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文聚焦李云泽局长在两会上的“部长通道”专访。
一、支持科技创新,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抓好“四项试点”
2025
年
3
月
5
日,在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接受采访指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将重点抓好“四项试点”。具体如下,
(一)试点
1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就这一试点进行过分析(
金融AIC手册(2025年版)
),即试点的路径是进一步扩大试点区域(由
18
个城市扩大至所在省份)、允许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进来(金融
AIC
家族成员扩容和支持保险资金作为金融
AIC
开展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这里不再赘述。
(二)试点
2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经提了很长时间,第一次试点规模超过
1000
亿元,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即允许保险资金以更大力度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此外李云泽披露
2025
年
3
月
4
日已批复新增
600
亿元。
2
、实际上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内涵很丰富,在国新办于
2025
年
1
月
23
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监管部门对此已有阐述。
(
1
)吴清主席指出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
2025
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
30%
用于投资
A
股,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于
2025
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
1000
亿元)。
同时,明确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
2
)金融监管总局肖远企副局长指出力争每年新增保险
30%
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即“两个力争”)。
此外,
2023
年
10
月,金融监管总局
批复同意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
(各出资
250
亿元),肖远企副局长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第二批试点将会更加灵活(规模拟定为
1000
亿元、春节前先批
500
亿元),即可以由一家保险公司单独发起设立产,也可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保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三)试点
3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即将并购贷款占并购资金的比例上限由
60%
提高至
80%
,最长期限由
7
年延长至
10
年,以支持科技企业加快产业整合。
2025
年
3
月
5
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做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工作答记者问,要点如下:
1
、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
2015
〕
5
号)部分条款,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
60%
”放宽至“不应高于
80%
”,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
2
、试点城市主要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济南市、武汉市、长沙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和苏州市等科技优势资源集中、研发投入强度大、并购交易和股权投资活跃的
18
个城市,即四个直辖市、江苏(南京和苏州)、浙江(杭州和宁波)、安徽(合肥)、山东(济南和青岛)、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广东(广州和深圳)、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福建(厦门)等
14
个省级行政区。
可以看出,这
18
个城市与金融
AIC
股权投资试点城市完全一致。考虑到金融
AIC
股权投资试点地区已由
18
个试点城市扩大至所在省份,故科技贷款试点城市预计也会放开。
3
、试点银行主要包括全国性银行和城商行,不包括其它类型银行。
应该说,无论是前面的金融
AIC
股权投资试点扩容,还是这里的并购贷款,其支持方向均是科创领域,即金融对科创领域的支持力度和决心是非常大的,很多政策带有突破性。以并购贷款为例,
1996
年的《贷款通则》明确表示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权权益性投资;
2008
年
12
月原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发〔
2008
〕
84
号),
开始突破上述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且规定并购贷款占并购价值的上限不得超过
50%
、最长期限不得超过
5
年;
2015
年
3
月原银监会发布修订《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
2015
〕
5
号),将开办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条件进一步放宽,将并购贷款期限由
5
年延长至
7
年、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上限提高至
60%
,以及将担保的强制性规定修改为原则性规定,同时删除了担保条件应高于其他种类贷款的要求。
(四)试点
4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2025
年
3
月
5
日,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局联合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金发〔
2025
〕
10
号),明确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深圳市、宁波市等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
1
、针对“登记难”问题,
10
号文提出支持在试点区域设立商标权及版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或者代办点,开通版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推进质押登记办理便捷高效;加快建设在线版权质押登记平台,缩短办理周期。
2
、针对“评估难”问题,
19
号文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对于单笔
1000
万元以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内部评估或者银企协商形式确定价值;鼓励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面提供数据、模型和系统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用知识产权整体评价替代价值评估。
3
、鼓励延长贷款期限、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鼓励将动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数据权益等纳入可质押知识产权范畴以及支持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转让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三年内免收各项费用。
二、其它要点: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消费贷款期限
除上述“四项试点”工作外,李云泽局长还提出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消费贷款期限。实际上,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部分便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应该说李云泽的上述表态实际上是与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呼应的。
三、结语
从李云泽局长在
3
月
5
日的表态来看,很多政策是非常有突破性的,顶层设计的逻辑亦相当清晰,这意味着对于政策的力度和决心是不容怀疑的(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和消费领域的支持),我想后面还会有,即未完待续。
…………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
》
,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