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卢克文工作室
用深度,记录世界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世界规模最大!全面投产! ·  昨天  
南昌晚报  ·  最新:克里米亚“情况危急”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媒发现:“076”确实不一般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以色列出手后,美英联军发动空袭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2024,会成为里程碑吗?| 参考独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卢克文工作室

如何理解东北

卢克文工作室  · 公众号  · 国际  · 2024-12-29 20:0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对东北地区的理解,包括历史变迁、人口迁移、工业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的分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古代东北的寒冷环境及人口稀少的原因

古代东北因天气寒冷,生存环境恶劣,导致人口稀少。渔猎和游牧是当地民族的主要生活方式。由于日照时间短、霜冻周期长和暴风雪等自然因素,农作物的种植受到限制。此外,缺乏棉花等保暖物资也加剧了生存困难。

关键观点2: 东北的历史变迁和人口迁移

古代中国对东北的控制主要限于辽宁地区,而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因经济无法支撑驻军和行政机构而难以直接控制。满清时期,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只允许少数人迁入。近代由于沙俄的入侵和山东、河北的人口压力,东北开始大规模移民,形成了现在的东北人口结构。

关键观点3: 东北的工业发展和现状

东北的工业发展起源于特殊历史时期,如日本和沙俄的争夺以及苏联的帮助。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竞争不过欧美日韩的工业产品,许多工厂倒闭。尽管如此,东北仍保留了一些重工业作为经济支柱。现在,东北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发展,并努力吸引人才。

关键观点4: 对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地理环境的分析

外东北、西伯利亚等区域由于极端寒冷的气候,被视为废土。中国历史上对这些地区缺乏兴趣,现在虽然科技发展,但由于气候极端仍然难以吸引人口居住。


正文

前段时间在吉林待了十天左右。

我一直比较抗拒冬天去东北,我是南方人,怕冷,南方超过0度就把我冻得跟孙子似的,一看东北那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预报,我心头就嗖嗖地刮过一阵阵寒风,心里头拔凉拔凉的,说不出来的畏惧,所以以前去辽宁和黑龙江,我都挑着日子去。

这次硬着头皮去吉林,是因为这是东北最后一站了,还是想亲身感受一下冬天关外是啥模样,毕竟没有体验就写不出真实感,总得经历一回才算完整做了次人。

到吉林那些天,天气一直在零下15度到零下20度徘徊,每天下午四点半天就嘎嘎黑,不刮风还能忍受,一刮风,我吸口气,就觉得寒风顺着鼻腔冰到了脾胃,在户外掏手机看东西,半分钟手指头冻得跟冰棍一样,感觉比我冬天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可冷多了。

关外那个冷啊,直接把我从孙子冻成了玄孙。

而且这边的老人跟我聊起往事,说现在这冷个啥啊,以前才叫冷,他们小时候,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三十七八度,现在一般到零下二十多度就是极限了。

这时候我就好奇了,既然以前那么冷,古人是怎么在东北生存下来的?东北后面又是怎样开发的?

据老人们回忆,往前数四五十年,他们小时候熬过冬天,在家里靠火炕、火炉子、火墙保温。

火炕南方娃都知道,就是炕下面生火,晚上烧几小时能保暖到第二天起床,人坐炕上面摆个小桌,窗外面冷风嗖嗖地刮,里面人就炕上大铁锅里煮点热乎的食物就着酒,边吃喝边唠嗑一晃就是四五个小时。

东北人内蒙人随时随地能说脱口秀,都是因为冬天长时间关屋里练出来的,外面零下三十五度出不了门,家里空间小又没地方操练,两人除了唠嗑也没啥活可干,天天练习可不就练出来了吗?

