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商场里的LG到底是哪一层? ·  昨天  
疯子与书  ·  //@李肉串儿_:你要小心这世界上的坏人,他 ... ·  22 小时前  
疯子与书  ·  //@Shytinex:前阵子写文章,看In ... ·  昨天  
十点读书  ·  人到五十,迷上豪门霸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一定是个可爱的人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04 08:55

正文



春暖花开,万物更新。书评君最近也推陈出新,开始了许多新的探索与尝试。书评君近期推出了一个新栏目——“试读报告”。这个栏目的特点在于:为书评君的读者们提供尚未开售的新书试读本,让大家抢先一步读到最新鲜、最难得的新书。


这些试读本都是书评君与各位出版界的好朋友们精心为书评读者们制作的,与市场上售卖的正式书籍不同,试读本更简洁、更直接,让你与文字进行更加原汁原味的亲密接触。


本期“试读报告”,我们选择的是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的著作《文学的阅读》。参加试读的小伙伴们都给书评君发回了热情、真诚又颇具启发的试读报告并给出了自己的试读评分(满分10分)。对洪子诚老师以及文学感兴趣的各位读者,他们的新鲜试读感受也是很珍贵的第一手反馈。


如果你感兴趣,想要参加我们的“试读报告”,请关注近期的书评公号,我们将很快公布下一期的试读书目。如果你对试读书目有建议,也欢迎留言给书评君。



本期试读书目

《文学的阅读》

《文学的阅读》

作者:洪子诚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4月

 


“洪先生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某些不为“代”所囿的品质。他较少地受制于他成长的那个时代的学风与文风,赋有那一代人中较为稀有的对作品细腻的审美感觉,这种感觉曾经是备受压抑的。与自己生活的时代的风尚保持距离,毋宁说是一种罕见的禀赋与能力,禀赋系于先天,能力也赖有后天的努力,甚至是自觉的清醒的努力。洪先生常会说到自己的“怯懦”、“犹豫”,我却相信他的性情中有较为坚硬的东西,不易磨损,能抵抗外力的销蚀。这种“坚硬”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尤其可贵。”

赵园老师在评价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老师的文章时,提到了洪老师个人的一些“坚硬”品质。这种“坚硬”的品质也渗透在洪老师这本《文学的阅读》的文字之中:那种缓缓又持久的精神之火,极度朴素又极度骄傲(爱伦堡写茨维塔耶娃的序言)的文字之光。洪老师在序言中讲到自己的个人阅读经验:

 

我们这些一辈子与书作伴,在书本中消耗大部生命的人,什么时候也能像纪德那样,说出“何时我们才能烧尽所有的书本”这样的话? 难道不是吗:“在书本中读到海滩上的沙土是轻柔的,这对我是不够的;我愿我赤裸的双足印在上面……。任何未经感觉的认识对我都是无用的。”(《地粮》纪德著  盛澄华 译)……现在我想,纪德的意思是,读书自然十分重要,但要走出书本,走向田野和广阔的生活,或者说,书本最主要的是教会、启发我们观看世界的热情和方法,也就是“重要性在你的目光中”。

 

这本书中的文字,大多是洪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阅读者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洪老师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




洪子诚,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1961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1993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新诗史》。



   

    

霞天饛雀

(数学教师,喜欢写点什么)

试读评分:9分(满分10分)



“重要性在你的目光中”


阅读是人的精神食粮,更是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法。阅读别人的同时其实就是在阅读自己,寻找共鸣和知己的过程。


子诚老师在前言(按,其实是2010年为《我的阅读史》一书所写的结束语《为赞颂一切我所焚毁的……》)中讲到他自己的个人阅读经验:


『我们这些一辈子与书作伴,在书本中消耗大部生命的人,什么时候也能像纪德那样,说出“何时我们才能烧尽所有的书本”这样的话?难道不是吗:“在书本中读到海滩上的沙土是轻柔的,这对我是不够的;我愿我赤裸的双足印在上面……任何未经感觉的认识对我都是无用的。”(《地粮》,纪德著,盛澄华译)……现在我想,纪德的意思是,读书自然十分重要,但要走出书本,走向田野和广阔的生活,或者说,书本最主要的是教会、启发我们观看世界的热情和方法,也就是“重要性在你的目光中”。』


