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热烈阳光下,17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抵达奈曼旗新镇呼钦苏默村,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干部、本地村民代表齐聚这片土地,共同探索新镇呼钦苏默村发展的无限潜力,携手绘制乡村振兴的崭新蓝图。
与村委干部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呼钦苏默村的一些基本情况,该村位于奈曼旗新镇东北部,镇内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278户,共834口人,其中含19位党员,村两委成员8人,村支委3人,组织机构健全。全村土地总面积约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71万亩,林地面积0.34万亩,其他土地面积占据0.45万亩。呼钦苏默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大豆、葵花为主,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现有牲畜存栏数量为3000左右。
随后实践队队员们与与村内返乡大学生、常驻村民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就村内发展情况、乡村产业和农业发展现状展开调研。深入交流后,我们得知村内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技术与劳动力的短缺,村民也期待该情况能得到妥善处理。
此后,我们又来到了青龙山镇二道杖子村,与村内会计和当地村民展开访谈,了解当地的玉米与甘薯产业发展状况。
经了解,该村位于青龙山镇东南部,全村辖5个自然屯,280户,总人口10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8亩,退耕还林110户,共计土地面积2400亩。近年来,二道杖子村积极探索发展模式,盘活集体资产、发包荒山,在2020年实现收入突破。
长期以来,二道杖子村农业收入主要以玉米为主,自国家实行玉米价格市场化以后,面临群众收入减少的境况,该村积极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栽植专门生产薯干的甘薯品种,“奈曼旗振远农业有限公司”将回收的薯干直接发售各地,该村年产薯干500吨左右,需要1500吨甘薯,栽植地瓜占地1500亩左右,既保证了村民一定的收入保障,也提供了必要的就业岗位。甘薯作为奈曼旗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星,正逐渐崭露头角。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市场口碑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奈曼旗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玉米金黄甘薯甜”,这不仅仅是对奈曼旗农业现状的生动描绘,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进一步了解奈曼旗玉米与甘薯种植业的现状与挑战,为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们共同经历这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
在奈曼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见证玉米与甘薯的丰收喜悦,
携手共创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结尾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