吃饭喝酒动不动四五个小时,也是因为天气冷,需要热食暖身体,东北人那不叫吃饭,那叫保暖,连续保暖四五个小时,饭量不知不觉就练出来了。

东北人一个人的食量能顶南方小土豆三个人的食量,吃太多食物管够,个子也长上去了,这就是东北人个儿高又能吃又能唠嗑的原因。

说白了都是冷出来的。

除了火炕,家里头用的最多的就是火炉子,这玩意教室里也用,老人们回忆说,以前值日生上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炉子,然后再擦黑板扫地,要不教室里头冻死个人。

以前火炉子烧的是那种廉价煤,烧完空气里会飘一屋子煤灰,上一天学,大家个个灰头土脸,好像去学校读书时还顺便下了回矿。

火墙我们南方娃就没怎么听过,就是用砖坯在两间屋子的隔墙间砌制烟道,说白了就是壁炉的另一种形式。

砌这个是技术活,要保证整面墙能被烧热、散热均匀,不能一头冷一头热,还要烧起来省煤、通风顺畅,要不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或者正在通炉子呢,轰一声墙爆了,把人给炸得黑乎乎的。

东北大爷们说,为了保暖,东北以前都是平房,楼房是跟着暖气一起出现的,要是没暖气,楼房能冻死人,没人住的。

那时候如果要出门,他们都穿着大棉袄、大棉裤、大棉鞋,才扛得住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

以前这些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家女人亲手做,为了抗寒,棉袄棉裤厚达5厘米,往里面可劲塞棉花,所以整个人看起来臃肿不堪,穿出去跟不倒翁似的。

他们的棉鞋也都是东北特别版,最潮的是带气眼的条绒棉鞋,一般的是自家纳出4-5cm厚的鞋底,用牛皮做鞋面,再把晒干后捶打变软的乌拉草塞在鞋里,一般管这种鞋叫靰鞡鞋。

靰鞡是满语,其实也可以写作乌拉,就是乌拉草那个乌拉,是同一个意思。

东北很多名词都源自满语或达斡尔语,齐齐哈尔是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哈尔滨跟吉林是满语,一个是“晒渔网的场子”,另一个是“沿江”。

东北对于棉袄棉裤棉鞋还有“大棉裤”“二棉裤”这种叫法,“大棉”指那套装备抗物理抗魔法攻击强,能扛零下二三十度天气,“二棉”指那套装备抗物理抗魔法攻击一般,只能扛零下六七度到零下十几度的天气。

东北还有个穿大花布的习俗,就是那种极夸张的花花绿绿的棉布,看起来特别奇怪,中国自古一直没有类似审美,难道是东北人一跑去关外,审美突然就变异了?

其实东北人原先也不爱这么花花绿绿的东西,他们那儿一直是黑灰蓝三色为主,这些花布是1951年苏联生产过剩,一时找不到买家,为了帮老大哥解决滞销问题,中国低价进口到东北的,为了鼓励大伙穿花布,还管这个叫“爱国布”,这玩意就流行起来了。

中国纺织业在五十年代时模仿苏联这种花布,加入“孔雀花团”“红牡丹”“锦凤”这些元素,东北大花布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大爷们跟我讲述的,还是1940-1960年代的东北,就算有这些装备,他们小时候手上面都长满冻疮,疮口原本生疼,天气变暖就开始钻心地痒,痒了还不能挠,万一把结的痂弄掉,又开始疼。

我这种南方小老头,以前一直以为南方湿冷比北方干冷更可怕,一直严重低估了东北的冷,去一回被毒打一次就知道了,不分什么湿冷干冷,温度越低越难受,东北人也没啥抗寒天赋,跟南方人一样全靠叠装备扛过寒冬。

上面讲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东北在近现代都这么冷,在古代可怎么生活啊?

东北大爷小时候,好歹还有玻璃窗户,古代糊的可都是窗户纸,现代煤炭和棉布相对充足,古代东北可轻易烧不着煤,也没这么多棉布。

你先要知道东北有多冷,才能对关外这块区域,有足够的认知,才明白中原王朝为啥很少统治整片关外。

可以简单点说,古代中原王朝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在西藏、关外、中南半岛进行直接统治,都是因为生产力达不到这个条件,这些地方都太艰苦了,常人难以忍受这种苦难,只能间接统治或者放弃统治。

