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社畜的临终幻想 ·  1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高校在行动!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19-11-26 19:55

正文

点击上方 “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高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有积极作用,理应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 : 《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作者 |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韩卉

图片 | 网络


高校是传承和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高校是优秀中华文化传承和研究的主要载体,能够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不同层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更重要的是,高校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几乎都有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关的课题。课题和文章、学术研讨和研究机构,目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对古今中外优秀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的丰富实践进行研究,以便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它表明了高校是传承和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彰显了高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所做的积极贡献。



高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总书记这个表述表明了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正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意识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高校采取的诸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正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百年大计。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强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认同,增进了大学生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认识,这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群团组织是高校最有活力的部门和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共青团、工会、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是我们党在高校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群团组织通过多种教育途径,既能够增进师生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又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帮助他们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显示了高校群团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高校作为传承和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理应发挥群团组织的特殊作用,通过科学研究和多种教育、传承方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彰显高校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