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咨询室都藏着这些未完成的对话:
面对复杂性创伤(CPTSD)来访者,教科书技法突然失效的窒息时刻
督导反复强调"反移情管理",但身体记忆却诚实地颤抖
明明学过眼动脱敏技术(EMDR),实操时却像在雷区走钢索
...
经过我们的大量走访,成熟咨询师坦言,
真正突破专业瓶颈的契机,往往始于某个极具张力的创伤干预现场。
那些教科书无法复现的"临床暗礁",恰恰锻造出最锋利的咨询工具。
如果你也经历着这些“瓶颈”,希望以下这位学员的故事,能给到你启发。
线下集中授课,童俊老师面对面互动教学
连续3天,6次集中学习,高密度浸泡
透过现象看本质,丰富咨询新视角
⬇️扫码添加顾问,咨询课程⬇️
01
我与父亲
严苛规矩下的关系
我跟父亲的关系,可以
用“一言难尽”四个字
来形容。
小时候只要破坏他立的规矩,他的咆哮如恶魔般袭来。
因为破了他“河边不能走”的规矩,他打得我满腿乌青;
因为他规定“饭前不准吃零食”,有一次追着拎着汽水的我跑了几里路,直到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夺过手里的汽水瓶“叭”地来砸向墙壁,桔红色的汽水洒了一墙,那个血淋淋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
还有一次跟奶奶磨了很久才要到粮票买麻球吃,被他一把将粮票扔进了灶火里,跟奶奶推搡着把扫把都折断了。
吓得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直喊着“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爸爸”;从小到大无论在何种场合,只要找不到我,他会一声声叫我名字跟叫魂似的,小时候把我耳根子拧得生疼;
不仅如此,折磨完我他还不许我哭,一哭就要打我……
他凶我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场景,让我整个童年充满了噩梦般的回忆。
所以从青春期开始,我都在跟他带给我的感觉斗争。
厌恶、暴躁、反抗成了我成长的主基调,年龄越大感受越强,只增不减。
母亲把这一切归责于基因,她每每都会说:你这臭脾气就随了你爸。
身边总有朋友说,父母都已经老了,何必跟他们计较,算了吧。
可身体很诚实,每次跟他们在一起,没聊几句话就PTSD唤起,气急败坏任头脑怎么也控制不住。
成家立业生儿育女20多年了,对他们生活上的照顾一应俱全,但是情感上,除了愤怒和烦躁感觉不到一丝丝的爱意。
后来才知道,多少人跟父母的体验有和我一样的遭遇。
心理亚健康时代
创伤是每位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题
童俊老师
线下集中授课
面对面互动教学
连续3天,6次集中学习,高密度浸泡
⬇️扫码添加顾问,咨询课程⬇️
02
35 岁后的探寻
我选择走进咨询室
35岁以后,我接触了心理学。听曾奇峰老师说:对父母咬牙切齿的恨源于未完结的爱。
可是这份爱在哪里呢?于是我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做心理咨询的7年多时间里,前5年一直哭一直哭,几乎每次都是边哭边说。
以前听一些做长程分析的前辈说,没哭个3、4年都不算个事儿,我以为是个笑话,可谁曾想我哭的更长。
我也纳闷同样的几件事,反反复复地哭,面对不同的咨询师都能哭好多次,而且每次哭的感受都不一样。
起初我以为是小时候爸爸不准我哭的补偿。
每次我大哭,他便抡起大手掌怒吼道:再哭!再哭信不信我揍你!!!我惊恐地闭上嘴,但纷涌而至情绪却怎么了刹不住车,为了使劲力气呛回哭声,我全身忍不住一颤一颤。
那是一个“哭声为丧”的荒诞年代,为了躲避父母对灾难的恐惧,稍大点我会跑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偷偷地放声大哭。
