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朱佳航,抖音上爆火的短视频博主,视频播放量达10亿。
不为人知的是,她坚持6年如一日地创作,每一条视频都认真拍摄,每一段文案都字斟句酌。
“我带着团队以秒为单位对视频进行复盘,比如在哪一秒做对了、做错了什么?是这些让我们拥有了稳定产出爆款的底气。”朱佳航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后流量时代,如果创始人继续投放流量进行品牌宣传,性价比已大打折扣。如何产出一条既能够带来影响力,又兼具转化能力的短视频?
前几日,朱佳航坐客混沌直播间,分享作为创始人寻找后流量时代的创新路径。
她说:“创始人IP就是用你爱的作品,吸引你爱的人购买你爱的产品,组成你爱的世界。”
4月9日—13日,朱佳航将登上混沌游轮,和几千混沌同学一起出海,现邀请你一起登船!
创始人做IP难吗?
在学习我们课程的同学里,一般有几种身份:一种身份是操盘手的角色,即他希望未来签约IP,或者打造其他人去做IP。另一种角色是创始人IP,自己就是创始人,手里有公司,有工厂,有产品,有品牌。第三种是创作者,创作者专注于内容,做内容的播放量,如果影响力非常大,会有很多的品牌合作。如果你坚持做创作者,首先要做好不赚钱以及长时间付出和分享的准备,在有了一定粉丝和影响力之后,再去接广告变现。
这三种身份中对内容要求最高的是创作者;其次是操盘手;最后是创始人,因为他们不会有太多时间完全投入在内容上。所以我接下来分享的内容是,在尽可能的节约创始人时间的前提下,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内容认知,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创始人做IP需要考虑哪些?
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研究网红经济并不是为了去做直播带货,而是为了了解这种新的模式给世界带来的改变。现在中国已经有10亿人每天刷短视频和直播,大家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了。虽然企业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业,但是企业永远需要跟自己的用户建立连接。
只有了解你的用户,才能敏锐捕捉市场变化,知道用户的需求,做出更好的产品,进而做出相应的业务调整。你不能在所有人都做IP,注意力集中在短视频的时候,却与时代脱节。
作为创始人,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比如管理公司,研发产品,宣传品牌,考虑融资。在短视频领域,估计很多老板也会利用小红书或者抖音平台做一些自己的品牌宣传,但是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在过去,发售新品可以找到一群人帮你用非常低的价格宣传,现在已经明码标价。在抖音、小红书或者视频号做过营销的创始人,会发觉流量越来越贵。
做创始人IP,只需要计算时间投入和营销费用的成本哪个更低。比如抖+,每1000个播放量20块钱,对于很多初创公司而言,刚开始做品牌流量投放已经十分昂贵。但是有一种方式,耗费的成本几乎为零,即投入了时间好好做内容,通过内容获得免费流量。这属于自然流量,不用花一分钱投流。
在一次产品发售期间,我做出了一条既能够有流量,同时又有转化的视频,最终给我带来了8.7万的播放量,其中有4000多人进了企微群,3000多人观看我的直播,200多人报名课程,变现了600万,我花费的主要是时间成本。这种视频非常难的地方在于它既要能够带来影响力,又要兼具转化能力。
做IP的过程是,一开始要磨手艺、练网感,投入的时间多。但是当你开始产出内容的时候,效率会越来越高,有时候两三个小时就做出一条视频。所以它的成本是越来越低的。过去做产品需要公司的品牌部、营销部、产品部都参与其中,而IP一个人在台前便可以完成所有的闭环。
有的人认为,创始人的时间这么紧张,是否可以让公司的员工去做这件事情?从公司角度来说,让员工做IP是很不稳定的,会需要更安全更稳定的用户资产,而创始人与品牌公司的产品是强绑定关系。很多创始人对于分享个人生活有疑虑,其实创始人出来做IP,需要愿意分享个人的价值观。善友教授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追随他,是因为他在不断传播自己的人生底层思考,你会觉得他很靠谱。所以,创始人做IP,代表的是公司的产品品牌。这就是为什么一定是创始人出来做IP,而不是找一个员工。
对于创始人来说,刚开始做一个品牌,用优质内容做杠杆,撬动平台的免费流量更加划算。上市公司能承担足够高的营销费用,而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辛辛苦苦做一个产品出来,更希望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产品、研发团队上,营销方面主要是靠优质内容。
