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网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来,慢一点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玛丽·奥利弗:回归自然,找到自己在万物中的位置 ·  2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开年第一封神之作!50亿预定,口碑炸了! ·  昨天  
龙岩图书馆  ·  我们的节日·春节 | ... ·  2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读书

网友:木心我爱你!木心:爱你自己吧。

凤凰网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2-21 08:30

正文

2011年12月21日,木心在故乡乌镇去世。


在当代,木心应该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文人之一,他的气质里有我们世俗社会所没有的东西——“心永远是年轻式的,爱依然那么纯然”“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他的身上有一种古典、纯真、理想主义的风骨。


尽管如此,我们印象中的木心,似乎是个很遥远的人。并非如此。在他逝世前的一年、半年里,83、84岁高龄时,还在豆瓣上亲自回答网友的提问,且毫无文人或老者架子。


比如,有网友感慨,“木心的年纪,原来这样大了。”木心会不服老地回答:“诗人无年龄。”还有网友对他表达爱意,说:先生我爱你!(九个感叹号),木心“傲娇”地回答:”爱你自己吧。”还有网友“调戏”木心说:“我喜欢的作家、哲人都是不结婚的……比如先生,我要嫁不出去就怪你了。”木心也会调戏回去:“怪你自己吧。”


我们常见有风骨的木心、犀利的木心、美的木心、思考的木心,答网友问时的木心,不甚多见,且十分可爱。


本文摘选自《木心纪念专号》,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


2010-10-30

@ 今天星期几: 先生,您还会不会再出书啊?您的文字再多再多也读不厌。
木心: 我每天写一点,积集就出版,目前主要是发行画册。


@明天不反抗了: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芳芳NO.4》,是我的寓言吗?不知道拍成电影会怎么样…还有,读后那些个场景活生生在我脑中演了一遍又一遍,也希望能拍成短片…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想起王维的诗,觉得先生的文字读起来几近王维的意境……还有,喜欢这里留言的人称先生为先生,毕竟我们已经很少这样诚心称呼人了。
木心: 可以拍成电影,但难,因为我表现的是“人性”深度,而非爱情;王维也画画,也通音乐,西方很敬重王维。


@欧阳: 全集——前不久我已经买了第三套了,因为搬迁的缘故,虽然也有电纸书,但是总没有捧读纸质书的那种情切和独特的感觉,尤其是静夜,孤独一人,如豆的灯光下广西师大出版社前面几次版本的比较好,纸质粗糙,磨砂一般的表面,当铅笔画在上面,有质感的美后面的,渐渐不如了。
木心: 真正的完整文集还在以后,请耐性等待。


@啥叫卑微: 你的书,我有整整一套,最喜欢温莎的感觉.特别想问一句,怎么理解那句话“女人是粥,男人是饭”?
木心: 粥温柔,饭耐饥。


@meredith: 我就喜欢温莎墓园日记那种感觉,看别人,又在深深瞧着自己。
木心: “看别人,又在深深瞧着自己。”——好句子!


@骆小囡: 热爱先生词句间的节奏感。
木心: 多谢,你很敏感。


@莳柒: 对木心先生的文字由衷热爱。
木心: 由衷感谢。


@Ke: 钟爱您的文字。
木心: 谢谢,不过不能单看“文字”,要整个儿看一件作品。


@木薇雪寂: 那段找不到自己的时期是先生的书陪我度过。除了感激,别无他言。
木心: 幸会幸会。


@有所不为轩: 谢谢先生,帮我签了一本《哥伦比亚的倒影》,我到现在还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买一全套的作品集让您签来着。我是如此地喜欢您的文章。
木心: 下次再为你签名。


@[已注销]: 一位朋友超喜欢先生的。
木心: 超之再超吧。


@小璐: 传说中的木心。。。先生。。。好神奇。
木心: 归于平淡了。


@冬年: 木心先生,您好潮,还上豆瓣~~~我很喜欢您的《西班牙三棵树》,表示膜拜。
木心: 这个潮字很吓人。


@未来派生活: 在读《爱默生家的恶客》~~才知道什么叫美文……呵呵……
木心: 此文不在美,而在辩。


@苗儿: 只有关注木心,才能留言:木心哥哥的年纪,原来这样大了。
木心: 诗人无年龄。


@秋日小圆帽: 您的真知必较让我既敬畏又害怕,但喜欢其中逻辑的美。
木心: 表达真切,水平相当高了。


@心盾: 很喜欢《我纷纷的情欲》里的那首《大卫》,我写了一个短篇,里面的女主角送了男主角这本书,多年后又给远方的男主角写了一封信,引的就是《大卫》。有一种很契合的感觉。你的大多文章我都喜欢,你轻松的文笔和深厚的底蕴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期待你更多的作品。
木心: 你是好读者。

木心常戴的帽子、常拎的包、常穿的鞋

@千寻: 现今来看,评论木老最具高度的两位是童明和郭松芬。
木心: 说得好,你有眼力。童明现在美国,郭松棻已去世多年了,愿他安息!


