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州新闻广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昨天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令人惊喜的路边小店① ·  昨天  
北京本地宝  ·  北京严重被低估的8个小众景点! ·  3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93岁强奸犯获监外执行:法院称看守所拒收,看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州新闻广播

正在高峰期!一旦发现,及时报案!扬州反诈中心紧急提醒!

扬州新闻广播  · 公众号  ·  · 2025-02-18 17:38

正文


假期结束之后
各地迎来了找工作的高峰期
求职者纷纷行动起来
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找到理想的offer
网络另一端骗子们正埋头库库一顿聊
为实现本月KPI
榨干打工人的最后一枚钢镚儿
让每个打工人实现带薪破防
...
案例

ANLI

2月初,朱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对方让朱某提供邮箱,给其发送招聘书,并附有公司名称及地址,接着对方问朱某能不能参加培训,并表示在家用手机参加就可以,培训结束后去公司面试。



朱某信以为真,点击邮件里的链接,下载了APP,将注册好的账号发给对方,对方便安排“培训员”给朱某培训。



“培训员”让朱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评项目,完成之后获得了156元的工资,第二天“培训员”拉朱某进了一个群,群里发了一个数字人民币调试分析活动,有20%的分析奖金,预存100元获得120元,朱某给对方转了100元,对方又让朱某存150元到蚂蚁金服公益里面,然后根据对方指示继续操作,最后一共提现了325元,朱某欣喜不已,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效率极高,于是更加相信对方是正规公司了。


接着对方让朱某继续完成指定任务,需转账5000元,有了前两次的获利,朱某没有怀疑直接转了账,但这一次对方称数据错误,无法提现,要修复数据还需继续转账,接着,对方又以其他理由让朱某再转12800元重新修复数据,朱某察觉不对,随即报警,共计损失38100元。

骗局拆解

PIANJUCHAIJIE

假招聘 /

骗子伪装成正规公司,通过邮件、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

假测试 /

以“能力考核”为名,诱导求职者进入指定软件或聊天群,实施洗脑式诈骗。

假充值 /

谎称“预存款”“押金”等,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

假封号 /

一旦转账,对方便以“违规操作”“数据冻结”为由,逼迫受害人继续充值,直至血本无归。

警方提醒

JINGFANGTIXING

在应聘过程中,不要向不明网站乱投递个人求职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添加陌生好友,切记所谓的 “高薪”“内幕” 都是骗局,如遇到直接拒绝不要理会,找工作应通过正规网络招聘服务平台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企业官网求职。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 110报警 或 拨打 96110咨询

春招开始
求职路上机会多多
但“坑”也不少
面对求职陷阱
你能辨别吗?

@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
这篇“避坑指南”请收好!


非法职业中介陷阱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属于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各类求职“陷阱”中多有此类“黑中介”进行组织或参与。

求职者应选择 具有正规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平台 ,查看其是否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最好选择诚信度高、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 不要轻信中介机构的口头承诺,务必签订正式服务协议 。如遇“黑中介”,请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若个人财务、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请保留好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入职前先交钱陷阱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 用人单位或服务机构,均不能以收取押金、保证金、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作为求职者的录用入职条件


求职“内推”陷阱


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 ,求职者 千万不可抱着“走捷径”“靠关系”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 ,应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单位正规渠道求职。



招聘“套路贷”陷阱


求职者对有应聘意向的企业,最好 事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关资质 ,若企业在求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陷阱


员工培训成本一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对经付费培训可录用、包就业等要求,求职者一定要警惕“挂羊头卖狗肉”陷阱,谨防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浪费时间精力,最后学不到什么本领,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


兼职“刷单”陷阱


兼职刷单是诈骗更是违法行为, 不要下载不明APP、扫描可疑二维码或是缴纳押金


传销“拉新”陷阱


传销组织有三大特征: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

求职者要 掌握辨别传销的基本常识,避免误入 。求职者一旦被骗、遭受侵害,请立即报警求助,并可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色情招聘陷阱


以招聘为名诱骗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等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是近年来的典型骗局。

对此,求职者要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擦亮识别骗局的“慧眼”,遇到“活少钱多、轻松来钱、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 多查多问多防备 ,谨防踩雷、掉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