作为《大家小书》之一种,文集包含了子诚老师对于新诗的阅读,像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的诗歌阅读经验,分享了其个人感受;也包括他对于文学的阅读,像巴金、契诃夫、《鼠疫》的阅读经验等等,更多的是随感抒怀。书虽未读毕,但通过这位“性情中人”的阅读史,有心人依然可以窥见历史的横断面。


透过子诚老师的文章,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字背后那些他特有的不为“代”所囿的品质。这种品质在我看来,是一种禀赋与能力,禀赋系先天,能力系后天。正如赵园老师所说,『洪先生常会说到自己的“怯懦”、“犹豫”,我却相信他的性情中有较为坚硬的东西,不易磨损,能抵抗外力的销蚀。这种“坚硬”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尤其可贵。』

书中文字大多是子诚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真实感受,但读来常会感受到子诚老师在阅读作品时所处的环境,体会到其阅读动机、心情和对方法的思考,我想,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的原因罢!


翻开小书,品味大家,扑面而来的是朴素又傲骄的文字之光,更有缓慢又持久的精神之火。我始终相信,“重要性在你的目光中”。



   

   

  天空之镜

(高中语文教师,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发散一点思想的光亮)

试读评分:8分



哪本书会给你轻盈的力量

                                

春色渐深,坐在校园里的紫藤花架下,捧读洪子诚先生这本《文学的阅读》。春草绿的布质封面,隐隐发散春日气息。


在春天,适合读几首新诗,认识几位真正的诗人。


我喜欢书中这样的文章《一首诗可以从什么地方读起》。从什么地方读起呢?在我的语文课上,穆旦的《春》从“读懂了哪一句”的提问开始,诉诸学生的阅读经验;痖弦的《秋歌——给暖暖》从“暖暖是谁”进入讨论,探寻有魔法的意象;闻一多的《也许》从回忆童年入睡情景开始,诉诸日常体验……每首诗都有不同的进入通道。有时,我们得学会用耳朵看诗中的景象;有时,我们得学会用眼睛听诗中的声音。


我也心仪书中这样的观点:做一个“合格”的诗人固然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读者同样不容易。读诗,要学会不断变换角色,进入另一个生命体,要习惯词的奇异用法,去倾听万物对话,去发现语言的秘密。还有这句话:对诗人的纪念,最好是去读他的一首诗。所以我愿意用整个春天的时间去读张枣的《镜中》,因为这样的句子它挥之不去啊: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很想知道,今天,哪一片梅花会无声无息落下?落下的那一片,会花多久时间零落成泥?

读这本书最快乐的时刻,是随同作者跟辛波斯卡一起诚恳地向这个世界道歉:

我为自己分分秒秒地疏漏了万物向时间致歉

……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无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辩解

因为我便是我自己的障碍

虽然人人都是自己的障碍,好在《文学的阅读》让我轻盈了一点点……



   

   

  阿芳这个名字有点单薄

(喜欢春树夏花秋叶冬雪暖阳寒星一切一切的我)

试读评分:10分



如何享受阅读

                                

 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以为这是本“硬”书——讲怎么站在文学专业的角度上进行专业的阅读,当然我是臆测了。所以在看到前言第二段讲为什么取名《文学的阅读》时,内心是欣喜的,这正是我最近思考的和困惑的。读者与文本与阅读是何关系以及如何享受阅读?


关于第一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文本价值的实现。正如本书中引萨特的话:书要是不被人阅读,他就只是涂在白纸上的黑色污迹,而一旦被阅读就一定和特定读者建立与他人的不同关系。可见,书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要被阅读,而能多大程度上实现,就要看读者了。这里用了“特定读者”一词,即强调了阅读的主体,也就是你怎么看。这也就涉及到了本问题的另一方面,读者与阅读本身的关系。作为阅读的主体,读者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之一,读者所处的环境、个人经历,阅读的目的、方法、心情都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就像我在中学时背《论语》,背是背会了,可除了考试不扣分外,对我而言论语与其他课文无甚区别。而随着经历的增长,现在再读论语,读到某些字句的时候会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甚至会帮助指导生活,这大概也是洪教授强调书要重读的原因吧,虽然可能会破坏当年的阅读感受,但毕竟有些书是常读常新的。