@期拾 偏偏是你的薄情,使我回味无尽。
木心: 这种境界是很难懂的。


@JO: 《哥伦比亚的倒影》也是我读的第一本。真的是用“读”的,特别是那篇《上海赋》。谢谢蔡康永、谢谢陈丹青,介绍您给我们。
心: 蔡康永见过一面,陈丹青是常常来的。


@万俟·燚: 先生午安 很喜欢您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很喜欢您讲的美貌是一种表情。
木心: 你看懂了,我很高兴。


@山姆大娘: 我最喜欢的是温莎墓园日记,平淡的小说,没有精巧的俏皮话,却好像写尽了一生。
木心: 很高兴你喜欢,不过我想你并不真懂。


@子衿: 先生,刚看了你《我纷纷的情欲》,不敢相信,你已是一位老人。保重。
木心: 我并不算是老人,只算是诗人。


@艾尔贝塔: 先生,我也是乌镇人哦~~
木心: 你好,乌镇人先生。


@期拾: 先生,我爱你。先生,我今天失恋了。
木心: 没有这回事。


@沉玥:
木心: 啊!


@轻喜剧 您也来了!!好意外,哈哈哈哈
木心: 意料之外之外。

木心最后十年使用的写字台

@期拾: 先生我爱你!!!!!!!!!
木心: 爱你自己吧。


@[已注销]: 超爱你!人生启蒙者!
木心: 不敢当。


@call me tiger: 爱你爱你!人间尤物!
木心: 胡说。


2011-05-03
@小肉粽子: 木心先生,在《哥伦比亚的倒影》看到了您写莫干山,我的家就在莫干山山脚下,请问您家山上的曾经的房子现在还在么?
木心: 很想旧地重游,可是据说那房子已经不在了。


@K: 先生,昨晚我看您的书看到凌晨三点,看得满心欢喜。我呀,对您已经不只是尊敬和喜欢,而是爱,真的,我说爱您可不要笑,我爱您就像爱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样。只要想到世上还有您这样的人,我就觉得高兴。真想去乌镇看您。
心: 世上有你这样的读者我也很高兴。


@亡子: 木心先生是哪年去的美国?49年后先生还在国内吗?文革时候如何?
木心: 1982年赴美。1949年在上海,文革遭灾,后平反。


@chansi: 激起我读书的动力
木心: 读书贵在选择。


@莳柒: 东栅一游 徘徊木心先生居所周围 白墙之中 青瓦之下 良田之旁 不敢久久逗留闻邻家言 木心先生近年年几乎足不出户 愿木心先生健康 得隐者之安乐~
木心: 我身体尚好,多谢关怀!


@初衷与违背: 我喜欢的作家、哲人都是不结婚的~~~尼采梭罗~~~还有先生……我要嫁不出去就怪你了~~~~~~
木心: 怪你自己吧。


@cheesefly: 您好~您真帅!我上次在图书馆不小心翻到您一本诗,里面有首诗写了迷路,焦虑不安,烟草还剩多少,但幸好遇见了小木屋。能否告诉我这是哪本书……我遍寻不到了……(其他豆友能赐教的也很感谢!!)
木心: 是《伪所罗门书》“沙萨”。


@Miss_S: 尊敬的木心先生,如果我误读了你的文字,那可怎么办呢?
木心: 再读一遍吧。


@心盾: 虽然豆瓣影响力还蛮大,但是想想您还是会很少看我们的留言吧。以前就想这样对您说:“其实我很希望您能应我一声,不用说什么,只是应一声。”这样我才能真正感受到心仪的您的存在,让我知道,你不是只靠文字在存活,而是真正活生生的。
木心: 那末古代的文学家呢?


@Vency: 再有您书的签售会,我要请假,要罢工!:)
木心: 只能请假,不要罢工。


@Nature: 木心先生你好,很喜欢你的文章与诗。从你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你是一个背负着浓重阴影的人,我有时候感到这个世界就倒映在你深邃的眼光中,看待这个世界的目光越深邃,就越是难以与这个世界相融;以至于你总是拖着孤单的影子走在异乡的旅途中。虽然现在你的灵魂似乎安了家,但是孤独说不定也会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打扰你。是啊,我们谁不孤独!孤独是最空虚的状态,但是却是最真实的感受;并且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是常客。好了,不说这么多了,祝好!还有就是想向先生介绍我的诗歌网站,希望先生看了之后能谈一谈你的感受。
木心: 你很恳切,多谢了。


@soviet: 那本an empty room是木心自己译的吗……很担心他的文字换成别的语言会失去那种感觉…不过不知是否相应的会有什么新的东西
木心: 那英文本是童明先生译的。


@张贝塔: 啊 先生
木心: 啊,贝塔。


@归零瑜伽: “人生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读先生的书,是对生命的印证和预言。时常想念先生,交集之感,无法言表。那孤独的丰富,如黑暗里的星盏。牟木感恩:)
木心: 多谢感念。

木心的画

@末零$abnormal: 读先生的书,给我宁静。无以言表。
木心: 简洁而有激情。


@会稽鸡: 期待先生的画展~最好是与席徳进先生的联展!
木心: 不可能。


@twnjames: 先生,我是您中国台湾的读者。1992与琼美卡随想录偶遇,惊为天人,追随至今。2001年擅自剽窃您一句话中的意念,发展成一首歌词,苦无机会向您自首,直到今天。祈求您的原谅,并祝随处如意。
木心: 你是一位好读者,你要改作歌词就算你的吧。


@期拾: 先生 你好呀。失眠的我又偷偷跑来瞧一瞧。
木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