友十年后净利润可能会达到10亿,10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5%,大概可以给40倍估值,根据盈利预测三友2020年净利润大概为1.2亿,2021年净利润大概为1.7亿,2022年净利润大概为2.4亿,则对应的合理市值分别为48亿,68亿,96亿。三友上市第一天对应的市值为74亿,目前三友的市值为105亿。对比一下就知道,现在这个价位买进,这2年如果光靠成长是很难赚钱的。


在比如壹网壹创也给个40倍估值,根据盈利预测2020年净利润3.4亿,2021年净利润4.7亿,2022年净利润6.4亿,计算可得合理市值为:136亿,188亿,256亿。目前壹网壹创市值193亿。从计算我们大概知道,如果市场比较熊的话,当下的这个市值买进,持有1年很难赚钱,持有2年很可能会赚钱。所以,我一直强调按2021年盈利预测40倍买进网创,要做好一年不赚钱的准备。


再比如中顺洁柔,今年净利润大概为9亿,我们分析过十年后净利润大概可以到40~50亿,净利润复合增速大概18%,这样的公司可以给个27倍的估值。2021年预计净利润10.8亿,27倍,则对应市值291亿,2022年预计净利润13亿,27倍,对应市值351亿。中顺洁柔目前市值271亿。大家可以根据这种估算,再根据自己的收益预期,看看是否能够介入。


买一只股之前,估计一下未来净利润,再给个不高的估值倍数,简单算算你持有1年或者2年能赚钱吗?或者持有5年能赚钱吗?


说到估值,再强调一下:投资不是简单的精于计算,关键还是理解背后的企业,最好是能想象它五年十年后的样子。如果你将黄铜当成了黄金来估值,那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买股票强调要有安全边际,好像下雨天你要准备一把伞,好使自己不要太狼狈。但是股市极度低迷的日子就像下雨天一样往往都是比较少的。根据内在价值计算出来的估值一般都是偏低的,往往市场会给溢价。


另外,为什么明显透支了未来一两年的业绩预期而不卖?事实上,股价运行从来都不是线性的,反正我预期的年化收益只有25%,估值高了,让它涨去吧,看爱尔按今年的盈利预测都涨到了160多倍呢!看爱美客按今年的盈利预测都涨到了200多倍。


安全边际是给我们保命,保住本金,而放低预期让利润奔跑,则是着远长期的确定性赚大格局的钱!


(5) 看了这篇新闻大家有何感想?


今日首发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混合型基金首募规模达到约507亿元。按照此前设置的150亿元募集上限,预计该基金配售比或低于30%。


这也成为了继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兴全合丰三年持有之后,今年新发基金中第4只首募规模突破百亿的三年期封闭式爆款基金。


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萧楠,在圈内以坚持长期投资而闻名,持股周期非常长,许多重仓股持有了多年,换手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最新定期报告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萧楠的十大重仓股中有八个保持不变,过去五年的十大重仓股中有五个持有不动,而这些重仓股也给萧楠的产品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坊间一度戏言萧楠属于“躺赢”。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三季度末,萧楠管理的5只基金规模共计344.73亿元。随着易方达高质量严选的发行,萧楠即将晋升500亿基金经理俱乐部。


招募说明书显示,萧楠管理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投资范围包括A股、港股、债券等,并将把不低于80%的资产投资于高质量公司。



评论

@淡定 坚决贯彻长期主义投资理 念,站在未来决策现在的投资行为,才符合未来全面注册制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长久的实现财务和思想的自由。

@梦想家谭 :一是高质量好公司稀而珍,坚守股权和价值的增长,陪公司一直成长,同时也是在提高认知;二是持有好公司的股票,并不需要经常短线做t,不操作有时确实是最好的操作。

@天山龙江 :为什么受追捧?收益高啊,而且还躺盈。再次说明:优质的东西总是稀缺的,要坚持长线投资,用3~5年的眼光优选高质量成长股,只要有耐心,即使换手率很低,一样可以获得高收益!