其次是如何享受阅读?现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读书也是其中之一。当读书变成任务具有功利目的时,就变成了一件使人拧眉的事。我们都不喜欢被要求读书,只享受于被吸引而读书,因此,多读书,对一些“闲书”有助于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快乐。此外,阅读应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就像我喜欢三毛,喜欢杨绛,因为她们的作品有烟火气,能看到她们自己,是活生生的人!纪德说:“未经感觉的认识对我是无用的”,在我理解就是:不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问对我都是无用的。


洪子诚教授这本《文学的阅读》内容很广,后边新诗部分除了辛波斯卡稍有涉猎,其他的都没接触过,所以在这方面我只能说洪子诚教授给我扩展了一条新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评价。但是在本书传达的主要内容——阅读、影响阅读的因素以及如何享受阅读这些问题上,我认为洪教授是有启迪、解惑之功的。最后用前言的一句话作结吧:书本最主要的是教会、启发我们观看世界的热情和方法,也就是“重要性在你的目光中”。


   

    

缪文培

(汉语言在读,无所事事的学生)

试读评分:8分



用了一天多读完洪子诚的文学的阅读。一行行的觉得读着很轻松。每个读者可能都有自己阅读的偏好或者对某个类型的作品怀有一种警惕性从而敬而远之的习惯吧。我历来对某一个作者谈论一本他们所读过的书而写出来的感想什么的,一直保持着距离感,毕竟对于我来说阅读真的是很个人的事情,大家追求不同,或者只是某个阅读时刻周围环境,心境的不同,都会导致最后每个读者抓到的那个和文章之间产生共鸣的点大不相同。而阅读,就是一个感动自己地过程。去看人家是怎样被感动的从而去强迫自己也有这样的心境,那无异于缘木求鱼。不可靠,也不现实。

  

但是读了这本书,觉得真的很好,那种放下身段的讲述和偶尔出现的幽默,都让你感觉到作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阅读偏好,也有自己这漫漫一生的积累和遗憾,而不是一个所谓的文学教授,高高早上,说一些完全理论化的东西。一个作者要是不可爱,那他写出来的东西是很难让人感到亲切的。作者,显然是个可爱的人。

 

里面说的话有很多都对我的胃口,例如文章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会记录下他的生命状态和变化,会在这个记录里留下痕迹。细细想来觉得很对,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对一个读者来说,真有一种冥冥中注定的感觉。总之看完全书,有一种感动在我的心头。毕竟,作者读一辈子的书,是在做一件他喜欢的事。嗯,读一辈子的书,在我看来是一件真是件愉快的事。


   

    

自己搞定

(青椒一枚,不满足于大世界里的小安稳,

想在工作之余为自己另寻一对翅膀)

试读评分:8分



“大家小书”是一套怎样的丛书


我看一套丛书,习惯于先了解丛书的编辑初衷,再选读其中感兴趣的单本,看看是否较好地贯彻和体现了丛书的宗旨。所谓“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大家小书”是一套已颇有年头的丛书了,北京出版社自2002年就开始分辑陆续出版,至今已出了一百多种。 关于丛书的选题及编辑初衷,袁行霈先生在序言中已交代得十分清楚:所谓“大家”,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丛书各作者都是学有专长的老一辈学者,言其内容分量;二是指本套丛书是为大众阅读而编辑出版的,求其内容的可读性和亲和性。所谓“小书”,也有两指:一是每书篇幅不长,十万字左右,便于“仔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二是丛书开本不大,便于携带,方便随时阅读。 


在这“大”“小”之间,丛书想要实现两个初衷:方便读者“补习”知识,为社会积累文化。前者无需多言,内容举重若轻,小篇幅大格局,汤浓味厚,有助读者开阔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至于后者,且看丛书已出的百余种书目即知:囊括了近一百年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诸人文领域的名家大家作品,齐整集中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人文学术成果。无怪乎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而我手中这本洪子诚的《文学的阅读》确实兑现了“大家小书”的上述构想与用意。 


《文学的阅读》是一本怎样的书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应该是很多中文系读者熟悉的“必读书”。


《文学的阅读》不是一部体系周全的学术专著,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文学评论集或学术散文集。 作为作者自选集,我比较注重看选本的主题和主旨,节奏与味道。本书的内容大多是从以往出版的图书、讲座、讲课录音中编选整理而来。