现在的东北(关外)是富饶肥沃的区域,但搁古代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想象中的大平原配一望无际的良田,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山海关以北在闯关东前,跟罗马时代的法国一样,一直都是以沼泽为主,法国可是开发几千年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东北万里良田,那也是从闯关东到新中国多少年才建设起来的。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以前并不是连片耕地,而是布满了各种水洼,大家叫“大水泡子”,冬天时是冻土,夏天时是大水塘,流水到处乱淌,并不适合耕种,北大荒变北大仓还是新中国官兵和知青建设起来的,没建设之前就是大水泡子连着小水泡子。

黑龙江有座城市叫牡丹江,现在也是无垠良田,古代这块可叫宁古塔,就是发配重犯的那个宁古塔,听名字就透着深深寒意。

我有个同事就是牡丹江人,他说他们那开车几小时,路两旁全是望不到边的水稻田和玉米地,这些良田也是新中国建设开发出来的,有良田才叫牡丹江,没良田那就是宁古塔。

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为啥都是渔猎为主、游牧为辅,土地不是很肥沃吗?为啥不是农耕文明?就是因为这块地还没收拾好,在古代没法种。

明末时女真三大部,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就是纯渔猎,只有建州女真有一些零碎耕地,就是因为没有机械,土地难以收拾。

建州女真的地盘,大体在今天辽宁一带;海西女真的地盘,大体在今天吉林一带;野人女真是黑龙江加周边一带。

也就是说当时也就辽宁能种一点地,其它全部只能用来打野。

这些地就算全收拾好了,哪怕全部把水泡子改造成田地,在当年也没法种。

因为冷啊,冬天下午四点半就天黑了,日照时间短、霜冻周期长,动不动来一场暴风雪,一年很容易白忙活。

想在东北搞农业,有田地还得有农作物,适合这种高纬度生存的农作物,只有玉米、高粱、土豆、冷水稻、春小麦,老读者们都知道,玉米和土豆原产南美洲,明朝中后期才传到中国,普及种植要到清朝,而我在吉林问他们当地人才知道,冷水稻是清末时朝鲜人带到东北的,那古代也没啥可种的,所以生存在这里的民族,只能打猎、捕鱼(有河流和水泡子)、游牧(有牧草,大庆就盛产牧草),不可能发展农耕。

太冷还让东北的人口一直涨不起来,中国是在宋朝才有棉花,元明时才得以普及,没有棉花保暖,别说东北,华北都可以冻死人。

古人也可以靠貂裘、皮革御寒,但这些东西成本太高,只能救一小部分人的命,东北一到冬天就会冷死一批人(不是形容词),中原人在古代死活是不愿去东北的。

我采访过最早的大庆工人,他们说当年刚到油田时,眼前就是一片片水泡子和杂草,到现场后第一件事不是挖石油,而是拼了命盖房子,房子实在不够住,就在地下挖个洞过冬,可见东北以前艰苦到什么地步。

太冷导致人口少、农耕无法发展、居民只能靠渔猎生活,决定了东北的基本盘。

猎户和矿工,在古代那都是天生的预备役军人,只要稍加训练,就是强大的正规军。

太平军起家是矿工,今天俄乌战争,俄国兵源许多来自西伯利亚的猎人,这两种人群天天都在打熬筋骨,战斗力和组织性特别强,上手就能使,政府都爱征用。

女真人为啥那么能打?因为大部分是猎人起家,每天都在杀生,杀人也是顺手的事。

苦寒之地为了生存只能玩命,普通人战斗力强,所以中国历史一直是北边寒冷地区的居民,拎着刀往南方温暖地区冲。

当然远古时期还不行,那时人口没上规模,冲不过来,还是被中原吊打过一阵。

中国古代从战国七雄的燕国开始,实际统治了今天辽宁大部加朝鲜北部,燕国当时是因为往南打不动了,被迫向北边苦寒之地开发,打下辽宁就没啥兴趣了,再往北实在太冷,收益覆盖不了管理成本。