即使这样的业绩,还被资本市场追捧成这样,你想想群里有些人一年赚了一倍还不满意。 最优秀的基金经理,最强大的投研团队,也只能取得那样的成绩,何况我们普通人? 个人投资者要做好投资一定要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要有颗平常心!


(6) 2020年11月15日 #每周简评


本周个人比较受震撼的是乐趣先生的几句话: “苹果季度红利到账,今晚开盘后继续第11次无脑追加买入”,“不判断估值高低,不相信自己比市场聪明”,“正确的事,简单地做,坚持下去,结果并不简单”。 乐趣先生因投资茅台而一战成名,曾经持有茅台4~5年都不赚钱,后来赚了十多倍。 我对乐趣印象比较深的是: (1)钟爱茅台(2)长期满仓不不择时(3)最有价值的分享,并不是要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而是真实真诚地告诉大家,我自己是这么做的。 不论是对伟大企业的专注,还是长期满仓不择时的果敢,还是他提倡的这种分享方式,都很值得我学习。 虽然我一直强调专注聚焦高价值企业的投资机会,但是落实到行动上,还是有很多偏差,经常还是想去找一些黑马,结果被市场打脸,也造成一些操作上的失误。 反观十大战略级标的指数今年涨幅已经达到106.78%,而且中间只换过一只股,基本上算是躺赢,做投资还是要追求大格局的成功,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本周沪深300指数大幅高开,然后一路震荡下行,全周下跌0.59%,离今年结束还有一个半月,医疗、消费等优质股普遍估值过高,我觉得要形成持续性的行情难。信用债市场暴跌,透露出资金面偏紧,我觉得今年剩下的时间还是以休息为主,要赚钱难。我个人则继续满仓优质成长股,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对于我们跟踪的重点个股,最近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爱尔眼科按2021年盈利预测看动态市盈率都100多倍了,感觉估值高的已经离谱的不行了,但是大宗交易成交只是少量折价甚至有部分溢价。而长阳科技按2021年盈利预测看动态市盈率只有20倍出头,感觉已经便宜得不行了,但是大宗交易竟然是20%的折价频现。估值背后到底是什么?是简单地看估值便宜吗?我想肯定不是。长阳20多倍,爱尔100多倍,资金为什么会选择爱尔?未来几年爱尔会跑赢长阳吗?值得持续对比观察。投资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试错中反思精进的过程,也许踩过很多坑,最后才会坚定地只与伟大企业同行。

本周双11,电商销售火爆,我们关注的华熙生物、壹网壹创等都公布了双11战报,都是大幅增长,总体感觉线上化是趋势,电商代运营未来几年景气度应该不错,而几家比较大的代运营企业都上市了,丽人丽妆、若羽臣新近上市都跌了不少,壹网壹创也回到了相对低位。根据盈利预测:壹网壹创2021年净利润4.7亿,目前市值195亿,动态市盈率41倍;丽人丽妆2021年净利润4亿,目前市值142亿,动态市盈率35倍;若羽臣2021年净利润1.4亿,48亿,动态市盈率34倍。壹网壹创运营服务的比例是最高的,净利润率也远远高于丽人丽妆和若羽臣,我们看到市场给壹网壹创的估值也最高。站在一年的周期看,网创的41倍估值,基本上接近2019年上市开板后股价震荡的低位估值。现在上市的同类企业多了,不知道市场估值是不是会下移,值得观察。但是如果你看好电商代运营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前景,认为这几家公司净利润会有3~5倍的成长,那么我觉得30多倍的估值也是可以考虑介入的时机了。

买优质企业做确定性投资,追求长期稳健可持续收益!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据此买入亏损自负※



@锋:

水位开始逐步下降,成长股估值中枢要下移了,明年很难做,那些算十年后业绩来估值的股接下来会很惨,这两年论赛道吹泡泡的也要回归。


@皇棋:

最近央行定调金融去杠杆,感觉货币政策正在收紧,这两年的估值的轻微泡沫,明年下半年还是要警惕发生18年类似的杀估值行情。


@钧:

需医保支出的西药,继续大杀特杀,杀的不彻底的补刀,没杀到的,下次杀。需医保支出的医疗器械,如支架、晶体、骨科刚开始杀,剩下的别急,按体量费用排队等死,一个个砍。需要医保支出的中药,头铁的很,拭目以待。需要医保费用的各种医用耗材,拭目以待。


不需要医保支出很多的,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只是擦伤,对业绩没有大影响。欧普康视-OK镜,各种医美,完全不用医保操心的项目,完全不受集采的任何影响。


@楚:

为什么我们选择标的时要注重行业发展前景,除了大海才能养出大鱼这个道理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营惯性。一个企业是有经营惯性的,不会轻易出现今年赚大钱,明年就破产的情况。而行业是由更多的企业组成,经营惯性会更强,如果一个行业预计在未来几年维持一定增长,除非碰到严重黑天鹅事件,否则不会突然出现行业发展整体急刹车的情况。而这就给我们的投资带来了一定的确定性。只要你确定这个行业可以维持高增长,龙头公司竞争力依旧,那么放长时间看,这个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长大概率是可以确定的。比如万孚生物所处的poct行业,行业前景确定,万孚的技术研发和多产品矩阵能够保持,放长到5年周期看,大概率仍旧可以保持龙头公司的优秀。


@逍遥菩提行:

①天坛生物,比较牛的血液制品企业,近年持续扩张,明后几年将进入业绩持续释放期,未来上千亿市值应可以期待。目前年线附近或往下30附近可以逐步关注。


②牧原希望,在周期高点大幅扩张,成本在同行中处于优势地位,属于猪周期的成长股,未来以量补价,盈利大幅增长。现在投资可以赚未来盈利增长的空间。


③创新药和创新器械领域的四大龙头: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翰森制药和药明康德,属于“非卖品”。适当时机买入,会给你带来长期的惊喜。


相同的行业有老大就绝不买老二,顶级的公司就是不一样,稳健持续成长,穿越牛熊,不断给你带来惊喜。虽然短期弹性不及一些昙花一现的二三流股表现,但是长期看绝对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茅五泸、恒瑞、药明康德、爱尔、通策、宁德时代、立讯、顺丰快递、牧原、中国中免、东方财富等绝对值得中长期关注。


@生:

连锁药店这个好赛道,上面4家公司营收利润相近,但益丰药房和大参林增速明显高于老百姓和一心堂,市场给的估值也较高。前两家今年涨幅都是120%,后两家今年涨幅都是50%。市场真有效啊。





个股

交流
活动


指数




指数



健帆生物


@ 翊嘉 健帆的灌流器目前怎么看都看不到全国集采的可能性,集采是为了省钱的,冠脉支架是成熟的大品种,国产替代基本完成,行业竞争充分厂家众多。 灌流器不在医保目录,健帆一家独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其他厂商的效果不好还出安全事故,完全不具备集采的条件。 而且目前灌流器的渗透率不到10%,才十几亿的市场,根本就不成熟,医保局为啥要跑过来花钱做消费升级,提高健帆的渗透率。 骨科都还没有集采,就担心这种不成熟的小品类集采,我认为是杞人忧天了。 2019年全国冠脉支架的使用量为150万枚,费用约150亿元,占全国高值耗材总费用的十分之一,是耗材带量采购重点突破的品种。


@新阳 :短期是不会集采,但这把剑悬在上方是跑不了的。


@一个目标 :灌流集采的可能性很小的,但是骨科的集采预期应该很大,印象中江苏已经搞过一次的。只要有这个预期在,基本这些股票都会被压制了,预期不行了。


@辉大狼 :仿制药被打断一条腿,这回器械又要被打断一条腿,越来越不好做了。


@天行健 :健帆大跌后,健帆高管有个接受采访的纪要,在纪要里,健帆高管明确指出:如果健帆碰到集采,有可能是通过和医保局谈判议价的方式进行。这句话清晰表明,健帆高管至少认为健帆有被集采的可能性。


@小鳄鱼 :健帆如果跌到高龄买入价56附近,2021年动态pe大概45倍,这里是比较好的机会,再下跌20%,难度有点大。


艾德生物


@天山龙江 :艾德生物今天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翻倍,至此今年十大战略级标的有9只最大涨幅翻倍。