主题都关乎文学阅读,却并非普通的文学评论,作者延续着《我的阅读史》的思路,注重考察和呈现两个层面的“微历史”:一是个人阅读史也即他的生命史;二是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构建史(即个人与时代因素对于阅读的影响)。 选集共收文十三篇,由《阅读和阅读史》开篇,点明上述的全书主旨,亦是留给读者的一把解读本书的密匙。后面的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对于小说的阅读,如巴金、契诃夫、《日瓦格医生》、《鼠疫》;后一部分是对于诗歌的阅读,如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等。在后一部分中,开首《新诗的阅读》一篇泛谈新诗的阅读方法,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统领和导读后一部分的作用。最后一篇《与音乐相遇》看似出题了,却是在用欣赏音乐的方式解读着同时代的诗歌,“这种相近的思绪、感受的传递、延伸,是很奇妙的事情”。


如此的内容编排,不得不说,亦是一种匠心。 在这本书里,除却了学术框架体例的束缚,也不需要“文学史的大叙事”,你看到的不仅仅是零散篇章所记录的阅读碎片,而是一个感性的洪子诚,真诚地用自己的文学阅读经验和感受,贯穿起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剖面、个人处境及其自身性格与思想的形成过程。 


初读《文学的阅读》印象记


这其实并不是一本特别容易阅读的书。书不厚,但文章不薄,而文章的内容也绝非蜻蜓点水,泛览即知,需要读者投入精神和情感才能跟上作者的笔幅。在轻阅读横行的时代,要调整一下阅读节奏方可适应。不过老实说,如果文章的文风能再活泼明快一些,也许会更贴合“小”书的节奏和味道。 


此外,对于那些没有读过所谈原著的文章,看起来总隔着一层,不容易产生共鸣。好在作者并非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文学批评丢给读者去“拜读”,他是怀着一种很谦逊很诚恳的心态,领着读者走进他对文学作家作品的“阅读史”,每一处感受皆写得细致,时有原文引述,不落空笔,也就自有一种感染力。作者在《阅读和阅读史》中说:“阅读就是帮助我了解自己,帮助我们了解他人。”无论书中所谈的内容是否熟悉,我们都可以“从里头去体会他人表达的道理,温习自己的体验,提升自己的境界”(P27)。 面对文学的阅读,作者带着很强的“读者接受”意识。在书中,洪子诚有意识地在“个人阅读史”中探讨“阅读者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复原这些文本一次次被打开的微小契机及其带给阅读者的不同体验。 就拿他读巴金来说吧。


作者详述了自己对于巴金作品比较集中阅读的三次经历:青春期不带预设动机的投入式的“遭遇式”阅读;反右运动中受制于外在理论与风尚而追求“统一结论”的“引导式”阅读;八十年代《随想录》在国内受到很高评价几近不容批评的背景下,为解决自身认知困惑和复杂感受而进行的更具思辨性的“职业式”阅读。作者用了很多笔墨介绍了这三次阅读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状况、阅读诉求、阅读重点和阅读感想,分析阅读时的“潜心理”,可谓作者治“个人阅读史”思路落实的典型范本。 此处插句闲话。收到了《新京报》“书评君”寄奉的这本试读书时,恰逢第22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前夜,不由多了份获得“节日礼”的欣喜。


周末闲暇里,悠然适然开卷展读这本“大家”写给大家的“小书”,听一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娓娓讲述自己与作家作品的相遇与共处。这过程本身,不也正构成了本书作者所言“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关系”中的一环么? 同时,这也是一本怡心又养眼的书。除去腰封,深绿色网纹纸壳圆脊精装封面上像是恨不得什么也不要似的,朴素到只剩下书名等信息用小小的黑色老宋体靠边印在左右两侧。葱绿色的丝带从书页间垂出,又带着几分可人之意。


书里没有插图,只是本本分分将标题、正文、引文与注释排得眉清目秀,天头地脚也留得宽裕,看着舒朗。已不是讲求墨香纸润的古典时代了。可面对这样一套开本小巧精致、装帧古典内敛、排版天宽地阔的书时,自有一种沉潜宁静的气质扑面而来。也许,这就是我们想追求的那点压得住场、hold住心的“书香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