之后秦汉继承了燕国版图,西汉和东汉的乐浪郡治所就是今天的平壤,再后来从三国一直到十六国的慕容燕崩盘,辽河流域及鸭绿江流域被中国各王朝实际统治了六百年。

古代中国对于边疆的治理,通常是拿下当地后,先让当地土司或部落酋长自己管,然后分批向该地区输送汉民(所以一直鼓励多生育),移民到一定数量后,再改土归流任命政府官员管理,这是汉王朝的常规操作。

如果汉民数量太少,就直接派驻官员是没用的,下面的人能叫你政令不出县衙门。

但是东北太冷,古代解决不了生存问题,很难向东北输送汉民,当地经济也养活不了驻军和行政机构,所以中原王朝一衰落,这块地就被各种少数民族政权给接收了。

也就是从十六国开始,高句丽、辽、金、元陆续占有这片土地。

大明赶跑蒙古人后,主要实控辽宁,朱棣时曾在吉林、黑龙江及外东北设立卫所和管理机构,前面说过当地渔猎经济根本养不起这套班子,亏久了大明财政受不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撤回机构,只实控辽宁,至于吉林、黑龙江及外东北的土著,我大明皇帝给你们册封,也保证你们的安全,你们呢上贡点毛皮就好了。

因为生产力的原因,中国古代王朝对东北的控制,差不多一个模式,就是实控辽宁,间接控吉林、黑龙江、外东北。

哪怕到了清朝都这样。

按道理满人最早发源于长白山,崛起于今天的抚顺新宾县,他们怎么着也不能忘本吧?东北大开发搞起啊。

但任何人处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就必须服从当地生产关系,满人1644年入关,在1668年前招了部分山东人开发东北,到康熙时“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就是不准再往东北填人,封东北比汉人还迫不及待。

当然满清有特殊诉求,除了自身从部落升级为封建王朝,而王朝经营东北基本就是亏本买卖外,满人想给自己留块自留地,怕有天汉人造反把自己打跑了,自己也有老祖宗的地方回去。

满清早期封关,是在辽河和吉林地区修筑一道人字形边墙——特朗普表示这个我熟,之后设立多道封禁线,最重要的封禁线是在长白山地区的边缘地带,挖了一条深沟,沟里插上柳条,就叫柳条边,隔绝长白山和外界的联系。

他们也不止防汉人,还防朝鲜人,今天中国的朝鲜族,就是晚清后期管理渐渐松懈时,因遇到洪水没法活,举家往北沿江寻找新耕地,才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

也正是这些朝鲜人,给东北带来最早的冷水稻种植技术。

满清封完关后,只在东北设立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两个军事机构,保证对东北的控制,还偶尔发配要犯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其它时间就不怎么管东北了。

披甲人就是边疆卫兵,但通常由投降的敌人或犯人组成,地位低于普通士兵,但高于奴隶,要犯发配给他们为奴,那就是千里迢迢去东北干苦力活,还要被这些大老粗各种虐待。

我看清朝一些官员写的回忆录,如果他们本身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一定被披甲人欺负,因为当地官员会请他们做家庭教师,好好养在家里,毕竟这比请私教便宜多了。

东北被满清封禁200年后,因为沙俄在克里米亚被英法给揍了,想向东找补回来,就找满清单练,入侵到了黑龙江。

沙俄动手前先派俄国人到外东北定居,人口到一定数量,就找满清麻烦,说这块地是我俄国人定居点,得划到我们国土,我们要打你有理有据,你划不划?

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一看急了,上奏朝廷,说必须开放东北了,要不沙俄一直往这边填人,整个东北都会被吃掉,一直吃到山海关为止,那就直接威胁到北京了。

清廷这才从1860年开始,被迫开放东北,40年时间,东北陆续迁进去2000万人口。

能迁人还有两大原因,一是山东和河北人口大爆炸,新增的人口急需耕地,于是以山东人为主、河北人为辅涌向了东北,现在你找东北人一打听,祖籍要么山东,要么河北,基本就这两省。