艾德生物处于肿瘤这个好赛道,孕育出了恒瑞这个大牛,相信艾德也不错。 每年有500多万人新增确诊癌症, 据说75岁之前20%的人会被确诊癌症。 靶向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销售居前的抗癌药都是靶向药,所有的靶向药都需要伴随诊断试剂,就像导弹需要制导系统一样,艾德生物是国内首家伴随诊断试剂开发商,合作伙伴均是世界一流的抗癌靶向药巨头,而往往一种靶向药只对应1~2种伴随诊断试剂,而伴随诊断试剂往往是和靶向药同步研发的,这就决定了这个行业良好的竞争格局,受集采影响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小的。 虽然艾德生物一年涨了3倍,但是,长期依然看好。


东方财富


@天山龙江 :东财今年净利润应该有45亿,明年我觉得有60亿,实际上跌到2000亿时,站在一年的周期看动态市盈率30多倍,实际上是近几年最低的。东财最近看似股价涨幅很大,但是每一年股价涨幅都明显低于净利润增幅,反而估值低了。


东财2018年净利润增长50%,2019年净利润增长91%,今年可能会增长130%,而股价涨幅: 2018年涨12%,2019年涨56%,2020年至今涨幅105%,之前调整到2000亿时涨幅还远低于这个数。


东财中期我先看到3千亿,远期看到5~6千亿。


@荣 :东财明年利润可能不会这么好,大家都知道券商吃饭靠行情。明年很难有今年火爆行情。东财在2015年后,连续2年利润开始下滑,尽管今年不上去2015年,但是也是最近几年比较火的。


@天山龙江 :东财现在的盈利能力远非2015年那时可比,现在东财已经有了基金业务,而且盈利能力在大幅提升,另外2015年遭遇了股灾,而现在是十年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在股权投资时代,东财作为投资理财管理平台,流量变现能力还是很强的。看好东财未来净利润达到200亿以上,市值达到6千亿以上。


@荣 :东财理财平台卖基金是比较好的,自带流量变现。但是这些都是和2015年一样,一旦行情走坏,基金也会销售出现断崖下滑。东财的基金公司要赚钱还早的很。基金现在也是头部吃肉,第一梯队赚翻,后面的都是生存困难。明星基金已经产生了吸引效应。


只要没有赚钱效应,基本买基金的人很少,差不多都是赎回的多。市场就是这样的。现在唯一好的是没有大幅下跌,还在走慢牛,或者还在高位,这个慢牛也符合国家的想法。


券商的业绩周期很强,交易量、融资融券、卖基金,那个不是和行情相关。我只提醒大家,东财的利润是波动的,并且波动很大。


@天山龙江 :基金现在给大家灌输的理念是熊市更要买,这样可以多得份额。实际上2018年大熊市,东财净利润逆势增长50%。好了,看好的继续看好,不看好的也没有必要看好,毕竟东财今年翻倍了。东财是券商里唯一的成长股,也是我在股权投资时代大金融板块最看好的标的。





长投


指数

活动


指数



2018年1月长线投资社推出了长线投资社群指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刊登的文章 重磅 | 长线社群指数发布 ,每周公布一次。 本周成份股涨幅和指数图分别如下表:





公益


活动

活动


指数



2018年爱心助学事业启动: 2018年起,我们开始利用公众号的赞赏资金定向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到目前总共资助了3名学生。今年,2名学生已高中毕业,其中一名考上了重点大学。目前在资助的还剩一名,高中在读,成绩优秀,每年资助5000元。公众号创立以来,总共收到打赏资金8万余元,目前总支出2.2万元,未来计划再资助一些学生,希望能将咱们的爱心助学事业进行到底。


群主看望并支助品学兼优的孩子


2018年4月,公众号发布文章 《公益|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 ,截至2020年11月15日,阅读3.2万人,赞赏人数874人,传递爱心,播种希望,长线投资社群与你同行!


如果您喜欢本文,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声明:本文涉及的个股分析仅代表群内真正志同道合爱好长线投资者的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