记得哭得最惨的一次,屁股上好像掉出了什么似的,伸手一摸,是一条又红又长的虫子……从此以后,一个穿着开裆裤,蜷缩在角落里哭泣的小姑娘,便像一幅肖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再后来我的理解是,因为没有被看见的情感需要,
在遇见一个懂你的人面前,有了接纳和支持,使我有机会慢慢构建对过去的重新认知,也能越过事件本身重新审视和父母的关系。
我只能接受,我的父母自己就是情感匮乏的人,他们不是不爱我,只能没有能力爱我,包括爱他们自己。
这个过程就像撕开腐烂表皮,挤出创口的脓,然后清洗、消毒,让它重新结伽长出新肉……慢慢地,我的身体好像少了些一触即发的PTSD反应。
我以为这已经是我面对他们最好的结局了,再近一点已无可能,我不会,他们更不会。
两年前父亲肾病4期到了不得不做血透的地步。在他辗转医院两年里,除了因为前列腺癌手术我去过医院一次。
那时疫情隔离的陪护政策只许一个家人进病房,他坚持要妈妈陪,我便如释重负地回了家,此后就再也没去过医院。
我的咨询师几次想近一步跟我探讨这部分感受,都被我拒绝了。
后来母亲也要求了几次:你也要去看看爸爸,别人以为你们关系不和,我都回应道:你们知道我孝顺就可以了,要别人知道我们关系和不和干嘛?接受我跟父母的关系只能这样,接受我能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却多不出半分的依恋来。
就像当初我想依靠,却没有他们在场一样。那种假惺惺的给别人看的戏份,我做不出来。
心理亚健康时代
创伤是每位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题
童俊老师
线下集中授课
面对面互动教学
连续3天,6次集中学习,高密度浸泡
⬇️扫码添加顾问,咨询课程⬇️
03
没有情感的联接
犹如在失控的世界
直到去年10月,我去青岛上了童俊老师的创伤治疗课,在课堂上童老师说:一个人在世界如果没有情感的联接,他的世界是失控的,他是没有存在感的。
我忽然被触动,不禁泪如雨下。
我好像感受到爸爸这么多年的孤独,他之所以遇到一点点小事都会歇斯底里,源于我们没有一个人懂他。
小时候奶奶很鄙视他,我妈妈也经常说他无能,而我对他动不动的崩溃,更是嗤之以鼻。可谁又读懂过他崩溃背后的感受?好像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懂他的人。
我在课堂现场却不受控制地泪崩了,哭得实在停不下来,竟鬼使神差地走向了童老师说道:你能抱抱我吗?童老师很惊讶,当场就拒绝了我。
接着她又招呼工作人员把我带到了外面的沙发上,要他们安抚好我的情绪。
期间有人走出来说,童老师愿意现场给我做一个心理的干预。
我从为什么崩溃讲起,讲我和爸爸的关系,我和奶奶的关系,以及奶奶和爸爸的关系,也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
最后我说,这么多年来我跟爸爸靠不近,哪怕做了几年的咨询,我也感觉不到跟他的链接感,可是刚刚那一刻我好像触摸到了他。
童老师接着问:昨天晚上你做梦了吗?
恰好前一天晚上我真的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在一幢快要倒塌的房子里,我拼了命从房子里面逃到户外。
可当我站在空荡荡的广场中央时,发现周围还是一圈要倒塌的房子。我当时就想我不能留在原地,我必须得找出一条路,要不然房子塌了我还是会被埋了的。
听了我的梦也不知道为什么童老师问我:刚才我拒绝了你,你恨我吗?我说不恨,我知道你不会答应我。
你真的一点也不愤怒?童老师继续追问。
我感觉到语塞、语无伦次,连说话都结巴了。后来底下的同学跟我反馈,被童老师拒绝时,其实我整个脸是铁青的,而且还捏紧了拳头。
也许是因为时间紧,童老师并没有等我反应过来,直接给了我一个短频快的解释:你奶奶作为旧时代重男轻女家庭中的长女,对男性有一种天然的恨意,你代际了奶奶对你父亲的敌意。
怎么可能?我恨我父亲跟我奶奶有什么关系?我内心竟然冒出了一句话:难道专家就是这么套用理论作解释的吗?
现场的干预结束后,我整个人云里雾里的,但隐隐又有种异样的感觉。在回去的高铁上,跟几个同学聊当时的场景时,我反复呢喃了几遍,我感觉当时那个我不是我。同学忽然说,你是你爸爸!