另一个是前面提到的美洲农作物,玉米和土豆已经得到普及,在东北能种粮食了,去了不用拎把弓追着狍子跑,或者扛着网去泡子里捕鱼了,可以种地了。

恰好因为朝鲜发生大洪灾和瘟疫,大批朝鲜人也跑过来谋生,最后一直定居在东北,我们便有了朝鲜族。

东北的现代轮廓,到现在才基本形成。

而东北发展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其实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结果,当时的日本和沙俄抢先完成了工业化,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东北,在这块地区陆续进行了工业投入,使东北意外地成为了中国当时工业最齐全的地区,让处于农业时代的中国,格外重视东北的工业资源。

另外东北农业经过闯关东和新中国开发两次大建设,也搞得非常优秀,现在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发展——说人话就是越搞越科技,全面机械化,机械无人化,农民再也不用在田间地头吃苦了。

如果不是以前特殊原因,东北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其实并不太适合搞工业,因为地理位置较偏,天气又太冷,给工业生产增加了成本。

新中国成立后,接收的是苏联156个项目,好多大项目要落地,就必须有电力供应,当时中国又只有东北的电厂最多,那许多重大项目,又只能继续放在东北。

这就是为啥,从民国到改革开放前,东北工业在全国遥遥领先。

但还是那句话,东北工业领先是特殊结果,不是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后,中国向欧美日韩开放了市场,东北的工业产品竞争不过欧美日韩的工业品,比如我在吉林采访一家做新闻纸的国企老员工,他说新闻纸卖不动,是因为日本纸进来,人家又便宜质量又好,没人采购他们的纸张,工厂就只好倒闭了。

东北工业打不过欧美日韩的工业,便在1990年代倒闭了一大波,中国的工业资源,又自动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出海口——也没啥神秘的原因,就因为水运便宜嘛,生产要素齐全——中国又依靠这两个区域重新搞工业,搞到今天,才顺便搞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国。

以前工业发达,年轻人纷纷往东北跑,后来工业衰落,年轻人又只能跑出东北找工作。

但东北也留下些搬不走也活得下去的重工业,成为各省的经济支柱,一直活到现在。

最后形成了今天东北重工业+农业的基本盘。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东北。

最后我想补充几句,跟东北没关系的内容。

就是外东北、西伯利亚这块地,会被俄国抢夺下来,其实是因为古代中国压根没兴趣,东北都冷成这样了,那边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动不动零下四十度,跟冰雪地狱差不多,在世界地理中属于废土,没人要的那种。

我之所以一直在讲那边有多冷,是因为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这种地理环境,大部分中国人生活的地方,是地球上最好的几块地,不知道别人家的疾苦,我要多讲几遍加深大家的认知。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俄国人也不爱跑西伯利亚,着实冷得受不了,只愿意待在乌拉尔山以西躲风避雪,对整片西伯利亚,也是能挖矿就挖挖,没矿就放任自流。

别说西伯利亚了,蒙古国都是超级苦寒之地,废土中的废土,别人要送,我们还要犹豫一下。

相比外东北和西伯利亚,对中国更重要的是西藏和新疆这两块地,一个控南亚、一个控西亚,太往北的区域,在中国的大战略里,暂时还没有那么重要。


-------------------------------------------
↓往年精选文章合集,点击选购
--------------------------------------------
为什么推荐大家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从19年至今,我们的知识星球已经累计2500+篇优质文章,累计输出文字400万+,花一年的钱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评也是源源不断。


现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几乎每天更新一篇时政深度点评,了解我们对各类新闻热点的见解,和我们一起进步。


如今,已有40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们一起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底层逻辑和本质规律。


有任何问题或者看更多文章可以联系助理:lukewen805


推荐文章
参考消息  ·  世界规模最大!全面投产!
昨天
南昌晚报  ·  最新:克里米亚“情况危急”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媒发现:“076”确实不一般
4 天前
参考消息  ·  以色列出手后,美英联军发动空袭
4 天前
参考消息  ·  2024,会成为里程碑吗?| 参考独家
4 天前
爱健身  ·  体脂多少可以看到腹肌?
7 年前
装个好房子  ·  你离幸福的厨房就差这5步
7 年前
红楼梦学刊  ·  大观园:理想国的青春之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