优质内容的产出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养好自己,二是选题。
养好自己就是不断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思考,不断滋养你的灵魂,让你处在更好的状态。
对于选题而言,越靠近民生,越有大众参与度,越有人跟你同频共振。如果你的角色是房产公司的创始人,那么你的每一条视频除了和房产有关外,还可以说说创业经历和个人经历。你的用户是垂直的,作为房产公司的创始人,你永远是跟一群30岁以上,有买房需求,注重家庭的人聊这些话题。你是一个有人格的人,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产品。当用户真正认可你和信任你的时候,你便可以卖不同的产品。
第一,火过的选题一定会再火。因为受众都是这些人,他们情绪的共鸣是类似的。所以每天刷视频的时候,那些爆款选题还会火。比如高考季、过年的选题。
第二,选题具有周期性。比如三八妇女节、奥运会、亚运会等能激发人们共通情绪的选题。如果你想知道节日做什么选题,看看过去节日爆火的题目,你便知道做什么。
第一是
通过熟悉又陌生的搭配,不直接把选题说出来,而是找一个更吸引人的说法。比如选题是唐伯虎,一般人可能会想到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而意公子的选题是唐伯虎这一生有多惨?
第二是超出认知。
比如教大家药浴泡澡的正确操作方法,这就是正常人的正常选题。如果你给一个有切点思维的人,他写的是泡澡也能泡出人命。
第三是重视热点,输出自己的价值主张,输出跟自身IP有关的东西。
比如上映的《第二十条》,北大法律系的一位博士通过这个热点话题在平台涨了接近十万粉丝。她把自己的专业度和个人的人格体现了出来。
第四是目标用户关联法
。就是你的受众每天会和什么样的人,和谁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情绪,这些就是你可以做的选题。你拿捏住了用户的情绪,就可以跟他同频共振。比如丈夫会主动分担家务,情绪就是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丈夫,他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家庭氛围等。
第五是真正认同自己
,时刻记得自己已经是IP,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选题。我会思考,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什么灵感会砸向我。如果你们希望进入到接收灵感的状态,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认同自己,你已经是IP,是一个传播者,一个灯塔,一个传播过程中关键的节点。你是否时刻记得自己要为谁发声,要为他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如果我不做这条作品,这个世界就会少了一种可能性。其实做IP是有使命感的,不是一个网红而已。我们争取都做像李白、苏轼这样穿越周期的IP。
做IP的那些企业家
我们可以看到三只松鼠的创始人,360的创始人都在非常努力地做IP。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我很敬佩他们。松鼠老爹是一个在生活中不善言辞的人,但是他为了拍短视频可以躬身入局,把自己艰难的创业故事,很多平时不为人所知的事情,在短视频上真诚地分享出来。
周鸿祎在面对企业家出来做网红言论的质疑时,这样说道:如果企业家不了解网红,也不了解网红的传播规律,那么这个企业就很危险。因为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如何跟你的客户打交道,如何跟你的用户去对话,从这一点来说,研究网红经济对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原来主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不是说一研究网红经济就意味着放弃主业,都要去做直播带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其实很多企业家已经先走一步了,伊隆·马斯克就已经变成了美国最大的网红,他把Twitter买下来,成为他的市场部。他只需要发一条Twitter,全世界有几十亿人都会知道他想做什么。这就是新网红时代下的传播方式。小米的雷军和华为的余承东,其实他们两位也都早已是大神级别的网红。我觉得每个人都至少需要帮助自己所在的企业节省广告费。如果躬身入局来学习网红经济,学习了解短视频和直播,那么首先应该为自己的企业代言。
普通人有做IP的机会吗?
