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创作者而言,更积极的态度应该是「重复自己是可耻的」,但是,套用某著名句式,也可以把类似情况强辩成「抄自己怎么能算抄」,这也许是一条被当下好莱坞默认的定律。
2002年,入行7年还在B级制作里摸爬滚打的詹姆斯·古恩终于得到一个融入好莱坞主流舞台的机会,六大之一的华纳聘请他为合家欢喜剧片《史酷比》(Scooby-Doo)撰写剧本,影片投资是不多不少的8400万美元。
《史酷比》(2002)
《史酷比》改编自60年代美国热门动画剧集,电影的分级理所当然是PG。詹姆斯·古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这部低幼向真人片增加了少许惊悚色彩,怪物的演出和岛上机关的设置都体现出他浸淫B级片多年的功力——然而它到底只是一部无脑儿童片。
2004年的《史酷比2》不仅预算被砍,也遭遇更多恶评,成为继《华纳明星总动员》后又一起真人演出与动画结合的失败案例。失去系列片铁饭碗的詹姆斯·古恩只好回去写他的R级片,那才是他能大展拳脚的领域。
《史酷比》(2002)
15年前的《史酷比》以五人(四人一狗)组协力侦破幽灵案件为开场,成功完成委托的小组因意见不合分道扬镳,之后又分别接受鬼怪岛游乐园老板邀请到岛上作客。
看似歌舞升平的岛上危机四伏,游乐园老板正是幕后黑手,他夺走了岛上所有年轻游客的灵魂,只要再吸收史酷比的灵魂,就可以统治世界。重聚的五人齐心协力打败老板,才发现操纵老板的其实是多年前想加入五人组而被拒绝的小狗史托比。
《史酷比》(2002)
15年后,《银河护卫队2》携前作荣光华丽回归,东家成了迪士尼,拍摄成本是持平《钢铁侠3》的2亿美元,故事大纲却差不多等于《史酷比》的复刻——由于詹姆斯·古恩钟爱《帝国反击战》的戏剧冲突,这碗冷饭又加入了几味新的调料,被重新翻炒了一遍。
《银河护卫队2》(2017)
因为是儿童片的缘故,《史酷比》的中心思想一开始就在台词中明确表现出来,记者采访五人组:「你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团队协作。」在小组成员闹不和的时候,「废物」担当沙齐也说:「伙计们,我知道我只是个给人拎包的废物……但是我们在这个队伍里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理念自然不是詹姆斯·古恩的原创,在诸多群戏电影里都成为维系团队关系的基石,其中也包括上一部《银河护卫队》。
可以说,「do you have a comrade」讲的还是个体之间的信任与背叛,当剧情涉及到角色的家庭关系时,这个主题就会随之演变成「family extends beyond just relatives」,类似的例子在近年的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
《银河护卫队2》(2017)
《银河护卫队2》的主题是家庭,或者说你「选择的家庭」:你与这些人朝夕相伴,你同这些人出生入死,你对这些人不离不弃……于是,We are family。卡魔拉和星云、浣熊和格鲁特、德拉克斯和曼提斯、勇度和小队所有人……以及立于故事核心的,星爵两位父亲的鲜明对比。
只谈结构和立意,皮克斯的《寻找多莉》和华纳的《逗鸟》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动画:在寻找生身父母的旅途中认识到身边的伙伴早已经是自己的家人。假如《银河护卫队2》是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观众会看到同样皆大欢喜的结局。
《寻找多莉》(2003)
但作为一部承继了「死爹」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现在的故事——没有什么动机是死一个爹无法构成的,如果有,那就再死一个。
除去生父的身份,Ego不过是一个异常扁平的反派,一统宇宙的计划也不比任何游戏boss更高明。但是,如果只需要讲述「生恩」与「养恩」的矛盾,詹姆斯•古恩大可不必给予星爵生父天神族的身份,更不必特意给他命名为「Ego」。
你所「选择的家庭」意即「因为你选择了这些人,他们才成为你的家人」,反过来,也就是说「不被你选择的人则会成为你的陌路人甚至敌人」。而在漫威电影的语境下,以上「废话」如此天经地义,以至于不会有多少人意识到「选择」的重要意义。
正如「三位一体」的概念来自后人的解读,对《圣经》故事的再诠释也全因导演和编剧的个人意趣流露出不同风貌。被公认为史诗之作的1956年版《十诫》,尽管场景、美术、格局之宏大、台词之精炼都无可挑剔,但论及对原作精神的还原度,只能算是一部不合格同人。
《十诫》(1956)
电影里的摩西得知身世后,毅然舍弃埃及王子的身份,甘于成为犹太奴隶——这完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然而,一边身为压迫者但有着养育之恩和多年相处的亲情,另一边仅有生恩却占据了天然的道德优势,这样的你,真的能够做出选择么?
答案是不能。于是「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出埃及记》的记载里,已经手持神杖,奉神的意旨回返埃及行事的摩西仍然没有彻底放弃埃及人的身份,神圣天命在此遏止了人性的犹疑。
电影中,拉美西斯不信神迹,拒绝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也源于对摩西的嫉恨和奈菲尔塔利的劝阻,而不是耶和华神秘莫测的「我要使法老的心刚硬」。反观1998年的《埃及王子》,倒是准确还原了《圣经》中「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的原文。
《埃及王子》(1998)
这个版本的摩西目睹法老下令屠杀犹太新生儿的壁画,而法老回答:「有时候,为了成就大事不得不牺牲。他们只是奴隶」——漠视生命的口吻与Ego如出一辙。为此痛苦彷徨的摩西遇到养母,质问养母为何「选择」自己:
「我们没有选你,是神选中你。」
「但是,你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爱你。这是你的家(This is your home)。」
在今人看来,《十诫》中最让人共鸣的场景,未必是分开红海的壮绝诡奇,很可能是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法老吐露心声「我在临死前要违反自己所订的法规,呼唤这个名字……摩西……」这一刻,无论是世俗的法条、神圣的戒律,还是星辰的运转或天神的意志,全都让位于人心的力量。
《十诫》(1956)
《埃及王子》则把冲突集中于兄弟之情上,红海对岸的摩西与亲生兄姊拥抱,遥望远方愤怒的拉美西斯,黯然呼唤出最后一句「再见,哥哥」,转身走向书珥的旷野。抚养摩西成人的埃及王室没有「选择」,代理耶和华降罪于埃及的摩西同样没有选择,因为「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
《埃及王子》(1998)
——所以,与星爵对峙的Ego即是「父」也是「神」(God the Father)。
「If you kill me, you'll be just like everybody else!」
「What's so wrong with that?」
《银河护卫队2》(2017)
自由选择是必要的,即便「选择即责任」。——因此,被拒绝的Ego变成了终极boss;也因此,留下星爵的勇度注定要为这个养子牺牲自己。而在了悟这一点之后,我们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家人的存在。
「Cause god is dead and we're alone」(《Lucky Louie》—— HBO)
《银河护卫队2》(2017)
往期精彩内容
太空怪物追杀!终于等来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科幻惊悚片
《银河护卫队》说的是乌合之众的胜利
戛纳电影节的正面和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