那童老师就是我奶奶!说完这句话时,我感到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想到现场时自己的结巴,我以为是紧张时的表达障碍,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说话的样子就跟爸爸紧张时的口吃居然一模一样。
线下集中授课,童俊老师面对面互动教学
连续3天,6次集中学习,高密度浸泡
透过现象看本质,丰富咨询新视角
⬇️扫码添加顾问,咨询课程⬇️
04
浑噩日子里
泪涌回忆
回来几天,我依然处在浑浑噩噩当中。
脑海中不断地闪现出了很多往事,感受到了我跟爸爸之间的复杂感情中,跟奶奶和他的味道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镜头每闪现一处场景,我的眼泪像融化的冰一点一点地流淌下来。
我应该去看看爸爸,但我迈不开步子。一个月后我忽然告诉妈妈:我想去医院看看爸爸。
她说,刚刚好保姆阿姨准备下午不干了。我便赶到医院,见了血透室他的主治医生,还没有聊几句,眼眶就湿了。
坐在爸爸的病床边,看着他孱弱的身体,嘴巴还没张,眼泪已经巴嗒巴嗒地夺眶而出。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的冷漠,防御地竟是深藏的温情。
原来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只是不知道怎么靠近他!
爸爸也破天荒地也哭了起来,还莫名其妙地说:
我那样对你,是因为我害怕失去你!
心理亚健康时代
创伤是每位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题
童俊老师
线下集中授课
面对面互动教学
连续3天,6次集中学习,高密度浸泡
⬇️扫码添加顾问,咨询课程⬇️
05
探索内在的秘密
必经之路是追溯父母的成长
三个月后我第二次去青岛上课,我跟同学们分享了我和爸爸的变化。
说到爸爸“害怕失去我”的表白,每个人都很感动,说很深情,就我一个人没感觉。
因为当时我想的是:原来你这么多年你也知道这么待我不对,那为什么还这么做?因为你害怕失去我,就要让我承担恐惧吗?
事实证明,这句话确实没那么简单。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知道要探索我们内在的秘密,追溯父母的成长过往是必经之路。
今年清明上坟,我破天荒地跟妈妈聊起了她几次掉到水里大难不死的经历。也不知道怎么说起来,才知道我奶奶竟然有5个孩子,一个弟弟3岁左右肺结核病死的,一个妹妹2岁左右淹死的。
妈妈无意中透露了一句:你爸爸当时吓得哇哇大哭。因为爷爷说,都是你的错,如果不是你妹妹也不会死。
我惊到了,爸爸居然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找了一个机会,我特地小心翼翼地打探出来,原来是爸爸11岁时去河边抓鱼,刚会走路的妹妹要出去找哥哥,不慎掉到河里,等发现时已经无力回天。
当时幸亏有个人说:寿恩兄弟,你已经死了一个女儿,再把儿子打死,不是要死两个孩子了吗?为了缓解当时的气氛,爸爸戏谑地说,我当时想,这下有救了。
可是你这么小,这不是你的错,是你父母看管不当,怎么可以把所有的的责任全部揽在你一个孩子身上呢?我急忙说道。
这肯定是我的责任,妹妹本来就是应该我看管的。爸爸忍不住哽咽起来。
看着爸爸委屈落泪的样子,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每次只要靠近河,他对我的惩罚会如此歇斯底里。
为什么找不到我,他像叫魂一样的抓狂……因为失去的痛是他一辈子的烙印,任何一次触碰都是釜底抽薪,更何况是我——他世上唯一的骨血。
前两天咨询聊起这段感受时,我的咨询师忽然说,最近好像很少谈爸爸,而且今天谈爸爸的感觉很不一样。我也发现,我好像真的放下对爸爸所有成见了。
结束咨询后,我在想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跟原生家庭完成分离和告别,怎么样才算和自己真正的和解呢?
也许是有一天当你面对至亲,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暴跳如雷;
不会因为隔离不了他的影响,不远千里跑到异国他乡;
不会嘴上说着不怪,却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伴侣和孩子;
不会因为想让他后悔,不惜毁掉自己的幸福
……
当你望着他们,眼里透露着对另一个生命个体的悲悯时,你也许才是真正地放下。
也许到那时,你已经接受我就是他们的孩子,我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我的基因刻着他们乃至上上辈子创伤的密码,承认这就是我的命,无论我是否情愿,我都接受一切安排,
于是,我们便安下心来,真正可以发展我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