普通人也可以做IP。普通人身上内容的本质是同频共振。我是一个从大二开始做IP的创作者,做的视频有的有几千万的播放量,用的就是同频共振。同频共振的习得与混沌的善友教授有关,当时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一”,我一直在想内容的“一”是什么,是文字还是文案?当看到善友教授在台上讲课的时候,台下非常的安静,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看手机。
当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内容的本质是文字,我把善友教授在台上讲课的内容拿过来,换做我在台上讲,台下的人能不能接收到同样的信息?结论是不是的,我对这些商业没有那么强的理解,如果我复制他的内容开讲,台下的人可能已经乌泱泱一片,交头接耳,玩手机。所以内容传达的本质并不是信息传达,而是频率传达。如果你听进去了,是因为你身上本来就有那个东西,你跟善友教授之间实现了同频。
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可以做短视频,因为我非常真实,完全把我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很多人跟我同频共振。其中有一条搬家的视频,有3000多万播放量,意味着3000多万人跟我同频共振。所以普通人其实是最好做内容的,反而是专家不好做内容,因为普通人最能实现跟普通人同频共振。你不要觉得自己不是大佬,就做不了内容,其实大佬做内容的卡点就是他得学着做个普通人,如何跟普通人同频共振。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分享的事物不同。大二只能分享我的人生故事,比如找工作时社恐,因为学习不好,被看不起等。人身上真实的一面才是动人的东西,那一部分,往往不以流量为唯一指标,而是聚焦在做这个事情本身,能不能从里面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当你用这样的心态去做的时候,第一,你能持久,第二,你能真正人事合一,你会发现,反而把这件事做成了。如果你以流量作为唯一指标,做IP这件事情是肯定穿越不了周期的。
需要注意的是,做IP是只要你做,就有叠加价值,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数据只是用来做复盘的,只是用来帮助你下一条作品做出更好的数据,别无他用。
为什么创始人做IP有优势?
首先,有更丰富的经历。比如最近有一个很火的创始人IP刘光耀,他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形象,所以他的经历比起普通人更加丰富,在内容方面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去讲。
第二,有更深度的思考。创始人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思考,比如商业洞察、哲学思索、社会议题的思考。混沌的同学都是非常爱学习的,但凡你在混沌学到的东西,加上自己的思考,就是很好的内容来源。我看到身边有很多混沌的同学在做创始人IP,把在混沌学到的东西进行内容输入,继而将内容消化再输出。
第三,有更强的说服力。很多老板做口播不太行,但是在开会的场景下有很强的表达力和说服力。所以,创始人不要把拍摄当成任务,要在状态好的时候进行拍摄,营造具有表达欲的拍摄场景。
第四,有更加坚定的信念。创始人成立一家公司,将产品从0到1做起来,需要比常人更加有做成一件事情的信念。创始人对于公司的产品和品牌真的投入了感情和爱,并将其表达出去,观众是完全可以从屏幕里面感受到的。
什么样的IP能穿越周期?
有的IP甚至会比公司的主体寿命还长,只要你一直做IP,你的价值观正确,这个IP的寿命是一直叠加的,它比经营公司更加稳定。恰好,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有被看见的机会。那么,什么样的IP能穿越周期呢?
只有有人格的IP才能够穿越周期。周鸿祎背后的操盘团队非常厉害,他们让这样立体真实的大佬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人格,他的态度,他的价值观,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性格。
对于很多创始人来说,展现真实的人格是有一些卡点的。他们会希望保护自己,不想离人群这么近。在做IP顶层设计的时候,便要赋予IP人格魅力,面对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一面,尤其在面对用户时,要做到绝对真实,用各种视频的手法拍摄、剪辑、添加文案,将视频效果烘托到极致。刚开始做账号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做定位很难,其实你只要真实,确定你的每一个表达都是你真诚想分享的,抓住真实之后,呈现出来的很多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你的定位。
定位跟随着IP实时在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建立在一个不变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命感。能够找到这辈子使命的人是很幸运的,即开始做IP之前,思考借助IP做什么,为了完成怎样的使命,它们最终都是服务于我。