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现在正值两岁叛逆期,也就是国外所说的Terrible two,现在最喜欢说的两个字就是“不要”。
不要睡觉,不要洗澡,不要吃饭,不要喝水,不要…
可以哭着说不要,也可以笑着说不要~
原先很听话的孩子变得很爱唱反调,许多时候都把"不要"挂在嘴边;坚持一定要某一种东西,而且要颜色、形状一模一样的,长得相似也不行,如果要不到就大哭;明明天气很炎热,孩子看到衣柜里的长袖上衣却说要穿这件出门,有时候真的是能把你憋出一团火出来~
上述例子,都可能代表着孩子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反叛期",在当他们学着用"我"、"不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表示他们正在增加自我意识,追求独立,渴望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用行动来证明"我长大了"、"我可以!"。
孩子们也可能透过对立的方式,想了解父母能够容忍的底限到哪里?在反抗的过程中,了解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及那些事情可能有转圜的空间,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尽可能一致,才不会让孩子有朝令夕改、无所适从、长大后学会看大人脸色做事的状况。
这是每一个孩子心智发展的必经过程,当我们了解后,我们就不会被这些似是「无理取闹」的表现搞到火大了。
当孩子挑食而把青菜吐出来,父母训斥:"你每次都挑食,真是个任性的小孩!"其实孩子也是有不挑食、听话的时候,但父母经常怒斥指责孩子"每次都挑食"、"是个任性的孩子",除了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也会认定自己是个挑食、任性的人,反而日后挑食、任性的状况就会更明显了。
孩子在百货公司看到喜欢的玩具,对着父母说:"我想要那个玩具!"妈妈说:"我们家里有类似的玩具啰。"孩子坚持就是要那个玩具,后来哭到趴在地上大吵大闹。如果最后父母还是因为拗不过孩子而买了玩具,就会让孩子有了"只要大吵大闹,就可以拿到想要的东西"的连结,未来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父母凡事都说"不可以!"的高压命令及指责处罚,不仅会消磨孩子的自信和勇气,在充满挫折的家庭经验中会加深对立反抗、消极退缩、优柔寡断等等的状况,父母以为自己管得还不够严厉又加重高压管教及处罚,形成恶性循环。
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的想法及感受,倘若孩子的对立行为是合理的,以安全为前提,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空间,父母不须处处设限。例如:我想让孩子穿粉红色皮鞋,但小桃想穿绿色的凉鞋,后来想想其实也不需要强制孩子的穿著打扮一定要符合我的审美观。
同样的可以尽量给孩子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比如问淘淘要不要睡觉,她100%回答不要。换个问法:我们现在是让XX玩具陪你睡觉还是XX玩具陪你睡觉啊?通常孩子会顺着我的问题去抱着那个玩具躺下来。所以,不要给孩子是非题,给她几个选项,让她享受自己做决定的乐趣。
孩子到超市都想要帮忙推推车、提篮子、买东西,可以跟他说:“谢谢你帮忙提篮子/买东西/推推车,妈妈买东西变得好轻松,你帮我好大一个忙”。肯定孩子的行为,不仅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中培养“我可以对别人有帮助”的自信。父母的鼓励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尊、有价值的不二法门。
大人们自己尽量少说〝不要〞。大人一直将“不要”"不可以"挂在嘴边,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令人不安,久而久之变得畏缩害怕、不愿挑战与尝试。与其凡事只说"不可以",不妨将焦点放在"可以做的事",例如:小朋友在游戏室一直拿球丢人,可以说"不可以把球朝着别人丢,别人会痛喔!你可以把球丢在篮框里面。"
让孩子知道不正确的行为,以及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做,孩子就不会无所适从。
当孩子在百货公司因想买玩具而大声哭闹,家长先以平和的语气对小朋友说:"我在你旁边,等到你不哭为止",等孩子心情比较平复,可以跟孩子说:"妈妈刚刚看到你大吵大闹给别人困扰,心里觉得好难过,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透过"我...讯息"的技巧让父母示范对事不对人的沟通方式,也能避免情绪化训斥的指责。
2~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增加自我意识,然而受限于语汇表达能力以及情绪的觉察辨识还不成熟,因此经常以哭闹等方式来表达。父母可以选择一些与基本情绪有关的绘本,以生气为例,可运用《火山妈妈和乌云爸爸》等绘本,协助孩子觉察自己生气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并与生活情境作连结,协助孩子觉察及辨识自己的情绪。
推荐阅读:买了几百套绘本,终于总结出一套如何给孩子挑选绘本的心得!(实用干货)
大家一起聊聊看,面对自己这个时期的孩子,最让你抓狂的事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